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姚建明 《管理学报》2011,8(8):1221-1229
在对4PL模式下供应链资源整合运作特征及整合中主导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围绕对整合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整合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引入整合风险的资源整合决策模式,建立了4PL模式下供应链资源整合决策的拓展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搭建了改进的蚁群寻优算法实现该整合决策优化过程的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优化过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整合决策优化模型及算法突出体现了4PL的运作优势,突出了从战略高度及系统性角度对供应链整合风险的把握,同时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化多目标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边努力因素的网购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了由单个网络零售商和单个第三方物流企业(TPL)构成的二级网购供应链,在产品价格、双方努力水平同时影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研究了基于双边努力因素的网购供应链协调问题。通过对网购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双方的最优解对比发现,两部定价契约不能实现网购供应链协调,提出采用双边努力成本共担契约对网购供应链进行协调,并与分散决策下网络零售商单边承担TPL努力成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努力成本分担系数的不同对双方的努力水平有显著影响,且双边努力成本共担契约不仅能实现双方努力水平的协调以及增加了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而且实现了网购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双边努力成本共担契约的有效性,并对相关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探讨供应链整合、企业运作绩效及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揭示供应链整合通过供应商运作绩效及客户服务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利用139份制造企业的样本,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对供应商运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整合及客户整合对客户服务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主要基于客户服务绩效的提升。同时,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及客户整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皆通过供应商运作绩效及客户服务绩效的提升来实现,其中,供应商运作绩效为部分中介变量,而客户服务绩效为完全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一个利用各种方式收集和分析客户数据的智能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制定客户发展策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5.
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本研究构建了服务供应链管理活动同顾客满意及企业绩效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来自中国民航服务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企业的领导力不仅对服务供应链的战略管理和运作管理活动有正影响效应,还对企业服务信息系统的构建有积极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层面的服务供应链管理计划、协作关系的构建、整合服务资源等服务供应链战略管理活动有显著影响;服务供应链战略管理活动、运作管理活动和顾客信息系统的构建通过有效提升顾客满意感、可以增加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面向新零售的无人零售终端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为顾客提供满意的购物体验。目前,无人零售终端在提供服务时较多关注不同场景下顾客对商品类型的需求,而往往忽略价格、品质和终端操作便捷性等其他差异化的需求。而无人零售的无人值守、需要灵活补货和配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提供差异化服务时,离不开供应链网络的有效支撑,这就需要对供应链网络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本文在分析不同场景下顾客需求偏好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面向无人零售终端资源整合中的供应链成员筛选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键因素的挖掘和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对应的整合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和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服务供应链理论和驱动因素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结构和行为的决定框架。根据供应链风险特征和经济敏感性两个维度,选取了不同情境下的4个典型B2B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综合比较各种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式和交互方式。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品嵌入、渠道整合、生产与渠道、产业模块式4种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匹配机制,并将不同模式的服务供应链与客户的价值诉求以及供应链风险类型相关联,构建出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的2×2决策矩阵。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提前期供需联合优化库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由生产商和客户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库存联合优化问题, 假设提前期服从均匀分布, 提前期订货受生产商的生产行为和客户的订货行为的制约, 建立了以库存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提前期供需库存模型, 提出了联合优化解决方案, 证明了目标函数在最优订货量和最优订货次数处存在最小目标值。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提前期对供应链库存联合优化决策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 联合优化决策方法的库存成本曲线始终在分散决策优化方法的成本曲线的下方, 因此联合决策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库存模型联合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客户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平均库存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管理库存模型。分别采用了分散决策和联合决策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得了供应商的最佳生产时间间隔和客户的最佳订货次数。为了保证供应链中各成员均可获利,在联合决策模型中引入了补贴机制。数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表明,基于补贴机制的联合决策要明显优于分散决策,在联合决策下供应链各成员平均库存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为满足每一位客户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使客户在共创价值的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企业需要收集并分析客户信息,开发简洁的客户互动界面和客户信息反馈平台,建立与客户的密切联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并采用柔性生产以及打造灵活的供应链,实现以变应变,使企业不但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能快速地满足客户,增强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徐娜  白世贞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109-117
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已经写入国家战略,其重要性在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网购市场经济中尤为突出。企业服务质量直接决定顾客的购物体验。在供应链意图改善顾客体验但零售商受资金约束的背景下,考虑服务质量对市场需求的影响,设计回购契约与"基于目标销售量的信用契约"组合,构建资金约束型网购供应链协调决策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以获得供应链最优经营策略。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最优策略不仅有助于缓解零售商的资金压力,而且能激励其提高服务质量,改善顾客购物体验;所得契约设计不仅能实现网购供应链协调,而且能实现供应链总利润在节点企业之间的任意分配,提高了契约的操作性,保障了最优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以制造商提供服务为视角,研究了产品服务能力竞争问题。运用Stackelberg动态博弈,分别从制造商Stackelberg、零售商Stackelberg和垂直纳什三种不同权利结构情形,求解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均衡策略。通过分析服务成本与不同渠道权利结构下均衡结果之间的变化关系,提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特征的产品服务能力竞争策略。结果表明,当价格与服务能力水平都比较低时,RS价格领先型策略能够满足实惠型客户需求;当服务能力水平比较高时,VN服务领先型策略能够满足经济型客户需求;当价格比较高时,MS产品领先型策略能够满足专业型客户需求;当价格与服务能力水平都比较高时,产品服务融合策略能够满足品质型客户需求。最后,结合批发价格、服务能力水平、零售价格与服务成本之间的数值变化关系,分析了产品服务能力竞争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顾客渠道偏好的服务竞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传统零售渠道和在线直销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两种渠道带给顾客不同的购物服务体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渠道偏好的顾客需要,但两种渠道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针对两种渠道带给顾客的服务体验的差异性,构建考虑顾客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服务竞争模型,研究制造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以及在线渠道的增加给传统单渠道供应链和顾客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否扩大市场需求是判断制造商是否选择双渠道策略的充分条件,但是增加在线渠道之后,供应链存在服务歧视现象,可能造成市场需求减少;在线渠道的增加始终损害零售商的利益,并且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收益减少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借助数值分析发现,如果存在大量未开拓的潜在市场需求,顾客对在线渠道偏好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收益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士华  谭勇  龚凤美 《管理学报》2007,4(4):493-500
对物流能力中的有形要素能力与运作能力进行了说明,并选定了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衡量的中间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建立模型,通过对国内近千家工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运作能力比有形要素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影响更显著的结论。实证分析显示,运作能力对响应性、服务质量、物流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并通过服务质量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绩效,而有形要素能力除了与运作能力有相关性之外,对响应性、服务质量、物流绩效均无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开始为顾客提供线上购买线下取货BOPS (Buy Online and Pickup in Store)的购物选择。本文考虑网络退货和渠道成本,基于网络渠道、实体渠道和BOPS渠道下的消费者效用函数构建品牌商开设BOPS渠道前后的利润模型,分析BOPS模式对品牌商需求分布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定价和服务的最优决策。结果表明:(1)当网络退货率和BOPS渠道不便利程度之间满足特定关系时,开设BOPS渠道可使品牌商总需求增加、网络渠道和实体渠道的需求减少;(2)当网络退货率达到一定阈值或BOPS渠道很便利时,开设BOPS渠道可使品牌商总利润增加;(3)当网络退货率很低而网络渠道购物成本较高时,开设BOPS渠道可使品牌商获利更大;(4)在交通便利之处增设具有体验服务的顾客自提门店,不论网络渠道购物成本和网络退货率高低,甚至适当提升商品定价也可使品牌商有利可图。本研究可为品牌商实施BOPS全渠道战略提供一定的管理见解。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decision-making problem of a fair optimiz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two equally important conflicting objective functions: cost and customer service level, in the presence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risks. Given a set of customer orders for products, the decision maker needs to select suppliers of parts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orders, allocate the demand for parts among the selected suppliers, and schedule the orders over the planning horizon, to equitably optimize expected cost and expected customer service level. The supplies of parts are subject to independent random local and regional disruptions. The fair decision-making aims at achieving the normalized expected cost and customer service level values as much close to each other as possible. The obtained combinatorial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stochastic mixed integer program with the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aggregation of the two conflicting objective functions. Numerical examples and computational results, in particular comparison with the weighted-sum aggregation of the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presented and some managerial insights are report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or the minimum cost objective the cheapest supplier is usually selected, and for the maximum service level objective a subset of most reliable and most expensive suppliers is usually chosen, whereas the equitably efficient supply portfolio usually combines the most reliable and the cheapest suppliers. While the minimum cost objective function leads to the largest expected unfulfilled demand and the expected production schedule for the maximum service level follows the customer demand with the smallest expected unfulfilled demand, the equitably efficient solution ensures a reasonable value of expected unfulfilled demand.  相似文献   

17.
云服务是针对虚拟计算资源的访问服务,客户价值差异与资源能力约束是影响云服务定价决策的重要因素。针对云服务市场中按固定价格和按用量定价两种常用定价方式,提出一般性假设并构建旨在最大化垄断利润的非线性定价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对模型解的含义进行揭示。给出数值算例,从市场覆盖、计算资源影子价格、厂商利润及客户剩余等方面对两种定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客户类型分布影响厂商利润、客户剩余及计算资源需求,厂商应努力掌握客户类型分布信息;计算资源充足时应采用按用量定价方法;市场覆盖与客户类型分布及可用计算资源量有关,按用量定价时市场覆盖更大;增加计算资源有利于提升社会福利。本文为云服务厂商定价决策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