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取经诗话》)是现传最早叙述唐僧取经故事的话本。有人认为:“此话本不是吴承恩《西游记》的蓝本,”断言“此话本与吴承恩的《西游记》,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直接关系”①。还有人甚至说:“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似吴承恩未知其书,对之无所取裁”②。  相似文献   

2.
夏季到来了,南来北往的参观、学习、走访、考察等名目繁多的“取经”队伍又上路了。在“取经”队伍中,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但有些人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以取经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为保证“取经”活动的健康有序,各级主管领导不妨在取经负责人的头上戴个“紧箍咒”,一旦发现取经人有不轨行为时,要毫不留情地念一念。告诫取经路上莫忘“八戒”。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西游记》西行取经主题的丰富寓意。认为在整体上,小说于取经开始与结尾反讽性的结构安排,使得取经故事蕴含了“过程大于结果,成佛自在心中”的寓意;西行取经象征一个修行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叙述当中,小说强调了取经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通过取经队伍的两次分裂与重合折射出了取经人自我完善的阶段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便以戏曲、小说、说唱等多种艺术样式广泛在民间传播,这无疑为吴承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里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等相关文献,从取经人、取经故事、取经故事的寓意等三方面,比较《西游记》成书之前的这些原始材料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的异同,以此考察吴承恩作为小说家的独特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论吴承恩《西游记》小说及其成书之前的取经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便以戏曲、小说、说唱等多种艺术样式广泛在民间传播,这无疑为吴承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里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等相关文献,从取经人、取经故事、取经故事的寓意等三方面,比较《西游记》成书之前的这些原始材料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的异同,以此考察吴承恩作为小说家的独特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取经故事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以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为线索, 描写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取经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厚重的教育寓意。本文论述了小说中的教育思想,总结了小说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海外移民活动可以追述到2000多年前的先秦。这个具有农耕文明传统的民族既有安土重迁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有出海求变的理想主义精神。他们出洋无论是取经、逃难、经商,还是传播中国文化,都能很好地融入居住地的社会,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和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海外成员  相似文献   

8.
玄奘西游取经故事在玄奘身世安排上呈现出从史传化到神圣化、虚幻化再到淡化的嬗变轨迹,这一嬗变和故事主旨的演变密切相关.早期的玄奘取经记载主要是对他献身佛学、光大佛法的精神进行赞颂,后来的取经诗话、平话逐渐地偏离史传,以文学虚构为主,西游取经题材戏曲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需要,极力杜撰与表现玄奘不平凡的身世,明清<西游记>小说则用游戏、象征笔法将玄奘西游取经故事改造成为神魔斗法故事.  相似文献   

9.
山西发现的泽州大云院至元三十年"海潮观音"石刻中唐僧取经图像有明确的纪年和榜题内容,图像出现猪八戒。五台山中峰寺成化年间大钟、蒲县东岳庙嘉靖六年大钟唐僧取经图像均刻有猪八戒。与瓜州千佛洞、榆林窟、杭州飞来峰、山西青龙寺等唐僧取经图像比较互证,表明元代至元年间猪八戒形象已经出现,且图像形成了共同的类型学特征。唐僧取经图像集中出现在元代全国各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元代激烈的佛道之争,佛教以唐僧取经像、摄摩腾、竺法兰东来像等真实佛教史实澄清历史,达到正本清源反击道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西游记》剧组的人都认为我是"西天取经"的最大赢家,不仅取到了"真经",也娶到了媳妇。也有的说,取经结束后,我就把取经路上遇到的美女"抢"到花果山做压寨夫人了。妻子于虹最早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是1982年,那是在三里河四机  相似文献   

11.
新机构浮出水面在今年大张旗鼓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在省直机关中率先完成了机构精简任务。经过5月22日至31日10天的操作,6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工作人员由133名精简为69名,机关内设机构由14个精简为10个,省政府秘书长由8名精简为6名,同时取消了办公厅副主任这一职务层次;人员、处室精简幅度分别为48.12%、28.57%;此外还有35.4%科级以上的干部轮岗。据了解,省政府办公厅是我省省直机关第一家批准机构改革方案的单位。在这场精简力度空前的改革中,原来16名处长中有12名被推荐上岗,4名不再担任处长职务,原28名副处长有22名被推荐上岗;同时还有4名科级干部被推荐为副处级干部;新组建的处  相似文献   

12.
组织的精简策略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政府精简策略亦依循此过程,从人员精简到组织再设计,再到系统性策略,最终达到解决机构臃肿和提高政府效率的目标。人员精简是政府精简策略的起点,其过程十分困难和复杂,所以也应该有策略地进行。本文从这一思路出发,提出了人员精简的策略,它包括个体策略和总体策略以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古典小说《西游记》蕴涵着非常浓厚的生态意蕴.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唐僧取经途中所遇的劫难是社会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的艺术展现.作者通过孙悟空施展才华进行积极的恢复、重建和救赎的情节设定昭示:生态灾难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生态危机必须得到积极的恢复和救赎.基于这样的前提,唐僧师徒的拜佛取经之路就是一条生态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的社会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不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社会分配和保障制度弱化了政党的软实力。而政党必须在做好硬实力建没的同时,注重自身软实力建设。上海市闵行区大走访活动增强了政党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政党的亲民性、包容性,树立了政党的良好形象,从而有效增强了政党软实力。可以从大走访中取经,从方式方法、成员结构、增加利益表达途径、制度层面等增强执政党的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的叙述结构是在充分吸收前代取经故事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无名氏的《西游记杂剧》以及《西游记平话》等都对吴承恩的《西游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玄奘取经本事于唐宋时曾形成两个故事源,在中原形成的取经故事基本上没有超出史实范围,既无情节,又无孙悟空这个特征人物,事实上与《西游记》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取经故事结构与题旨有个相生相发的演变过程。随着各种相关作品寓言特征的逐步强化,立象结构也产生着变化。百回本突显"心性修持大道"与《心经》"五蕴"课题解决的关系,形成以观世音访求取经人才为主的纲领性结构,以取经"五众"作为体现结构功能的重心形象。小说结构纲领中对取经历程的目标与角色关系的细致安排与全书丰富情节相呼应,既显示"心性修持"需要发挥象罔的思路,又显示各种创造包括艺术创造都需要谋略的哲理。取经团队构成紧扣结构与小说题旨的需要。"五众"是以心行为最活跃因素的个体与整体统一的象征形象。"仁者"与"行者"的统一体现明代心学新进流派的积极思想光源。观世音形象与结构及情节的密切关联,是借佛教菩萨寓言立象的出色创造。  相似文献   

18.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随着游记文体的不断弱化,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特征等也在不断演变:从《西游记》取经故事的单个故事结构而言,其中的侦探小说、军事战争小说、神魔故事等多种题材因子交错转化,推动情节发展,改变叙事方向。它们在表达神奇多变故事内容的同时,又形成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西天取经途中的故事排列有序,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不容置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唐僧为何曾两次去西天取经。要讲清原委,这还得从头说起。话说唐王李世民登基后,很想从佛经中得到“生活准则”的阐释,于是就派玄奘去西天取经。这次取经,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被压五百年的孙悟空。悟空出于感激,一个筋斗翻越十万八千里便到了西天,径直把经书取回并送到了大唐。这便是唐僧的第一次取经。唐王看到经书倍感兴奋,但当他翻开经书后就怒不可遏——那整整一套经书都是白纸,没有点墨。无奈,唐王便决定不再费劲去求取经书,而是从大唐的书库中找寻那个“生活的准则”的答案。要从字面上解释“生活准则”的含义,就需先解答什么是“准则…  相似文献   

20.
一部《西游记》,实际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孙悟空的成长史,以“大闹天宫”为主要情节,到第七回止,这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第八回到十二回介绍了西天取经的缘起,是必要的过渡,没有独立价值;十三回以后,悟空跟随唐僧走上了取经道路,直至小说结束,以取经途中的种种曲折经历,构成了小说的第二部分.这两个部分虽然并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