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商海赢家     
新一届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在告别校园之后,他们有的找到了“婆家”; 有的“漂洋过海”;有的走上了考研之路;有的继续在家“寄居”,还有的则是自打算盘,要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开启创业之门。自主创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选择。前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曾经掀起过一个创业高潮,各高校纷纷建立创业园区、孵化园等,而政府不断出台的鼓励政策也为大学生打通了创业渠道,更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和上进心。因此,在慎重考虑之后,不妨选择创业,给自己一个当老板的机会。在“创业先锋”这个栏目里,我们提供一些真实的创业案例,同时,解读上海市最新的创业扶持政策,希望对有志于创业的毕业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口号,自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被李克强总理提出后,极大地激发了大众的创业热情,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思索,继而勇敢地走上创业道路。我自2007年从事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以来,见过成百上千个初创团队,有名的诸如“饿了么”“泰坦科技”“灵信视觉”……他们有的经过多次融资,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互联网企业;有的  相似文献   

3.
“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自己当小老板”。也许这是许多寻常百姓的梦想。现在上海正掀起一股“创业潮”,几乎每天都会诞生创业者。他们有的是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辞职创业的人;有的是自己创业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下岗、失业人员;也有的是以第二职业从事创业的在职者;还有的是刚从校园中走出来创业的学生。那么你想创办自己的小企业吗?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留心一下创业培训。  相似文献   

4.
鞠九江 《百姓生活》2011,(11):26-28
享有“中国神剪”美誉的陈耀今年49岁,多年来,他先后有200多幅剪纸作品在国内参展获奖,1900余幅剪纸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有的剪纸精品还被国外博物馆收藏。从2001年开始,他靠剪纸创业。如今,“陈耀剪纸”已形成品牌使他成为“创业明星”。谁能想到,30年前,他是一位3次高考的落榜生;14年前,他因车祸成了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5.
“ki~3”在壮语的不同方言里有不同的读法。有的读成“it~3",有的读成“ki~2”,有的读成“ka~3”,有的读成“kai~3”,也有读成“ka:i~5”的。由于读成“ki~3”的方言较有代表性,所以壮语标准音将上述诸种读法统一规范为“Ki~3”。 在壮语的口语中,往往出现“ki~3”字重叠运用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创业资讯     
《成才与就业》2022,(9):39-39
云南:实施“贷免扶补”鼓励创业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实施办法》,明确“贷免扶补”主要内容、工作机制等,以推动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贷”主要指对在云南省已进行注册或登记的创业人员,提供3年期个人最高不超过20万元、合伙创业不超过110万元的创业小额贷款扶持。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创业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不足、创业实践偏少是制约着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提升创业教育实效,就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共同配合。从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双师型”创业师资队伍、构建“1+3”创业课程体系、设立学生创业平台,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革除传统创业教育的“虚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刚 《小康生活》2005,(2):33-33
创业的门道和机会很多,而一般人只是注意那些需要大笔投资才能干的生意,所以常常会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从事。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有的并不需要太大的投资,而只要满足其某方面需求;有的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借“力”成功。  相似文献   

9.
2005年被称为“创业年”: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创业领域“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老板梦”。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创业大潮将更加风起云涌,“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氛围必将很快形成,更多的人会选择创业。不过,在思考创业时,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市场潮  相似文献   

10.
《成才与就业》2013,(15):128-128
为更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更加有力地促进就业,满足群众对就业工作的更高期待,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出台了“创业实习”新政,鼓励本市在校大学生参加为期3个月的创业实习,为有创业想法的学子积极搭建“练兵场”。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对成都大学却是一个开创时期,是艰辛创业的十年,是初具成就的十年。 广大教职工在这朴实无华的校园里默默地度过了他们的青春,有的同志在日光灯下送走了不惑之年,有的同志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站满了最后十年。十年走过的路决不是一条平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实践的调查,发现以“先定事、后选人、再践诺”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创业制度,把创业承诺贯穿于干部选拨、考核和管理的全过程,显现了重要的创新意义:1.初步构建了村干部创业的制度体系;2.推动了村民自治的民主创新;3.重构了村庄治理的组织结构;4.创新了村干部创业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完善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过星 《国际公关》2023,(13):153-155
“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路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调查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剖析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得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不佳且受平台、教师、课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创建实践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为“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有点”、“有些”、“有的是”这三种结构的功能和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相同的地方,亦有其不同之处。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1.1“有的是”在句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例如: (1)草坪上站满了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职员,有的是学生,他们都很兴奋地在谈论着什么。 (2)来参加会议的并不都是科学家,有的是、有的不是。 (3)在北京大干部、老革命有的是。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第九届上海连锁加盟创业展刚刚落幕,3天的加盟创业展,再次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创业激情。特许经营被誉为“21世纪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一直备受创业者关注,而各地的特许经营展会也风起云涌,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6.
1 998年5月,清华大学“首届创业大赛”第一次将“创业”一词引入了校园。转年,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又在全国各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并孕育了一批高科技公司。此后,大学生创业渐成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7.
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但当前研究生创新创业育人存在研究生培养重创新轻创业、跨学科“双创”团队组建困难、科研与“双创”冲突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成都理工大学提出了加强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落与竞赛育人协同培养模式、建设优秀“双创”导师队伍、搭建“双创”赛事与实体平台基地、营造“双创”文化环境和探索长效机制等研究生创新创业育人“三三三一”模式,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束缚了自主创业的发展。有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信心,觉得创业艰辛而且创业成功率很小,为此,他们宁愿以简单的打工实现就业甚至做“啃老族”,也不敢迈开创业的第一步,自主创业的缺乏起码的勇气和动力。目前秦皇岛市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仅200余人,与年回原籍5000余人的规模极不相称。 2.自身素质、能力不高,制约了自主创业的发展。创业心理不成熟,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欠缺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创业项目所需要的行业知识、市场经验、社交能力、人脉资源等,导致创业项目匆匆上马。从秦皇岛市情况看,70%以上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以生存型创业为主,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创业经济附加值不高,成长竞争力弱。同时,创业形式比较雷同,多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创新性企业少。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创业为核心的高校创业教育极具现实意义,由于政策推动下的外在性教育活动及实体性创业的教育目标导致高校创业教育陷入“外烁”困境。霍兰德创业型人格理论着眼于“内生”,有利于创业教育当前困境的突破。该理论从职业心理学视角探讨了创业型人格内涵构成及影响因素、创业型人格特征、创业型职业环境特征及创业型人格评定等。启示高校创业教育应从夯实高校创业教育理论基础、落实创业教育目标、塑造创业教育环境及开展创业素质拓展活动等方面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内生”。  相似文献   

20.
试论“有的+谓词”及“有的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不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有的”与谓语紧连的现象实属常见。请看例句: ①满院孩子有的哭、有的闹,搞得她手足无措。②前面走过来一群男女,有的胖、有的瘦。③红色有好几种,有的红很明亮,有的红则暗一些。④事到如今,你们还有的说? !⑤煮了这么多,现在有的吃了。⑥一下得到几套时装,她可有的美了。⑦你年轻,还有的是指望,有的是奔头。⑧人群中,有的穿西装,有的穿马褂。以上①——⑦例句中“有的”与后面紧跟的着动词“哭”、“闹”、“说”、“屹”、“是”及形容词“红”、“胖”、“瘦”、“美”分别构成一个表意单位,亢当句中的主语,谓语,中心语等。我们把这种“有的”与谓词相连构成一个表意单位的样式称为“有的+谓词”。例⑧中的动词“穿”与名词“西装”构成一个表意单位,它与“有的”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这种“有的”与谓词相连的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