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但缺乏竞争优势。在产业选择与产品定位基础上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是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农业的自然区域特性决定了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要分区而治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更可以有所作为。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行为空间出发 ,探讨了我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世界农业发展新特点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我国农业放到世界农业发展体系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无论是从狭义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广义国际竞争力来看,与发达国家都相距甚远。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对策是: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以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3.
产品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在微观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始终是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因而近年来有关农产品竞争力问题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对比国际上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没有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是从历史角度来比较中国农产品现在和过去的竞争力。这显然曲解了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因为无论如何定义国际竞争力,在分析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是无法脱离国际比较分析的。因此,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张莹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13,(3):139-15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是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大国,但是我国农产品贸易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不是贸易强国。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别是市场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比较了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与日本、美国、欧盟和东盟这四大农产品贸易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得出结论是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占世界农产品总贸易额的70%左右,其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都处于弱势,且在不断地弱化。提出以有效地调整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农产品贸易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来创造和扩大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的比较优势,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万业之母。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其中,构建产业体系,拓展产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品牌形象,提高研发能力,构成了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五大要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7.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环境下,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层 面。必须明确,地方政府是国际竞争战略的组织协调主体,承担起从战略上推动本地区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的重任。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实施人才竞争的战略措施;发挥政府的经济 职能,学习国际先进筹资经验,增加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经济 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以来我国谷物类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我国谷物类农产品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出现贸易逆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等指标分别从出口规模、净出口状况和市场份额等角度对我国谷物类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表明:大米在2004年之前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之后竞争力明显下降但还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小麦的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弱,国际市场占有率较少;玉米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除了2004年因为粮食减产竞争力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相似文献
9.
信息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导因和动力。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可行性,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相结合发挥作用,以使企业生成经济性效应和非经济性效应来体现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应当是:以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转变为前提,以达到先进而适宜的竞争力水平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手段,突出以人为本,抓住信息化创新这个关键,推进企业向知识经营型转变,并实现与国际网络市场接轨。通过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与组织支撑,是创建网上企业创新竞争力体系。政府要为企业提高竞争力、面向世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滞后,长期逆差,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不强,表现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低、显性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指数弱。要提高竞争力,政府需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相关产业的协调机制、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与扶持力度、积极应对他国服务贸易壁垒;企业需要建立良才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性比较优势 (RCA)法 ,对当今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具体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已基本丧失 ,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鲜活原料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而深加工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显著上升。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14.
山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颖卓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7):40-43
在山西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通过对山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山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的分析,评估山西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认为山西省农产品体现出明显的外部性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较强的后发优势;山西农产品未来的发展还应重视机遇等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5.
清醒地认识中国人才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对于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至关重要。本文在梳理了对人力相关测度的既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人才本体、人才环境、人才创富和人才创新的四维度人才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设计出一个具有操作性、可比较的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对58个主要国家1999—2006年的测度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人才竞争力已处在世界中上游(2006年排名第25位),且上升趋势显著;中国人才的创富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相对较差。为此建议:中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重点是要改善人才创新、创业及其生活的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国贤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6):53-55
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局面的根本改观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高农业竞争力已不仅仅是过去的在国内争取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平衡发展,而且要争取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和地位。这样,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就成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吴慧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50-57
界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确定决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建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体系。根据这个指标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主要是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 ,是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文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落后僵化、缺乏规模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市场开拓不力是我国文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调整政府定位、加速体制创新 ,加速产业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重构技术创新机制、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强化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政府能力是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或主导的方面。提高政府效率是全面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提高政府效率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行政观念和意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行政组织,创设有利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平台,加强行政监督和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