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登·怀特主导了历史哲学语言学转向,其实质是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嫁接到历史哲学中,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因而大受损伤.在语言学转向这一视域下,马克思首先对历史进行了诗性预构,之后又进行情节化解释、形式论证式解释和意识形态蕴含式解释.在语言学转向的冲击和挑战下,就需要重释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冯黎明 《学术论坛》2012,35(12):160-165
20世纪思想文化领域的语言论转向不仅形成了继本体论、认识论之后人类思想的语言论阶段,而且深刻地影响到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理论反思。在语言论转向的学术语境中,出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语言逻辑分析、分析哲学的语言用法分析、现象学的意义经验描述、阐释学的对话理论、结构主义的句法分析、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等各种新方法的实践,人文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哲学的引导下基本上摆脱了实证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以语言本体论为基础的多种学理路径和阐释技术。  相似文献   

3.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美)沃野在西方当代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诸种流派和思潮中,结构主义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国的一位社会理论家说:“结构主义不是一门哲学,而是一种方法论。”①如此评论是很中肯的。结构主义以它那奇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对语言...  相似文献   

4.
朱立元 《中州学刊》2000,1(1):74-81
本文按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把西方美学史也分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希腊罗马至十六世纪,在哲学上着重对本体论中的“是”或“存在”进行探究,从而建构了本体论美学。第二阶段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由于人性、人道主义等的复苏与张扬,从理性主义出发探寻知识、真理等问题,在美学上也出现了认识论转向。这一转向从法国笛卡尔开始,由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共同发展,由德国古典哲学最终完成。第三阶段是语言学阶段,即语言学转向,使语官取代了理性而上升到哲学的王座之上。经过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发扬,一直延伸到当代前沿思潮中,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对语言的关注即是证明。可以说,整个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美学均处在“语言转向”的不停变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晶晶 《兰州学刊》2011,(5):131-134
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从经验主义到唯理主义,再到体验主义的转向,而在语言学界,从结构主义到生成语法,再到认知语言学,正是这一哲学转向的具体体现。文章对汉语取舍构式的研究就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而认知语言学的根基正是体验主义哲学。像"宁可"、"与其……不如……"、"非得……"和"偏偏……"等取舍构式,所表达的都是取舍主体根据自身的主观标准对取舍项所进行的抉择。  相似文献   

6.
结构主义的研究已经将符号学的技巧运用到包括电影在内的视听媒体中去了。结构主义对于过去所运用的所有研究方法的修正 ,不仅把电影作为艺术作品 ,而且将它当作文化产品和消费对象 ,由此引出了一个关于电影价值论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处于深刻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步步深入,时代精神日益丰富多彩。然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却在这个伟大的时刻陷入了“困境。。翻阅学术杂志的哲学栏目,人们不时地感叹“哲学的贫困”;有感于经济学到处受欢迎的气氛,有人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机,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非但不会导致哲学的“贫困”,反而促进了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创,哲学也从中世纪神学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把自己的理论视野由神道转向人道和由天国转向人间…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有三个渊源:结构主义者拉康的“症候阅读法”、巴歇拉尔的历史认识论和科学哲学观点以及斯宾诺莎唯理论的方法论。通过对其理论渊源的探析表明,如果把阿尔都塞的思想仅仅表述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把他说成是结构主义者难免有些以偏概全。相反,用“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更能表达其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影艺术的日益繁荣,本雅明的电影理论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他的电影心理学理论却很少有学者进行系统研究。观众接受心理是本雅明电影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对这种不同以往的接受心里,他主要通过绘画与电影的比较而得出。大众的感知觉因为电影的出现而得到了深化,同时本雅明还对电影演员的心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工业时代最典型的艺术形式,其越来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早已到了不容人们不重视它的程度.而对于电影的理论研究,在进入六十年代以后,也终于告别了它的古典时期而以成熟的理论形态进入了现代阶段,其标志就是电影符号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通常所谓的经典电影理论主要是指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电影理论和以巴赞为代表的纪实主义电影理论;而所谓的现代电影理论则主要就是指这种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电影理论.由于在电影理论研究中符号学的比重更大,又由于结构主义对于电影研究的影响也主要是在其方法论的方面,所以人们通常只用“电影符号学”或“符号学的电影理论”来泛指这一类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当代电影美学理沦.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哲学是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发展浪潮,20世纪人类对理性的反思与检讨,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三方面构成了文化哲学兴起的主要背景参照。而文化哲学在其发展演化中,肇端于新康德主义、经狄尔泰、胡塞尔和卡西尔的推波助澜,进而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主要有结构主义的文化哲学、现象学的文化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和科学主义的文化哲学等。  相似文献   

12.
电影即现实     
结构主义虽然对电影艺术的研究是一个挑战 ,但是对于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份文献的电影的研究 ,不能过份寻求结构主义所带来的变化 ,而是应设法避免对符号学的刻板的运用 ,因为过份刻板的运用将会忽视对影片所处社会背景的真实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挽救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以区别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抽象性和虚伪性,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创造性地发展出症候阅读法来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科学性的“断裂”辩护,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谓的“反理论人道主义”立场.阿尔都塞有力地纠正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道主义化的倾向,捍卫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但是,阿尔都塞的过度科学主义和结构主义解释,也使得马克思哲学走向了结构主义——注重形式和理论思维的过程,而缺少对现实的真正解释和改造功能;同时,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间的关系被阿尔都塞割裂,导致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取得共识的认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自20世纪后逐渐从严重对立转向逐渐接近,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后工业社会"或"后信息化社会"时期,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促进两大思潮的合流,产生"后现代主义哲学"。文章将就从人本主义思潮中孕育出的"后结构主义"中的解构主义、文本主义、反一元中心主义、异质多元主义等理论进行阐述。后现代主义哲学在西方文化领域影响颇大,其实质上是科学主义融入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张庆熊 《社会科学》2020,(5):111-122
结构主义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索绪尔。他所建立的有关语言系统的一系列术语,如共时与历时、能指与所指、横组合与纵聚合等,都被移植到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中去。弗雷格的《概念文字》、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被称为语言研究的著作,然而从语言研究中却发展出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和结构主义三条不同的哲学路线。从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角度看,结构主义方法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哲学产生、转向过程的深入探讨,随着各种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哲学面临研究对象不断消失,引出哲学是否会消亡的问题。通过对哲学是什么的追问,得到哲学是人类对知识"渴望"的纯粹。哲学的纯粹的各种表现成为哲学的现世存在价值。所谓的研究对象消失,哲学消亡,只是哲学表现形式不断转向,与内在本质不断纯粹的错误认识。对哲学继续存在进行有力肯定。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福柯在从结构主义思想中汲取重要养料的基础上,又远远超出了结构主义。他在新建立的“话语”理论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权力,建构了新的权力哲学,并且提出了所谓的后人道主义,从而完成了在政治哲学上的重大思想变革,成为了后现代主义在政治哲学方面颇有见树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语言学转向”(thelinguis-ticturn)这一术语主要是用来描述本世纪初以来的分析哲学运动,而海德格尔本人并没有明确表达出他的哲学的某种“语言学转向”,但若深入海氏的整个哲学思想,却不难发现一条“语言学转向”的线索。海氏在其哲学...  相似文献   

19.
影像转向的语境下,影像开始替代口头语言和文字成为受众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但即便是影像,也并非一定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作为“造梦”装置的电影,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极具逼真效果,极易被误认为“现实”。在部分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形象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缺位状态或者刻板形象,更多以“精英黑人”的形象出现。但这种精英化的影像表征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电影通过指涉现实等方式,消解了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使“精英黑人”的电影形象变得逼真和普遍,掩盖了黑人群体在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地位。进而,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层面的代偿,通过涵化观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戏剧性地消解了现实中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20.
早期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场面,也是一个段落,更是一部影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叙事内容的扩充,电影不断从镜头中分化出新的构成层次。它们在镜头的层次上一再地转换生成,又一再地叠加于其上。电影的发展历史,正是电影的整个叙事系统不断发育、充分分化、转换生成、持续建构的历史。今天的电影在叙事上已经有了生命的"呼吸"。镜头之间的剪辑时而按照动作来分解,时而为了引起关注而有意并列,时而又让叙事暂时停顿以便转向主观表达。现代意义上的叙事,不再只是简单的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如何让所讲述的故事在观众那里产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和更为强烈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