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三十五年前,曾从武昌藏书家徐行可先生处,见有《湖北旧闻录》(此书即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抄本,取而览之,叹为富美。顾徒目为纂辑之编,未暇详究也。徐氏晚年,尽出所藏献之湖北省图书馆以公诸世。此书固犹尘封如旧,鲜有人留意及之者,盖卷帙浩繁,不易理董耳。皮君明庥治史多年,既斐然有成矣,独以校点此书为己任。用力三年,粗具端绪。始则从事于作者成书时代及传抄经过之探索,继乃致力于标点、分段及文字校勘诸工作,朝夕不懈,竟奏全功。余以是益叹君治学任事之勤为不可及也。此书手抄本凡四十六册,乃清乾隆时蕲州陈诗撰集。陈氏以名进士历主书院讲席数十年,课士之余,留意乡邦文献,述造甚多。此编则分类辑录湖北遗文旧事至夥,为章实斋所推重,载其说于《丙辰劄记》,以“情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湖北图书馆的旧藏中,发现一本手抄《太平天国文献》。书长24.5公分,宽13.5公分,毛边纸,直书无格,每页八行,每行二十五字左右。全书中录有《天条书》,《太平礼制》、《太平条规》、《太平诏书》、  相似文献   

4.
建国三十多年来出版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著作,已不下百余种。这套最近问世、由苏双碧撰写的《太平天国人物评传丛书》却以它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形式,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丛书》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传体裁的长处,并将它同现代史学评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人物传记别开生面。这些内容翔实的系列人物传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它史论结合的新的评传形式,使人们对历史人物所体现的历史客观规律与历史多样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层次”和“过程”这两个概念引入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研究中 ,具体地分析了相同层次同一过程及不同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重点阐述不同层次各相关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转化 ;在此基础上 ,对偶然性与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历史人物研究与气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我去年在一次太平天国史学术研讨会上发言的一部分。应《学术论坛》编辑同志之约,整理成文,在此发表,向读者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北伐军四统帅之一朱锡锟,于1853年6月20日在朱仙镇和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联名向北王韦昌辉禀报归德战役及进攻开封等情况,后便在北伐的队伍中消失了。河南师大历史系王宏斌同志《太平北伐军将领朱锡琨行迹考》一文(见《史学月刊》1983年第6期),认为朱锡锟是南归军的统帅、第一次援军的将领之一,于1854年5月牺牲于山东曹县。我觉得王宏斌同志的论据和结论均有不妥之处。 一、《山东军兴纪略》《豫军纪略》《平定粤寇纪略》三部书不是太平天国自己的文献,亦不是北伐军成员及镇玉北伐军当事人所撰,对其中有关北伐军及朱锡锟最重要最基本的情况都搞不清楚,不能作主证。如《平定粤寇纪略》,把援军的出发时间提前两个多月,《豫军纪略》将援军错记为“至直隶与林凤祥等合势益张”,《山东军兴纪略》竞给予朱连降七级为“伪军长”。这些当然不能作为研究朱锡锟的可靠资料。 二、《盾鼻随闻录》一书,连与作者同时代的薛福成都认为其内容“附益以子虚乌有、凭空编造之辞”而“当毁”。文中关于北伐军的记载不符太平天国体制,太平军中根本无红、兰、白、黑多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洪仁玕,论之者甚多,记述其事迹间有疏误,兹证补数事。一、《洪仁玕自述》:“己未九年,洋人助路费百金,由广东省到南雄,过梅岭,到饶州萘康业营。八月内与天朝辅王在景德镇打仗败。”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据此判断:洪仁玕此时应在辅清军中。”但他又不解,经此战役后,为何洪仁玕“弃行李一空,由饶州到湖北黄梅县”?遂推测:“大约洪仁玕此时或在前离辅清军入湖北。”郦纯《洪仁  相似文献   

9.
钟文典先生著《太平天国开国史》,是《太平天国史从书》的一种。它的出版,是太平天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在学术著作出版困难重重的时候,或者如某些同志所说的,在太平天国史研究处于“低谷”的时候,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们出于对祖先的光荣斗争历史的尊重,为了繁荣学术研究,不借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太平天国史丛书》的出版。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不禁为之感动和欢欣鼓舞!处于“低谷”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其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史研究要走出“低谷”,其出路正如《太平天国史从书》序言中所说的:我们的研究要“全一点,  相似文献   

10.
何谓“才财两富”?请看简又文的说法:“其(指石达开)初入拜上帝会,似是先因洪氏在贵县久闻其大名,且才财两富,特亲往说服之。”简氏于1943年著《太平军广西首义史》时已持此说,至1959年著《太平天国全史》时,说法仍旧。这就是说:石达开之参加革命,是洪秀全、冯云山去邀请的;为什么要邀请他?是因为他一有才干,二有家产。  相似文献   

11.
孙礼同志《决定论问题的再研究》一文,围绕着对必然性、偶然性及其与因果律的关系等的探讨,力图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作出新的解释和为它在机械决定论面前确立一道最后的分界线。文章一反传统之说,认为这两种决定论的真正分野,并不在于它们对必然性、偶然性和因果联系的相互关系通常所说的不同解释,而是在于是否承认世界上有“超决定论”的“纯粹的”“即无原因的偶然性”。机械决定论之成为机械决定论,就在于看不到此种偶然性,从而得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原本是严格决定了的,亦即绝对必然性的”结论。要同机械决定论最终地划清界限,就必须承认此种不受因果制约的偶然性;否则,就无法摆脱机械决定论的樊篱。因为“只要我们承认万事都有原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究竟应当如何定义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这是在当代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学说时,必然遇到的一个理论问题。对此,笔者将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日常语义分析,对几种有关必然性和偶然性定义的批评,以及必然性和偶然性哲学范畴定义这三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这是恩格斯在给亢、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①国内外马克斯主义哲学论著都引用了这一提法,但在解释这一命题时都着重讲为什么说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而对于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则极少读到②,或是含糊其词③。在有的著作中“必然性只有通过无数偶然现象的复杂曲折的变化才能实现”,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一、偶然性定义的矛盾现在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关于偶然性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东西或趋势;①另一种认为,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联系、情况或趋势。②这些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偶然性看成是一种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不仅贬低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首先,这些教科书在定义偶然性时,把偶然性看成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东西,而在论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时,又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密不可分,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纯粹的必然性或纯粹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5.
浙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军和会党起义军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晚清文人多所记载。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第3期上就已刊载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文章。从20年代末起,一些浙江学者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其中有陈训慈的《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史学杂志》1929年第2卷第11期)、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清华学报》1935年第10卷第2期)、沈炼之的《太平天国革命前夕的土地问题》(中  相似文献   

16.
关于“穿山透地不辞劳”一诗的作者,曾广泛流传为冯云山。不久,刑凤梧和宋鑫二同志,在《‘穿山透地不辞劳’一诗非冯云山之作》一文中(载《学术研究》1979年第二期)考证:这首诗的作者是施耐庵。其实,这也是以讹传讹。我们现在看全诗:“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据说,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创业时,经常赋诗以明志。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韩山文记录在《太平天国起义记》中,经洪仁玕口头转述的“奉天讨伐此甘妖”一首。而这首“穿山透地不辞劳”,只是在《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中,  相似文献   

17.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5):16-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剿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在前期会有全般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包括不许自由经营工商业的企图。佚名《金陵被难记》说太平天国颁布过“百姓条例”,其内容为“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王。每年大口给米一石,小口減半,以作养生。……店铺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何时发布,未见记载。《金陵被难记》和上元锋镝余生《金陵述略》都说当太平天国初克天京传集民众听讲道理时已宣布此项政策。又都说“百姓条例”是当时太平天国所刊发的各种“书诏文告”之一,所以可能在未克天京前已经刊行。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有“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主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谓货皆天主之货”  相似文献   

19.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4):17-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剽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20.
简又文在他的巨著《太平天国全史》和《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的导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我遍寻一切可能有的史料,找不到太平天国内有任何资产的或无产的阶级性质或意识之存在。不知他们究竟如何能断定这(按:指太平天国)是‘阶级斗争’?”“岂以其太平军兵员多农民出身,遂称之为农民革命乎?然攻灭太平军之反革命的湘军兵员又何尝不是湘乡一带之农民?分明是农民打农民也。何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辈皆当时的特大地主乎?”“又如他们的思想和建设仍是传统的封建的,不过以封建代封建罢。这又奚能说他们是‘反封建’?”简又文研究太平天国史半个世纪,把他这些观点不断发挥和宣传,至今仍有颇大影响,值得讨论和辩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