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2.
吴丹  王娅莉 《管理学报》2006,3(5):580-585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考察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加工食品贸易的增加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这样的倾向更为明显。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相似性对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市场规模差异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市场规模平均水平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总体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中国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中美高技术贸易所具有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构成不平衡和我国贸易竞争力薄弱的特点;再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技术创新角度找到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准确衡量外资的市场效应是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通过使用Roeger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层面的市场势力测算发现:制造业在两位数与四位数产业层面均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外资水平溢出效应、外资前向溢出效应、外资垂直关联效应、市场集中度、资本密集度在不同产业层面对制造业的市场势力溢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存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已有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局限性。        基于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立足于产业整体和五大行业,分别引入时间滞后项、空间滞后项和时空滞后交互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表现为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分布,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累积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短期内会对创新产出产生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区域内溢出效应消失,区域间溢出效应由负向转为正向。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还存在行业差异,以行业为研究对象时,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内受到市场竞争的负向区域间空间溢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不仅受到专业化集聚和市场竞争的正向区域内空间溢出,还受到多样化集聚对区域整体的负向空间溢出,其他行业的创新产出没有受到集聚的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产业集聚对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研究结果丰富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相关经验研究,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外建筑装饰企业的进入,我国建筑装饰企业必须加强竞争能力,学习国外建筑装饰企业的专业化战略和专业化水平,打造我国建筑装饰企业名牌。本文通过对建筑装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考察和研究,分析了建筑装饰企业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存在问题,结合建筑装饰行业的技术特征及行业现状,提出了包括走专业化之路等增强建筑装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可能影响中国贸易超调的原因归纳为五类,即贸易结构、供应链国际化、经济形势、贸易政策和中国特定因素,每类指标均选取多个变量纳入计量方程中进行回归分析。经验分析结果稳健地表明,"可延迟商品"的出口比重成为中国贸易超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主要贸易伙伴从中国进口比重、主要贸易伙伴的GDP增长率,以及中国库存占GDP比重,对中国贸易超调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程度、出口退税因素以及游资因素对超调幅度的影响未能获得实际数据的支持。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克服超调问题,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出路在于,一方面遵循比较优势,承接国际外包,在国际生产链条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积极扩展贸易方向、有选择地接受国际先进生产方式,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加强同贸易伙伴的协调对话,以此来减轻贸易超调的幅度。  相似文献   

9.
夏虹 《经营管理者》2012,(5):103-10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化,国际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逐步转移,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主导力量,世界贸易竞争力更多地表现在服务贸易竞争力上。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与组合,对一国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尤其是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的正面效应。文章着重阐述了FDI流入及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郑州制造业经过十几年的调整.形成了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烟草加工等为主导的生产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避免与其它地区制造业结构的“雷同性”.制造业的调整和改造刻不容缓.应从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优先顺序)和具体措施三个层次进行考虑。这样才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流向具有广阔市场和急需发展的行业.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信息化对天津机械装备制造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制造水平,培育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天津机械装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可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研发速度,提高制造水平,有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AMT的应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了3大类共9个指标对我国AMT应用水平的测度体系;应用统计回归方法对来自31家企业的有效调查数据进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了AMT应用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AMT应用水平的提高使企业从总体上提升市场竞争力,但目前中国制造业ATM的应用水平仍处于浅层的应用阶段。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制造业国际分工的大环境,我国制造业应从总体上提升AMT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业IT投资的绩效与行业特征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阐释行业特征变量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行业集中度、行业资本密集度和行业增长率均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内容,对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高技术产业及相关测度的方法对中国现阶段的外贸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出口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外资企业表现尤为明显。最后提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李嘉楠  孙浦阳  唐爱迪 《管理世界》2019,35(8):30-43,83
国内市场的区域间贸易成本是影响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专业化生产又是提高经济绩效的重要核心。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诠释了贸易成本引起的国内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会导致中间品贸易渠道受阻,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提出命题:贸易成本下降,市场整合度提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本文使用中国165个主要城市174种商品(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实际销售价格数据,首次从"商品—城市—时间"微观维度构建了市场整合指标,更为准确地衡量了不同市场间的贸易成本,并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整合。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与理论命题吻合,市场整合有效提高了企业垂直分工程度;进一步对比消费品与工业品,发现工业品市场整合对于分工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体现出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更加依赖于工业品市场;其次,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外资企业的垂直专业化受市场整合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国有企业的敏感性较低。在考虑中间品需求量、进口以及内生性等因素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印证了市场整合对于企业生产专业化的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不同产业的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产业特征选择适当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值得研究。本文结合交易成本经济学,选取了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交易成本、产业特征与纵向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制造业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与产业规模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交易频率、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出口强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与资产专用性无显著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兼并重组等纵向一体化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产业地理集中的决定因素建立了一个基于产业特征分析的空间竞争理论框架,并通过对1995~2003年间中国28个两位数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得出一些启示性结论:第一,传统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逐渐成为抑制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主要因素;第二,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主要由产业的技术偏好、市场规模和产业关联等因素推动,制造业地理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技术外溢效应,临近区域之间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强;第三,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规模经济特征一方面限制了产业空间集中,另一方面又抑制了产业的扩散,但总的来说,具有微弱的促进产业空间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18.
能源价格对制造业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能耗过高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价格是市场体制中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引入价格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运用1995年~2005年的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法对制造业24个重要行业的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行业,能源价格的提升并未明显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能源价格的调节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化来降低行业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出口: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Ellison和Glaeser(1997)构建的EG指数或γ指数,量化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并进一步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GMM模型讨论了制造业空间集聚、融资约束、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γ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明显在加深,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行业不断向东部沿海有限的几个省份或区县集中,成为了高度集聚或非常集聚的行业。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显著推动了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的现象在本文得到了验证,即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出口强度反而更低;但本文并没有发现"融资约束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本文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越弱的企业,出口强度更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资本密集度、经营规模、劳动成本以及经营年限等都是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端  陈收 《管理评论》2006,18(1):31-36
本文立足于中国股票市场,引入市场时机理论分析股票的市场估价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界定股权依赖程度,再以此为前提分析不同股权依赖度下公司长期投资行为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然后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不同市场估价水平下短期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对公司的长期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除股权依赖程度特别高的公司外,若股权依赖性越大。公司的长期投资行为对其市场估价水平的敏感性越强。另外。市场估价对高估公司的短期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显著性都高于其对非高估公司短期投资的影响,说明中国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募集资金滥用和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