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地区差距的变动情况、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要素与西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西部经济增长政策安排、制度因素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等五个方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可以看到,10年来国内学者们对于西部经济发展问题予以广泛的关注,针对西部经济发展问题产生了一批具有现实解释力与理论深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国际环境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西部大开发必须有国际眼光.本文提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经济发展和周边环境是影响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四个最为基本的国际环境方面的因素,并展开论述,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从总体上、战略上影响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命题,世界格局及其局部调整对我国加快西部大开发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代国际经济发展对我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利影响方面不容忽视,西部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考虑应对的方略、措施,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注重发挥大城市的作用;周边环境是最为直接影响西部大开发的国际环境,目前周边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影响比较明显,应充分予以利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建设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促成中印缅孟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3.
总结云南民族经济发展的经过,分析未来发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剖析,提出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解答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营企业在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有机遇也面临挑战.通过对西部民营企业外向型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的全面阐述,以期为西部地区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省经济发展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一历史良机,深化国企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技改更新力度,推动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优惠激励政策,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省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使我省成为国家的重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合作关系,与西部地区联手拓展我省对外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6.
李凌 《兰州学刊》2000,(4):7-9,12
甘肃地处西北,有明显的区位劣势,由于历史、现实、自身或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长期未遇得以改观或解决的良机。西部大开发给甘肃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赋予其新的活力和前景。因此,清醒而客观地分析甘肃的优势与不足、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开发潜力是推动甘肃经济发展必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对影响甘肃经济发展几个因素的认识1.自然资源优势不明显单从表面看,甘肃的确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牧草、矿产、中药材等等),但优劣势是以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衡量标准的,所以基于以下原因,笔者认为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发展质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对某个地区进行集中开发 ,是该地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中美两国西部疆域都十分辽阔 ,但具体条件却有很大差异 ,之所以把历史上已经取得成功的美国西部开发与当前我国刚刚启动的西部开发放在一起进行错时分析 ,目的还在于我们能从主观上更多地汲取成功者的经验 ,并以此从一定程度上来弥补客观缺陷与不足 ,也有利于我们立足国情 ,总结自身历史上的得与失。一、美国历史上对西部的两次集中开发美国西部面积辽阔 ,土地类型多样 ,可耕地占全国 4 0 %中的绝大部分 ,气候适宜 ,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平均 5 0 0mm以上 ) ,热量充…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生态形势十分严峻。企业家要担负起企业收益最大化和环保治理的双重社会责任 ,创造良性循环 ,充分利用资源 ,走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艰巨任务和特殊背景决定了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公共组织在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西部地区体制的缺陷和观念的陈旧往往为一些公共组织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 ,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来谋私利、图实惠提供了方便和机会 ,从而形成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角度来对西部现行的体制、机制和法制状况进行审视和透析 ,进而探讨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 ,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现。  一、西部开发中公共权力腐败的特殊表现西部大开发极…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大开发新阶段的战略重点及东中西部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顾西部大开发六年所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及四大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对西部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论证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结合陕西省情论述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三个战略要点:重点地带、重点产业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若干发展问题,进而论述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为西部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供可能,为真实地记录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提供可能,为保证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提供凭证。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要克服现有馆藏资源较贫乏,结构不尽合理,开发技术手段较落后,档案宣传开放力度不够,用户档案意识较淡薄和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素质偏低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手段,收集档案资源,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加大宣传开放档案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抓好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难题 ,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和“财”的问题 ,所以 ,扫除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必须解决好人的思想、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的素质问题 ;解决好资金筹措及引资等问题。处理好了这两大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便有了“软”、“硬”件的保障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分析了证券公司在南京地区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对南京地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具体贡献,并分析了南京地区证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一盘棋中的一着妙棋。它不仅是西部各族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而且牵动着全国 12亿人民的心 ,也向全世界展现了 2 1世纪中国的美好前景。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怎样作出的 ?它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是什么 ?其重大战略意义何在 ?充分认识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从宏观角度正确把握西部大开发与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致性 ,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推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其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1999年6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发展重点开始向西部转移。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向全党…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史上,典型的资产泡沫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首次出现后,相继出现了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虽然这些泡沫所涉及的资产不同,但是其形成机理十分相近.无论是法国、英国的股票市场价格,还是当年郁金香价格,都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资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时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执政者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以规范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启示之一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生存环境问题 ,把生态再造作为一大产业来抓从一般规律来看 ,植被生态环境良好才适合于人类的聚居、生存和繁衍。炎帝创始农业采集耕种于中西部 ,宋朝以前的多代都府立于西安一带 ,反映了当时中西部地区植被良好、人口密集、易于自然生存。但人类的长期生存、耕作和片面地向大自然索取 ,严重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有利条件 ,导致了逃离性移民的增加、都府迁移。中国皇城的东迁史 ,除政治原因外 ,可反映植被变化的重大影响。据历史记载 :黄河中上游的森林覆盖率在秦汉时为 43% ,以后逐代下降 ,到明末清初时为 14%…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知识,而创造知识的源泉在于教育。经济全球化为落后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契机,发展中国家只有教育大发展,才能经受得住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跻身时代的前列。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忽视教育,形成教育短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只有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才能把握现代化契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