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进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先进文化泛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适应和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具有创造力并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文化,其前进方向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类自身解放和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主要由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驾驭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构成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而且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族际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甘肃临潭县地域文化为个案,探讨了文化创新与族际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多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文化创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文化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越来越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它的特殊效应 ,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观。本文认为 ,全球文化体系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但“单一同质性”全球文化体系的说法是错误的。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呈现出来并将长期存在的全球文化 ,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全球文化系统 ,既内含着与人类共同命运相关的普遍性的文化价值观 ,同时也内含着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当今全球文化的复杂结构意味着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和相互冲突 ,它内含分离和整合两种文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它包括了这个社会的一切。从广义上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具体的,精神文化是抽象的。如人们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组织、相互关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狭义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配套设置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办事制度、工作纪律。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的文化境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关于全球化的争论中 ,最为复杂的问题是关于全球化的文化内涵的认定与价值判断。从内在逻辑上看 ,文化的全球化必然是一个矛盾冲突和开放的过程 :它不可能是各民族文化的趋同化 ,而是一种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机制 ;它不可能是文化的彻底“西方化”,而是多种文化通过冲突和对话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格局 ;它不是现代性的彻底断裂 ,而是现代性或现代理性精神的自我完善。它同现代化的目标并不矛盾 ,相反 ,为信息化时代更为成熟的理性文化精神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文化面临着各种冲突和分裂。我们应当利用全球化的机遇 ,建立一种保持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之间必要的张力 ,同时吸纳后现代的多元与差异性的文化要素的现代主义或理性主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转向"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范畴,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范畴,更不是一个宽泛的无所不包的"视觉现象总汇",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范畴.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传媒视觉化影像传播的发展导致了大众传播的视觉文化转向,并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领域一系列的文化变革:文本的边缘化、虚拟影像和虚拟现实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社会进入形象消费和感官消费时代,整个社会开始由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理性文化时代,逐渐向以电子影像为主导的感性文化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杨新玉 《兰州学刊》2003,(5):164-165
冷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样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文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备受各国关注 ,特别是文化的交融与文化的民族化关系 ,即如何既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化 ,又使自己的文化与国际文化、世界文化相融合 ,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得不思考、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根据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文化的发展基本趋势可以说是立足于本国传统文化 ,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立足于本国民族文化 ,又面向世界 ,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一、世界各国在文化的交融中共同进步文化交融使得各国文化相…  相似文献   

8.
袁超 《云梦学刊》2013,(3):159-160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各种社会文化不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断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交融交锋。多元文化的碰撞必然会带来多样的价值取向,带来多元的社会思潮,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在多元文化时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李建华的著作《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创造文明成果的凝聚,就其本质而言,它体现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存在属性。古往今来,人类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动不断地彰显了文化的创造活力,促进了自身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当今时代,文化创造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文化体制变革的过程中,积极促进自身文化创新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敏  李骏 《理论界》2007,(10):166-167
"和谐"表现出对立统一关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文化"也因而成为一个关系范畴。"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要实现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四个层面的和谐;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途径是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协调,在多元文化体系中处理好古今、中外、雅俗文化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才亚楠 《北方论丛》2012,(5):132-135
文化批判的终极目的不是解构文化,而是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化.在文化批判中,文化理想建构不可或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范式及相应的文化理想模式.新世纪的文化批判在批评某些文化现象的批评同时,应关注学理剖析,构建文化理想.当代中国需要文化批判的理论武器,需要自己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2.
尤芬 《学术论坛》2008,31(3):5-8
伴随着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文化生产力吸引了人们更多的目光,成为学术界的前沿课题之一.通过对文化生产力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简单述评,进一步理解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文化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文化生产力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等问题,认为文化生产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使命——城市文化品位的历史积淀与当代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业已进入一个城市化的时代。城市自古就存在和发展着。但是,城市化则是一个现代事件。就此而言,古典城市与现代城市的界限便划分开来。这是一种城市格局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古典城市与现代城市之间存在,同时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存在。如果说这种差异,在表象上是由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名胜等物化的东西来显示的话,那么,在深层次上,则表现为城市的文化品位的高低。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有历史积淀,更有当代提升。在这中间,文化历史延伸与国家和人类发展的紧密关系,呈现而出。城市的文化品味,由此具有了值得人们注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离散性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现象.它有三个相互缠绕的蕴涵:文化的多样化,文化的放任性,文化的趋合性.文化的离散性既可以激发文化的活力,又可能导致时代文化陷入相对主义或绝对主义的泥潭.深思这种离散性,应实施文化和解.文化和解认可文化的多样性,主张文化对话,信守自决、共同、共生、共荣四大价值原则.文化和解要求培育反思判断力,认真廓清时代各文化样式的价值与局限,要求建构相应的和解社会.  相似文献   

15.
论罗马帝国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罗马帝国文化不存在“衰亡”问题,而是原有文化的“转型”。通过对罗马帝国文化成形、整合、转型的分析,笔者指出,文化转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不是新旧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现存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实施重组,从而产生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需求要求翻译实践的发展方向是跨文化翻译,是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很不相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因此它是一种非常规的对话,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差异性、保持异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多元性意识,从而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促成各文化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明世界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民族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在维护自身的文化主权、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与国际文化接轨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坚持对外开放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而在全球普遍交往中,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加强沟通、交流和对话,开展真诚、注重实效的合作,进而建设一个和平、公正、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董雪梅 《东岳论丛》2006,27(3):84-86
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现象,文化也是生产力,并且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本源和基石,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民众文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的主要基础和来源。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历史积淀的时代硕果。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日益彰显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民族之间文化传播方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民族众多 ,单就我国而言就有 5 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演进路线都不会表现为单一、孤立的发展轨迹。不管是一国之内的民族还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 ,免不了要与其他民族发生文化上的接触 ,从而产生民族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融通。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至相互融通的过程就是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笔者认为 ,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强制接受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指因不同民族之间发生战争 ,战胜方以强制手段迫使失败一方的民族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 ,或处于统治地位的民…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