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正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巴赫金认为体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诗学研究应当把体裁作为出发点,强调体裁是诗学和文学史的交汇点,体裁的发展问题是文学史的根本问题。他指出体裁是有含义的形式,体裁有其社会性,艺术家必须学会用体裁的眼光看现实。他认为体裁是历史的记忆,体裁的发展有规律可寻,传统与创新、稳定与变异、集体创造和个人创造的辩证统一,是体裁发展的活力所在。这些看法非常独特,也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理论冲击力。巴赫金关于体裁诗学的研究内容很丰富,既有一般的体裁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小说体裁和复调体裁的研究。在巴赫金看来,体裁的历史发展和文学的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和内在的发展规律。他从日常生活语言现象出发,认为日常生活中就广泛存在着言语体裁,而文学体裁是一种特殊的、典型的、更为复杂的言语体裁。 相似文献
2.
臧杨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00-203
<拉伯雷研究>一书中渗透着巴赫金的狂欢诗学思想.坎坷的边缘人生活是巴赫金狂欢诗学得以生成的特殊土壤与现实基础.于这一背景下考察两种生活、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的二元对立,进而阐释狂欢诗学之边缘品性.最后,在理性诗学与狂欢诗学的对立发展过程中,中心与边缘谋求共存、对话,此为巴赫金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3.
高胜兵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69-73
跨语言、跨文化是翻译文学与生俱有的特性,由于巴赫金文化诗学特别凸显了文学的民族文化性,所以借助于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论述了翻译文学最具本质性的一种特性——文化杂合性。文化杂合性使翻译文学既不属于外国文学也不能简单归属于民族文学,使翻译文学研究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价值。探讨了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民族文学三元共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1-77+154
巴赫金的表述诗学以巴赫金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基础,经历了提出、发展、实践、完善、拓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述与符号、话语、言语行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示了表述与巴赫金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表述的内部所要建构的是由完整表述构成的表述整体。表述的外部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在完整表述基础上形成,通过读者、听者、第三参与者的解读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0-26
把两部时空诗学理论著作(《巴赫金全集》第三卷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进行对读,能够还原、理清时空诗学的"前世今生"。巴赫金侧重于现实主义的小说,是较早期的作品;弗兰克等人侧重于现代主义的小说,是较近期的作品。巴赫金所阐述的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变的时空诗学;弗兰克等人阐述的则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变的时空诗学。并且,他们的时空诗学理论能够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演绎成一个时空诗学流变史。当然,时空问题并不是不言自明的,它很复杂,不能够作简单化处理。巴赫金和弗兰克的时空诗学也有一些交叉之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时空关系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按照时间的阙如(或称循环时间)、历史时间的产生和时间的破碎化可以把整个时空嬗变历程分成古代时空、现代时空和后现代时空等三个连续的时空阶段,以便于我们理清巴赫金与弗兰克的时空诗学对当下小说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艺鸣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4
新疆民间文化明显体现着巴赫金诗学的狂欢化精神,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可以为新疆民间文化品位找到提升的理论根据,同时也可为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找到理论旅行的路径与载体。主要表现在巴赫金诗学与新疆文化的民间性呼应、笑文学与新疆民间文化的狂欢性交合、狂欢化精神与异域风情的颠覆性契合、开放的文学观念与生生不息的新疆民间文化凸显创造性活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马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70-76
巴赫金诗学方法论的综合性引人注目.诸方法之间形成了一个互为外位又内在的关系场.建构这一关系场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巴赫金的"边界"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文学体裁问题上.体裁是巴赫金诗学元方法的标志,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张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178-185
[提要]巴赫金表述诗学中表述的实质是参与对话,并引起对话。在此基础上,表述必定具备对话的条件,巴赫金对话的条件是建立在表述主体参与性功能基础上的,作为言语的行为产品的表述,具有参与功能,参与事件的形成和价值的实现。同时,表述也具有自己的边界,并参与边界的建构,表述的边界由言语主体决定,不只表现在我与他人表述之间,还表现在表述时空和人文领域中。表述需要突破边界的局限,在言语交际中与其他表述进行交往,从而形成对话。 相似文献
9.
身体的狂欢——巴赫金诗学理论的人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建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
诗学问题一直是一个现代人文学术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巴赫金诗学理论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以人学的视野观照诗学,格外突出了"身体"问题在其诗学理论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存诗学理论.扩而言之,就是以"身体占位"理论为其诗学建构的现实基点,以"身体时空体"与"身体狂欢"理论为其诗学从认识到实践的双向度展开,由此建构了"本体-认识-存在"三位一体的生存诗学理论.把握这一理论,对于今日科技理性主宰下实现人的本真生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酬唱诗歌是诗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艺术书写。对酬唱诗歌的多维度研究构成了酬唱诗学。我们试图从文学维度、社会学维度与文化学维度构建酬唱诗学。文学维度力图突显的是酬唱诗歌独特的本质、功能与意义、审美取向与标准,建立自成体系的酬唱诗歌理论;社会学维度考察的是社会身份、关系、目的以及社交场合等社会学元素对评判和阐释酬唱诗歌的作用和价值;文化学维度探讨的是酬唱诗歌所负载的礼仪文化及其文化质感与厚度等相关问题。三重维度的相对独立及互补构建,将对主要建立在独吟诗歌基础上的传统诗学进行全面地补充、修正,甚至颠覆其中一部分观念。 相似文献
12.
段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141-144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 相似文献
13.
王升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4):44-47
梁启超将启蒙作为其诗学主张的核心主题 ,并自觉地将这一主题贯穿于其诗学体系之中。他明确提出诗歌要用当时的新语句来表达新意境 ,诗歌要表现近代世界新兴的社会理想、哲学观念及其自然科学、物质文明 ,宣传当时欧洲先进的精神思想 ,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变革服务。启蒙是梁启超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他诗学的基础 ,是理解他诗学主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彭维锋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3):98-100
从两种知识生产模式的关系看,文艺学的内部、外部研究也是互动的、相辅相成的。文化诗学应该包括诗学维度、文化维度、主体性维度,在三者构建的"循环阐释中"构建开放、对话的文艺学学科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文化诗学研究三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圣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64-69,96
“文化诗学”最先发难于西方,随后在国内学界兴起,中西文化诗学产生的文化语境不同,其理论内涵也相距甚远。国内文化诗学从命名前的朦胧构想,到“文化诗学”命题的正式确立,再到理论建构与实践批评的大爆发、大繁荣,期间已经历30年的历程。及时追溯这一新兴领域研究的演进历程,总体把握中西学界的研究现状,不但有利于开创文学理论发展的新格局,更有利于给文化诗学批评的学者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方法论反思。 相似文献
17.
杨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49-50
欲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总体精神,不仅要研究小说,还要研究诗文。《诗经》《楚辞》和李白、杜甫是中国诗学的四大典型。研究诗学的价值在于它的理论一头联系着自己的文化立足点,一头联系着现代世界的思想前沿,并使之互质互动,进行文化对话。研究叙事学要采用“还原—参照—贯通—融合”的学术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诗学:一种立足于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诗学作为一种立足于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是指创作者体现在其文学本文中的诗学意图和诗学观念。这种诗学观念并不表现为逻辑化的体系形态,而表现为活生生的创作律法,它是理性诗学的原初形态。在诗学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对本文诗学进行重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一方面服务于作家的创作,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复理性诗学的诗性。重视本文诗学的研究是走出诗学困境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乔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85-87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翻译诗学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转变,即加入了新的文化层面这一外部因素的思考。对于这一演变,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自身的不足,同时还要警惕文化研究对翻译本体研究的剥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