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保险一直是世界各国保险学和农业经济学界所关注的话题。本文总结和概括了作者对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基本的观点是中国农业保险要走多种组织形式并行发展的道路。受篇幅限制,本文仅着重讨论相互保险这一保险形式,并同时强调,加强政府介入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几种可供选择的农业保险模式,根据选择农业保险模式的依据,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6,(2):38-43
农业保险的推行有利于分散农业风险、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出现分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除了不可抗力的自然风险,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新型主体可能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传统的、非正规的风险应对措施已不能完全满足其应对风险冲击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 ,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建议与对策。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无论在经营模式还是在运行机制方面都应从中国实际出发 ,不应一味模仿别国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保险金融生态下立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对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的不断升温,加之入世过渡期的终结日益临近,农业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作用日益突出,为此,农业保险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模式应摒弃单一式的模式,而采用复合式的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政策性与商业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蒯小明 《云梦学刊》2013,34(1):68-70,74
北京市政府通过财政支持下的商业保险模式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政策性保险所形成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北京模式,无论对农业生产经营还是涉农保险公司均产生了较好的政策性运行绩效。但北京模式由于其强大的财政支持力度导致该模式对其他大多数省、市、区的农业保险发展带来困难,包括财政压力、交易谈判与未来可能的全国农业保险统一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多种模式,启示我们应以国情为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要健全农业保险立法,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的模式,设立农业巨灾专项风险基金,推动多渠道、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以农业保险的发展切实地为“三农”服务,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突出矛盾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建娣 《江淮论坛》2005,23(6):15-18
我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农业保险基本上是按照商业化保险模式经营的。这种保险模式与农业风险、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保险市场的发展。本文在剖析农业保险市场出现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9.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体系对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农业保险体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当建立共济合作模式的农业保险体制及相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之下,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这不仅能够在客观上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还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本文笔者从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的内涵与外延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的状况和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农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指导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快速发展,安徽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加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其提高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然而安徽省又有着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易遭受巨大损失,农业保险服务不足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结合安徽省农业生产特点,寻找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农业保险发展建议,促进农业保险服务的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的发展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风险难以满足大数定律与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滞后是农业保险发展的理论与制度障碍,而逆选择与道德风险较高,社会中间服务组织缺乏,政府与农户财力有限等现实困境,则是农业保险发展的组织瓶颈与经济制约,最终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如果利用混业经营趋势下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的互动开发出ART类农业保险金融衍生产品,农业风险则可在资本市场得到分散;如果培育众多涉及农业保险的社会中间服务组织,农业保险则不会陷入高赔付与高成本的经营困境;如果农业保险法制健全、组织完善和机制灵活有效,农业保险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则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这对农业巨灾损失较为严重的我国来说是不利的.国外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型三种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我国应该借鉴它们在农业巨灾保险实践上的成功经验.文章提出适合我国的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型模式,我国应该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其推广措施包括设立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公司、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深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加强对农民风险和保险意识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航  付瑶 《理论界》2007,(1):13-14
本文针对中国农村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位的现状,探讨了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的必要性极其运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界定大国农业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四种发展较为成功的大国农业模式进行重点分析,即多人口、强资源、强市场模式(以美国为例),少人口、多资源、中市场模式(以加拿大为例),密人口、少资源、依赖国际市场模式(以日本为例),以及区域一体化模式(以欧盟为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可供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并提出了中国大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即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形成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供销和农业保险)之一,它本身所具有的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功能可为农业和农村金融保驾护航,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面临着经营风险、现实需求、技术支持和法律政策等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必须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业巨灾保险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巨灾保险是农业巨灾与保险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世界上的农业巨灾频繁发生,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分散其经济损失已迫在眉睫.以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作为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巨灾保险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发展可行性和发展模式四个方面,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而来的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滞后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对此,应考虑对农业保险单独立法,着重探讨农业保险的界定、范围,自愿与强制原则,经营组织方式,再保和分保机制,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以及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须考量农业保险自身特点、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外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主要有政府垄断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由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的模式等.我国现行由中国保监会设计和推动的五种模式利弊兼有.为了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我国应确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多地区共同发展"的农业保险混合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