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伟  刘振渊 《社区》2013,(25):29-30
随着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些新动迁安置社区,情况复杂,矛盾多元,建设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是目前社区建设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不断涌现。S新村社区由XL农牧场转变而来,过去,XL农牧场社区管理结构是以"场带队"形式实现,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高度统一。转变为新型社区后,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多样化,社区由物业进行管理,但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改变,这大大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也由此带来了"社区失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发挥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功能,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统筹处理好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和社区物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社区治理走上善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移民安置区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指出移民安置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建立移民安置区城镇化的机制,在移民安置区城镇化的进程中,注重在安置区全面推进市埸经济;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产业协调;转变移民的思想观念;造就一批人才;重视劳务输出的服务和管理;注重政策调控;重视移民安置区的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采用本州临近安置、建立城镇化移民定居点的本地安置模式和异地城镇化移民社区定居安置等多种方式。这种跨县甚至跨州城镇化异地安置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留有诸多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此外,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配置也面临重重困境,城镇化生活负担的增加以及极低的就业率,使得这种城镇化异地安置方式遭到质疑。本文基于民族学实地调查与参与式观察,重点探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的"城镇化异地安置"模式及其对移民群体与移入地社区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的数量逐年增加,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在社区环境、人口结构、文化氛围、运行机制方面都呈现出独特属性,也面临着环境卫生情况不佳、遗留问题久拖不解、社区管理制度不健全、居民市民化程度低等治理困境。本文认为,要在理顺组织关系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回迁安置社区的转型发展,构建党组织领导下基层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最大限度地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实现社区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6.
陈永跃  刘国伟 《社区》2013,(28):28-29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美湖社区是蠡湖街道的大型农民安置型社区,社区有居民3500多户、7000余人,其中租住户341户,流动人口2013人,预计社区今后居住人口将达1.5万人,而与之匹配的社区工作人员只有20名。近年来,针对社区内拆迁安置居民多、外来租住流动人口多、住户类型多、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兴庄路社区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居民小区,5530户住户中,有20%是拆迁安置居民户。在社区成立初期,转变拆迁安置居民的意识,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兴庄路社区有专职工作者13名,其中大专以上学  相似文献   

8.
西藏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牧民的安置补偿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西藏城镇化的进程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西藏城镇化中被征地农牧民安置补偿存在以下问题:安置补偿较为单一,无法形成长效机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意识淡薄;住房安置导致隐性失业状态;社会保障观念淡薄,思想观念较陈旧。建立和完善土地补偿机制、就业服务体系、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等,以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的安置得到妥善解决,对推进西藏可持续城镇化的进程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治理是需要引起政界和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对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当下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治理现状。基于“元治理”的理论视角,提出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路径的思考,认为党和政府作为“元治理者”在社区内应当充分发挥其“治理校准”等功能,并组织社区内的市场和居民自组织等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之中,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有效治理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肖伍祥 《社区》2013,(27):22-22
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十里街道七一三社区,有一支治安义务巡逻队。这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的队伍,戴着红袖章,利用广播喇叭,  相似文献   

11.
灾害移民群体迁移到新居住地生活并发展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适应或再社会化的过程,客观把握移民对目前各方面状况的满意程度,能够了解移民目前的真正需求,使移民更好、更快、更稳的适应新居住地。通过对集中安置移民群体(邛崃市南宝山乡)和点状安置移民群体(罗江县慧觉镇)的问卷调查,发现点状安置移民的满意度高于集中安置移民;当地居民对待移民的态度及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交往程度都会对移民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严子文 《社区》2013,(2):34
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成立于2005年8月,面积1.28平方公里,居民4219户12608人。拆迁安置社区管理难度大,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党组织最终选择了郑翔来挑这副担子。郑翔在2002年9月就开始担任文峰街道宝塔社区主任,三年的工作实践,让她悟出了一个受用至今的道理:老百姓都是朴实的,只要切实地为他们着想,就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那么,到了文昌花园这个拆迁安置社区,这个道理还管用吗?服务到位,不做样子文昌花园社区是拆迁安置社区,失  相似文献   

13.
杨海燕 《社区》2010,(13):25-26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兴庄路社区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居民小区,5530户住户中,有20%是拆迁安置居民户。在社区成立初期,转变拆迁安置居民的意识,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兴庄路社区有专职工作者13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名,平均年龄在30岁。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能否胜任如此重要的工作?他们是从何入手克服新城区建设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昵?  相似文献   

14.
胡海燕 《社区》2014,(28):48-49
东港社区是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一个撤村建居后的回迁安置新型社区,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内有三个小区,4l幢房屋,居民4036户,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000余人。从东港社区成立以来,宜居成为社区服务管理的主线,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居民的参与和拥护。  相似文献   

15.
谢速明 《社区》2008,(25):20-22
尚书小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法院巷,隶属于鼓楼街道中山社区。该小区于2000年12月人住,居民构成基本是原拆原建的拆迁安置户;小区共有楼道32个,居民230户,人员构成以工薪阶层为主,其中退休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尚书小区地下一层及地面两层全是商户,居住区位于商业平台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型城镇化拆迁安置区占地面积广、居住人口密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江苏靖江新桥镇创设了“365”模式。实地调研发现,该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特点,对居民进行计分化、网格化、奖励化的管理,有效解决了居民参与度低,公共意识淡薄等问题,并借助区块链理念完成了信息流向资金流的转化,保障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拆迁安置区居民的“共建、共治、共享”。“365”模式是将区块链理念应用于拆迁安置区治理的成功实践,有效解决了拆迁安置区治理中的基本矛盾,给全国相似拆迁安置区的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徐向林 《社区》2013,(16):36-36
近年来,各地通过各种方式相继建设或开发了不同属性的居民住宅小区,这类小区中有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农民安置房、廉租房,开发建设单位有一家代建,也有开发商、村镇集体合建或分建,地产既有国土也有集体,在此统称为混合型社区。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此类社区居民既有村级安置的居民,又有拆迁迁入的城市居民,还有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8.
胡清平  邹正芽 《社区》2013,(21):30-30
为拉近社区居民彼此间的距离,改善冷漠疏远的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居民特别是以拆迁安置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主体的新型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打遣和谐的社区环境,江苏省靖江市在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与城市商品住宅小区相比,拆迁安置小区业主在人员结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拆迁小区管理的较大差异性。因此,构建促进拆迁安置小区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应该整合发挥政府、社区、物业、居民“四位一体”合力,推动拆迁安置小区突破管理难点、创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能,最终实现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形态和管理模式与现代城市接轨。  相似文献   

20.
伴随国家城镇化迅猛发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也在迅猛推进。在城市化变迁与发展过程中,拆迁安置“新市民”能否适应新的城市化社区发展环境,新型城市化社区如何建设,成为目前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回顾社区变迁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一个典型“二元社会”农牧场的城市化社区变迁为例,揭示拆迁安置社区在城镇化变迁过程中的嬗变价值。研究发现,“二元社会”农牧场变迁为“新市民”社区,不但给社区建设带来了新课题,同时也使“人的城市化”建设迫在眉睫。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使“人的城市化”理念得以落实和彰显,是“新市民”社区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