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我国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不断发展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以其鲜明的创新性、实践性特征对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不少高校"卓越计划"的基层实施者是青年教师,他们恰恰在工程实践方面缺乏经验,因此,高校只有努力探索和找到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才能使"卓越计划"取得实效,才能有效提高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大力推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而实践教学是工科类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卓越计划"中需要重点改革的内容,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构想,并针对"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企业深度参与、促进校企联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卓越计划"的实施不仅对提高整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落脚点。本文从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和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进行分析,从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面出发,基本完成并探索构建"赛课紧密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的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科技创新及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及体系,以期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微电子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卓越计划"视野下,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局限性,我们应注重从强化教师工程能力、企业深度参与制定培养计划、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理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实现对本科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是对其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分析我国工程类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出发,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围绕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阐述了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具体方案,并就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明晰以下问题:卓越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卓越计划”的“卓越”是相对概念,强调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都可以很优秀,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保证达成卓越应主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五是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毕业后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师,只是工程师的“毛坯”。如何落实一年企业实习时间,根据不同层次要有不同的考虑。“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内容是要改变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8.
大学工科毕业设计是成功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体现毕业生创新能力的一项至关重要又颇具挑战性的实践环节。本文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任务要求,结合作者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桥梁类)毕业设计心得体会,探索和创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案。提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毕业设计总体布局,分析和研究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切实可行的模块化实施手段,最后系统地探讨面向工程实践的创新毕业设计组织形式,旨在为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的高校开展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升工科毕业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广实施,培养社会、企业急需的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级工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实验队伍是提高卓越工程师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双师型"实验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双师型"实验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通过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更好地为卓越工程师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CDIO国际工程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结果。文章对照"卓越计划"和CDIO模式对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分析了加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加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有益于"卓越计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探讨工程文化教育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论述了工程文化教育的目的,探讨工程文化教育对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卓越计划"是中国教育部推出的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重大改革项目。南京工程学院作为首批入选卓越计划的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实践,通过制定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和强化工程案例教学,与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共同兴办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及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初步形成了一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始终是高师院校最根本的使命。从剖析卓越教师的内涵着手,结合省属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并从确立师范院校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落实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完善"国培计划"与顶岗实习的衔接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加快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探索创新;同时强化企业工程实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模具卓越工程师岗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围绕"卓越计划",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核心,改革面向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思想建设为核心,正确认识入党动机的功利性,提高整体素质。针对"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分散度大,评价体系很难一致等新情况,本文从高校发展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创新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要求,分析了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介绍了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总结了提高团队成员的工程教育能力及学生的工程意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改革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办学,借鉴和利用国外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与成功经验,不断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本文针对当前工程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国际合作办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就国际合作办学的市场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合肥工业大学在“英才计划”下实施科教融合、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以及在“卓越计划”下进行产学合作、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的改革实践,认为其从组织与经费、培养方案、基地与平台、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实保障了这一改革实践得以顺利实施。实践证明,合肥工业大学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台湾铭传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台湾铭传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理念和实践的过程,总结了该教学卓越计划的四个主要方面,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台湾铭传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实施过程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试点工作四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