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枫叶 《当代老年》2007,(2):52-53
在上海波特曼游泳馆,经常可以看见一位老人在奋臂疾游,他—会儿自由泳,一会儿仰泳,潇洒自如。他就是蜚声海内外的京剧名家尚长荣。今年67岁的尚长荣虽已年逾花甲,却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那么他是如何保持健康的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11,(14):64-64
如果你认为梳子还只是梳理头发的工具的话,那么你就太不了解梳子的作用了。固然,梳子可以为我们整理、清洁头发,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梳子,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艺 《老年人》2000,(1):40-41
爷爷不识几个字,但最爱看一些老年人的杂志,如《老年人》等。当然,他的“看”,就是听我念。前天,爷爷心血来潮,说要我代他写篇稿子,寄给《老年人》杂志,我自然遵命了。写些什么呢?沉思良久,就写写越活越年轻的爷爷他自己吧。爷爷今年已是98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每天早晨还坚持散步2公里,让村里的其他老年人眼羡不已。爷爷有何秘诀呢?我代他总结一下吧。坚持锻炼。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长寿的秘诀在于锻炼。爷爷每天早晨很早起来,从不睡懒觉,即使下大雨,他也要去野外散步。村外有一条小河,他走在河堤上,还会来上一段京剧,并配上动作,俨然舞…  相似文献   

4.
邓海燕 《老年世界》2013,(22):37-37
常听人抱怨体质不好,一不小心就生病,希望中医师能帮忙调理体质。到底“体质”是什么?中医中药能不能改善体质呢?  相似文献   

5.
高乃明  李黄珍 《职业》2013,(7):42-43
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让很多职场女性的精神高度紧张,而来自婚姻家庭的压力更令她们烦躁不安。职场女性该如何在胜任工作、兼顾家庭的同时保养好自己?本刊记者专访北京京城岐黄国医馆馆长崔晓丽女士,解读职场女性的减压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在养生方面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这在当时,也算是高寿之人了。  相似文献   

7.
袁枚是清代的大诗人和散文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袁枚、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是长寿的文人,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相似文献   

8.
据在邓小平身边工作的张宝忠介绍,小平同志是位生活非常有规律的人,其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酒不贪杯、心态常乐观、每天都锻炼、时时勤用脑:张宝忠回忆说:小平同志的饮食习惯非常好,再好的东西都不多吃。不仪如此,他还特别喜欢吃粗粮,每周至少吃两次,其中包括玉米面、荞麦面、高粱、小米等。其做法有贴饼子、蒸窝头、熬粥……除此之外,小平同志还爱吃四川家乡菜和泡菜。  相似文献   

9.
韩薇 《老人世界》2013,(8):50-51
生于1920年的国医大师路志正,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路老幼继家学,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并对妇科、儿科等亦有很深造诣。路老一生注重养生,特别重视食疗,多年来他体检的各项指标从没出现过异常,被称誉为90多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  相似文献   

10.
道生 《老年世界》2013,(13):39-3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历史学家对他的功过已做出了很公正的评价。他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但他倡办的洋务运动,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对推进我国工业进程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人们对他的学问修养、勤俭治家、对子弟的严格教育以及处世为人的方法,更是加以肯定,并引为借鉴。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相似文献   

11.
百岁老人杨绛。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但其实,她自己也是声名显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戏剧家。杨绛生于1911年,今年已经103岁高龄,仍思路敏捷,埋头长篇小说写作,成就了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2.
江北雪 《老年世界》2006,(19):33-33
养生无定则,就连平素的生活行动——坐、立、卧、行、看都具有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以坐养神 适当地静坐休息,能促使人们心平气和、精神爽快、烦闷消除、毛发光泽度增加、皮肤润泽、大便通畅、睡眠良好等,有防病、延年的良好作用。坐姿可根据老年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决定,如端坐、靠坐、盘坐等,但每次坐的时间不宜过长。坐一段时间后应起来走动一下,使被牵拉的肌肉和韧带得以放松。注意千万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起立。  相似文献   

13.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健康养生应由饮水养生开始。  相似文献   

15.
夏季,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为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新陈代谢最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囚(肾易‘亏’)、金死(肺易‘虚’)。心火一旺,火克金,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水易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中医的学问,一些简易的养生操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只需要花费三五分钟就对身体大有裨益。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都做快乐的养生操。洗脸梳头有讲究洗脸本身就是一个面部按摩的过程,那种乱擦几下、上下搓洗的方式达不到按摩的效果,但如果洗脸时从内向外做一些细致揉洗,尤其对于面部的若干凹陷处按摩,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养生了。  相似文献   

17.
张晓峰 《老年世界》2013,(19):37-37
2013年7月l7日,是文学大师、著名学者杨绛102岁华诞。虽然已是期颐之年,杨绛仍然笔耕不辍。在耄耋之年,杨绛还为世人呈献了闪耀着她人生智慧的《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在中国已故的知名女作家中,只有苏雪林活了102岁。目前的杨绛,听力和视力有些下降,但身体健康、心情恬淡,或将刷新中国作家最长寿的记录。那么,杨绛有哪些养生之道可供我们借鉴呢?  相似文献   

18.
婉儿 《当代老年》2006,(7):38-38
雷洁琼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曾任大学教授,民进中央主席,北京副市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雷老1905年出生在广州一个前清举人家庭,如今已是101岁的老人。但每次相见,她始终精神抖擞,情绪饱满,步履轻快,走路不要人搀扶,无论主持会议,还是发表讲话,总是谈笑风生,思维敏捷,幽默风趣,令人肃然起敬。早已进入耄耄之年的雷老,身体何以如此健康?有何养生妙术呢?  相似文献   

19.
饮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等级形态便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复合的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20.
胡维勤——这位朱德、华国锋、谷牧、姚依林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从中南海门诊部退休后,原以为可以闲云野鹤般的安度晚年,但没想到求医问药的人纷至沓来。他除了对老年病、疑难杂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病、心脑血管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对养生和保健别有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