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女主公淑在与世俗的分庭抗礼中由于丧失了希腊精神,妥协于当时僵化偏狭的希伯来精神,最终从自由独立的新女性逆变为维多利亚时期“家中的天使”。通过淑的悲剧性逆转,哈代表达了对消逝的希腊精神的哀思和对僵化的希伯来精神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淑·布莱赫德是哈代笔下的一个极为复杂的新女性形象,其追求平等与自由的言行背叛了父权制社会的婚姻观和宗教观.但在世俗力量和宗教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在自己悲惨遭遇的打击下,淑不得不背叛自己的信念,回归到父权制社会所认同的"正当生活"中去.就在这种背叛与反背叛之间,充满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即女性在争取平等、自由的同时,如何去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4.
《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淑的悲剧性毁灭的根本原因,前人研究中较少提及。本文就淑这一叛逆者形象作详细分析,以挖掘其毁灭的根源。本文探究了淑个性解放形成的时代背景;追求个性自由,爱情婚姻幸福的果敢行为和它积极的社会意义;分析了淑最终自我毁灭的客观原因和主观根源。对于淑这位为个性解放拼命奋斗过的女性悲剧一生,哈代给予深深的同情,同时又批判了不公正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宗教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无名的裘德》创作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表明作者哈代在该小说中通过对基督教的爱情婚姻规范的挑战以及对基督教的残酷与无情及虚伪和无用的揭露对基督教予以了深刻的谴责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苔丝》一直被视为哈代的代表作,而哈代的晚期作品《无名的裘德》则不太受评论家的重视。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无名的裘德》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指出《无名的裘德》是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试图从存在主义的一些观点出发 ,探讨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并对这一现实主义作品中出现存在主义因素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以此来解读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8.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一部力作。作品中主人公裘德和淑的爱情悲剧和心路历程,反映了他们人格的弱点,资本主义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婚姻制度,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罪恶注定的他们不能逃脱的悲剧宿命。  相似文献   

9.
着重研究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在西方评论界的接受历程,结合哈代研究的整体脉络,重点分析了现实主义与社会文化等各种批评视角的不同解读路径,并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史教程中,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通常被归入传统主义或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但是,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1895),充分反映了贯穿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异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哈代可以被看作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用存在主义探讨人存在的困境、生活的无意义、无目的,人在荒谬的世界中的异化和焦虑,同时也强调在荒谬的世界中追求真我。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他的最后一部悲剧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展现了生活在荒谬的教育体制和婚姻制度下的主人公裘德的异化和焦虑,以及他在异己的环境中对自我价值、真我的追求。裘德的这种生活状态与存在主义所讨论的人的生存状态极为相似,表现出存在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在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常常使用一些神话词语来丰富写作艺术技巧、增强表达力和刻画人物性格。本文拟从写作艺术技巧和欣赏的角度讨论他如何在该小说中使用由神话词语构成的明喻、暗喻、借喻和形容词。  相似文献   

13.
从人物性格,社会因素,写作技巧各个方面来评析哈代的作品<无名的裘德>的悲剧艺术.裘德的悲剧是由他本身的性格和社会环境所注定的,同时它也是作者哈代悲剧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极具空间叙事特点。小说呈现出三大空间:亦真亦幻的"威塞克斯"空间,哈代在小说中沿用"威塞克斯"这一真实历史名称,设置了小说的悲剧空间;人物挪移的地理空间,小说以六个主要地点为空间肌理,勾画出裘德无法逃逸的人生悲剧;自然与城市的对立空间,裘德试图离开农村的自然空间进入城市空间,却成为两个空间都抛弃的边缘人,没有自己的空间归属。这些空间叙事都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15.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的悲观宿命论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著名作家托马斯&#183;哈代的代表作《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淑的悲剧震撼人心,她的人生是充满矛盾而又挣扎的,淑的一生都受到悲观宿命的影响。她在生活中爱情中的每次选择都受到宿命的影响,似乎总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入生活中的绝境,她的悲观宿命论爱情观的形成不仅是出于家族中婚姻之不幸,同时也是作者本人爱情生活痛苦经历的投影。  相似文献   

16.
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这个叙事策略,具体体现在小说的环形结构的安排,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交替使用和叙事距离的控制。反讽策略的成功使用更加深了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赫赫有名、举足轻重的作家,而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首屈一指、影响颇深的作家。两位作家一直以来都是文学评论界中的“宠儿”,“褒贬不一”、“饱受争议”成了评价两位作家作品经常使用的词汇,而哈代1895年出版的《无名的裘德》与劳伦斯1913年出版的《儿子与情人》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裘德与保罗追寻的精神之爱与欲望之爱,可以更好地理解哈代与劳伦斯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一文中塑造了极富悲剧性的人物——裘德,通过其艰难的生活历程,无情地揭示了普通人在反抗旧有制度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显得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本文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进化理论分层论述悲剧对人物性格塑造、故事情节发展、社会思潮触动的影响,深入探讨裘德痛苦一生所展示出的人性悲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9.
《无名的裘德》作为哈代的封山之作,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毁灭文学。小说的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虚无主义,不管是裘德、艾拉白拉、淑,还是费劳孙和小时光老人,都没能拥有实实在在的幸福,事业不得志,爱情不幸福,生命终究灰飞烟灭,一切都如雾一般飘渺。小说在事业、感情、生命方面体现出来的梦幻意识、孤独意识和死亡意识,以及虚无意象“雾”的描写,都与虚无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悲剧和虚无中,对基督教信仰的回归并不是救赎之道。  相似文献   

20.
李佩甫笔下的女性是伴随男性而存在的群体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悲情形象;第二类女子具有叛逆园子;第三类为普通农村女子,能干却颇有瑕疵;第四类是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生存的女子。作者笔下的女性作为与男性相对应的群体在其总体创作的位置和功能是靠否认自身凸现男性而得以确认的,潜藏在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作家本人的男权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