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以公债为主体的多元化公开市场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外均衡的实现需要货币政策进行中和操作,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首要的选择.我国目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使公开市场操作能有效地调控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有必要采取以公债为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使之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公开市场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最常用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目前我国虽已初具开展市场业务的基本条件,但由于货币市场主体行为的约束,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和操作对象方面的约束以及利率机制尚未实现市场化等方面的制约,市场业务还不能达到有效运作的要求,因而,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效应是个复杂而且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这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产生梗阻,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是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又一基本手段,它对国债市场等经济金融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这一业务操作系统虽已正式启动,但国债市场仍然未形成完善的程序,以致于阻碍了这一政策手段的宏观调控功能的充分发挥。 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和票据,通过这一业务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所买卖的,主要是政府债券和相对最佳商业票据,因为这些证券和票据发行量大,上市量大,中央银行通过对它们的买卖活动可以达  相似文献   

5.
公开市场业务──从一般到实证、规范的分析胡金焱在独立的中央银行体制下,公开市场业务同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一起,被喻为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经常地被操作使用。我国自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来,也逐步运用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等间接...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日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同时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取得一定效果。虽然,三大经济体都是在基准利率接近零利率的条件下,采取购买国债、企业债券等公开市场操作,但在融资方式、融资工具、政策影响程度、资产负债表变化、政策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中国宏观调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粮食价格是农产品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的核心.如何完善粮食收购价格形成机制,笔者提出,必须坚持以市场调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竞争机制为中心,以培育农民应变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适应和应用WTO规则,形成一种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宏观调控,既有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又有社会手段的粮食收购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在调控手段运用、政府职能转换、种粮成本分担、直补目标选择、粮食信息整合等方面还面临着的矛盾,这需要政府真正树立市场思维方式,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 运用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的调控政策,积极构建粮食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从法制健全、机构改革、利益补偿、建立直补基金等方面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粮食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市场业务以其主动性、灵活性及微调性的三大优点逐渐发展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我国央行进行日常货币管理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但由于我国的经济、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进行对比,指出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成因及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发展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了要强化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支持保护与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了粮食支持保护,还要不要宏观调控?有了宏观调控,还要不要粮食支持保护?其实,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粮食流通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后,为了矫正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对粮食产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和粮食市场化的发展,影响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着诸多难点.如何综合运用其他经济调控政策对粮食进行调控;如何协调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在不同时期对调控目标进行科学取舍、有所侧重;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实施调控政策,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三个难点.分析研究这些难点,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粮食贸易,并提出了以市场供需变化为依据,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本经济手段的粮食贸易理论--平准论.平准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在西汉时期基本形成,在唐宋以后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金融体制的确立,金融宏观调控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调控手段,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去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开始启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西方国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  相似文献   

14.
基于MRR结构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从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成本角度考察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对股票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开市场操作披露前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流动性成本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公开市场操作披露后30分钟内,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流动性成本下降。在考虑了公开市场操作未预期的利率变化具体内容后,所得结果并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实现宏观调控的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公开市场操作已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采用施加了短期约束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应用 Johanson 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手段,对公开市场操作之于我国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开市场操作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货币政策似乎尚未成为影响我国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股票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并不明显,我国央行干预股市的能力仍较为有限.同时,股票投资者无法根据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而获取超额收益,投资者在股票交易时无需过分关注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黑龙江省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经启动、快速重点突破、全面深入推进、攻坚决胜四个阶段,迈出了七个实质性步伐。粮食流通工作重心、粮食流通体制、资源配置方式、粮价形成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在粮食流通改革市场化方向、建设新型粮食市场、流通的先导作用、宏观调控目标取向等方面得到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粮食顺价销售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举措对减少国家财政负担 ,将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 ,实现粮食企业扭亏为盈具有积极意义。粮食顺价销售启动后 ,国内市场粮价将有一定程度回升 ,但只要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市场物价管理就不会引起粮价暴涨  相似文献   

19.
<正> 市场运行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否则,将难以避免出现偏差和混乱。因此,选择粮食宏观堀控目标,并形成两级调控体系,以保护粮食市场的发育,达到  相似文献   

20.
浅论公开市场业务张立关键词:公开市场业务,动态操作,防卫操作,技术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开办的公开市场业务于今年四月九日正式推出。此次操作以1996年财政部发行的无纸化短期国债为操作工具,14家商业银行为交易对象,采取公开利率招标的方式,通过人民银行的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