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赋予民众新的话语权。作为一种舆论媒介,网络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是信息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式,网络又在对个案的关注中影响司法,民众在网络上对司法公正朴实的期待转化为影响司法的强大力量。因习惯于传统媒体的高度垄断,容易控制,在网络舆论迅速兴起并对个案施加影响的新形势下,司法机关显得很被动。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对司法公正廉洁具有积极意义,对其负面作用不能采用简单的管制、围堵的办法,而应加强引导和沟通,让网络舆论和司法裁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闻媒体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角度出发,初步探讨新闻媒体影响司法公正的多重原因,旨在为构建和谐的新闻媒体与司法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梅丰 《管理科学文摘》2012,(10):170-17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理念的进步,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司法公正的视野下,一些问题和不足渐渐浮出水面,亟需面对如何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实现“司法正义”,达到惩罚与保护的双功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司法不公问题仍然是我们司法改革的难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司法体制障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司法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也有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就法院系统内部而言,法官道德水准不高仍是影响司法公正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切实加强法官道德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王峰 《决策与信息》2010,(11):18-18
检察权包括法律监督权和以诉权为中心的固有司法职能两个层面。法律监督权应当理解为一种不同于侦查权、批准逮捕权、诉权等固有司法职能的"司法监察权",即从司法角度以居中、客观的立场对整个司法活动进行合法性监察的权力。检察权的上述两类不同层面的权力具有不同的原则立场和价值标准,因而不能将两类权力的行使同一化,而应在行使固有司法职能的同时,在另一层面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行使法律监督的权力,从而解决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时所面临的问题,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信力由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等四个要素构成。大多数社会公众对当前法院司法功能的发挥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对司法现状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树立全民法律信仰、建立高素质法官队伍、完善审判管理机制、构建司法民主倒逼机制、优化司法环境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公正越来越成为人们期待和关注的焦点,但现实中许多因素又在影响着司法公正的实现。这里所说的司法公正主要是形式公正,即对符合实质公正的法律和制度的严格、一贯和不偏不倚的执行。运用法律推理的方法指导法律适用过程既是形式公正的保证,也是实质公正的要求,因而应当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实践中,尽管法律对各个阶段的办案期限做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超期羁押现象仍然很严重。预防和杜绝超期羁押,是保障司法公正、保护公民权利的一项基本要求。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超期羁押问题,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徐丹 《决策与信息》2011,(4):100-100
当前,由于我国法官、检察官选用,选拔制度的不合理,传媒对司法权的监督没有法制化,社会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制度不健全,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倾向严重等因素,影响了司法程序的正常运转,也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建议通过法律适用、有效的监督以及: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法律修养和业务素质以助于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除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被归入"第二决策圈",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司法审判活动向媒体公开并且接受媒体的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标志之一,然而新闻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却也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在新闻舆论监督和实现司法独立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制度建构是本文的论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與论监督和司法公正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的新闻與论和司法环境的分析,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院为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素质一流的法官队伍,结合开展的“司法能力建设年”活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规范司法行为年”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创一流、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队伍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个法治国家,已是我国现阶段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在现代的法治国家,媒体监督和司法独立俨然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司法独立要求司法机关在不受任何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追求司法公正,伴随着司法公正又出现了是司法公开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规范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以至于使司法独立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受到了不良的冲击,这又是违背法治建设初衷的。随着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尤其近年来互联网等媒介的发达,公众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途径日渐增多,由此,媒体舆论如泰山压顶般指向了司法,并逐渐开始影响、甚至主导司法。辨证的看,这种影响并不是单纯的只有积极面或者消极面,而是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作用于司法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司法独立。当然以上谈到的只是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冰山一角",我们不妨就从这一角开始,发散思维,探讨一下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表层看,这一视角的调整是因为层出不穷的司法腐败直击人心,但深一层想,在计划经济时代,司法腐败同样存在,却少有人提出司法公正问题。因此,仅仅是提问方式的改变,就足以说明整个时代的进步:首先是司法从权力边缘走向中心,占据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地位;其次是法律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法律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单纯把司法腐败问题归根于司法人员的素质,似乎有欠公正,或者说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法官法》明确规定,必须有大学以上的专业法律训练或两年的法律工作经验,才可以成为法官,这是底线。但实际上这一底线并没有达到。司法队伍的有法不依,才是造成司法腐败的根源。因此,从制度成因上探讨司法公正问题,可能更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依靠程度,是衡量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如何提升我国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但核心是司法公司。侦查是理事诉讼的重要阶段,最起诉和审判的基础,侦查人员出席作证,对保证公司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傩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监督权与司法公正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实际上是公民知情权、言论自由和独立审判、司法公正这两种宪法权利之间的冲突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何在这样的冲突之下实现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人民的拥护和信仰的前提是良法公正的实施。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新常态下,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力保护人民利益的社会根基。社会公正视域下,努力推进司法活动利民化,强化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仰性;全面推进司法活动民主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程序的理解性;科学推进司法制度规范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结果的信任性;积极推进司法案件公正化,强化公众对司法行为的依赖性;加快实施司法主体职业化,强化公众对司法主体的监督性;合力建构司法文化立体化,强化公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性,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谱写中国梦的法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新阶段,司法公正问题与司法效率问题同被列为法院工作的主题。怎样才能做到司法公正?换句话说,在现实的法院审判活动中司法公正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法院工作职能定位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司法公正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兼容公正、时效公正。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则和程序办事,使各种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且做到不枉不纵、不偏不倚.司法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第一应然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首要要求,是保证司法不受其他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干扰和影响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