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营经济内涵辨析与公有经济民营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析了民营经济的内涵和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认为民营经济不是一个所有制范畴,而是一个经营方式范畴。民营经济不是私有经济,经济民营化不是私有化,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公有经济民营化步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丹东民营经济现状出发,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加工、整理,系统分析丹东民营经济的运行过程,从中找出丹东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通过对丹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制定丹东民营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目标,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使丹东民营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而民营经济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国企目标调整过程中,伴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份额不断地萎缩。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因而调整的最终结果是所有制结构趋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存的内生均衡。由此我们认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积极探索有别于传统国有制的公有制实现途径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本质所在。当前主要工作是进一步放松对民营经济的管制和丰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形式。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对民营经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争议.通过分析可知民营经济不是经济属性而是经营方式.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议用可准确表达经营方式的"民营企业"概念取而代之,以使其表述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于民营经济这个概念的看法尚不一致,对其内涵和外延仍众说纷经,没有形成严格的界定。现在民营经济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不仅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迫切要求尽快规范化,促使其更健康、迅速发展。因此,认真探讨民营经济这个概念,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为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和正确地指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民营经济概念的内涵,并就相关的一些问题发表粗浅看法。一、关于官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历史考察我们知道,存在是意识的基础。任何…  相似文献   

6.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入世以后,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加快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在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同时,还应注意完善民营企业内部自身的建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湖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营为主体的战略取向,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湖北县域经济的自身特点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共同决定的,是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发展湖北县域民营经济宜采取三大战略对策:继续深入推进公有制企业的民营化改革,在县域经济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县域民营经济在全省县域经济总量中的比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县域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增量中的比例;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平台,逐步形成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不仅影响了民营经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型政府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职能。因此,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民营经济发展优化各种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有效的宏观管理职能,保证公正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更好地承担起市场监管并提供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转瞬而过。2016年,值得期待。对这座城市而言,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向着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打造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的"三个城市"目标,温州迈开脚步。对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而言,步入2016,每个人都怀揣自己的梦想,对新  相似文献   

10.
一些党政部门、社会团体、电视、广播和报刊等运用了“民营经济”这个名称 ,其内涵多是指个体、私营经济 ,或是将“民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同起来。我国的《宪法》条文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表均未用“民营经济”这个名称。有的报刊解释说 ,“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经济。这样的划分太笼统 ,缺乏准确的划分标志 ,容易产生误会和错觉 ,不利于准确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和进行科学决策 ,应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民营经济是我国非国有国营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衡量民营经济性质的根本标准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属性。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体看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从民营经济内部结构看 ,有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有的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因素或者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因此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改善人民生活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资金资源也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民间融资本身具有风险性,再加上我国目前的法律没有对其进行明确有效的规范,使得民间融资自身的内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选择民间融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对邯郸市民间融资情况为例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分析了邯郸市民间融资状况,进而从民间融资对邯郸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提出了多方结合解决民间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解决我国非公有经济发展瓶颈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非公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但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所有制问题最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引发经济学界对所有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学界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许多不同的理解,对股份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作出许多不同的判断。鉴于此,本文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对所有制问题的争论作一个简要的综述,以反映我国所有制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业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减少,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内资经济在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方面不如外资企业。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大型商业集团、保护民族品牌、积极发展和谐商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渤海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在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政府间的合作已经展开,民间的合作也在行动。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代表组织——商会越来越显示出桥梁和纽带作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要集群化,这是一条促进该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会为此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就是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铺路。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54年制定以来,先后经历了1975年、1978年、1982年的3次修改和1979年、1980年、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6次修正①。在宪法内容历次修改修正中,有关经济制度内容一直是变动中的重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由降低变为不断提高,坚持公有制由社会经济主体变为全部又变为主体。这样的变动,是中国人民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尽管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及非公有制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界定,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仍有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体制保障,而其主体地位又在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得以保持。非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人们的个体利益必然存在,社会还不得不利用他们的个体利益要求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满足其需求。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相互对立非相互对抗、相互促进非相互促变的关系,它们共存于一个既相互渗透又可相互转化的动态所有制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9.
产权是包括所有权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而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只有所有权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国有产权的界定、约束、激励功能;国有资产划分为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有利于明晰产权,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制度演化形成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形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循环经济制度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制度的外生问题,还是一个内生的动态演化过程。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是循环经济的制度性服务需求增加引起的,而这种需求的增加又是因为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程度急剧提高促使人们观念和效用偏好发生变迁后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形成过程中,生态环境要素稀缺性是循环经济制度演化形成的强制力量,人类观念的演化变迁是循环经济制度演化的思想基础,生态效用偏好为循环经济制度的演化提供了市场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