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力 《老友》2012,(12):46-46
我是从退休后开始学垂钓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钓龄。20多年来.我深深感到:对于老年人来说.垂钓的确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既陶冶情操,又修身养性,有利老年人身心健康.益寿延年。20多年的钓龄让我体会到老年人垂钓宜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垂钓之乐     
李水生 《老友》2012,(7):47-47
我与老伴至今已有20多年的垂钓史。说起垂钓的乐趣,真是妙不可言!退休后,钓鱼成为我俩的最大乐趣。我钓鱼的时间比老伴早两年。每次到野外垂钓,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鱼上钩时那种快感更是令我无法言表。  相似文献   

3.
陈贤虎 《社区》2017,(23):25-25
梭罗在他的名作《瓦尔登湖》中如是说:“时间只是我垂钓的溪流。我啜饮着溪水,望见了它的沙床。”我总想掬住匆匆而逝的光阴,它却常常从指尖中溜走,不经意间就岁月蹉跎。于是一遍遍地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相似文献   

4.
钓鱼情趣     
张荣 《老友》2012,(4):47-47
刚开始钓鱼的时候.我以为垂钓是件很容易的事.钓过几次后感到并不是那么简单。跟朋友在一起钓鱼.眼看着人家一条接一条地往上拽鱼,自己半天也钓不上来一条,那急人劲就别提了。于是,我虚心向朋友请教,朋友向我讲述了垂钓的技巧。他说,要说钓鱼谁都能钓。但要多钓鱼,钓到大鱼,就需要学习和掌握垂钓的一些技巧了。就说选择钓鱼的位置吧,  相似文献   

5.
秦德君 《社区》2012,(29):52-52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垂钓是个极有意味的活动。世人垂钓,其志在鱼;高人垂钓,则别有意趣,或养身心,或避世利,或事韬晦。千百年来,有很多幕垂钓历史剧,甚至有了一脉“渔父文化”。这第一幕,或许就是秋风习习渭水边上.姜太公的垂钓了。  相似文献   

6.
乐在垂钧     
胡贞棋 《老友》2012,(9):47-47
垂钓是我的业余爱好,每每想起来,我总感觉余味无穷。闲暇之时.我准备好钓具,骑上自行车,悠然地行进在郊外的路上。当来到湖边,坐在幽静、凉爽的绿阴下。装饵下钩后。我一边手握渔竿,眼盯鱼漂,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一边欣赏着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凝视浮在水面上的鱼漂。这时候,远离了尘世喧嚣,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平日烦躁、沉重的心情也变得舒畅。  相似文献   

7.
垂钓四乐     
垂钓是一项高雅的健身娱乐活动。我退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学钓鱼。慢慢地,我体会到垂钓有四乐:一乐在养性。郊外垂钓,视野开阔,闻花草芳香,听鸟啼蝉  相似文献   

8.
正暑期已经开始,我回味着,又在憧憬着。回味着暑假的那些美好:三五个朋友坐在一起品茗;跟棋友心平气和地对弈;在清水河边悠闲自在地垂钓;跟老婆孩子快快乐乐地旅游……自从我选聘为副校长以后,所有这些美好都封存在记忆里了。2007年,我被选聘为副校长,分管学校常务工作。一直以来,我坚持教学第  相似文献   

9.
黎紫书 《今日南国》2013,(10):44-44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追逐目标的过程——你制订一个目标奋力捕获它之后,马上就会转而追求下一个目标,.而我则认为,人生更像是垂钓——清晨雾霭未消,你垂钓于溪边;待到晚霞飞满天,收竿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0.
温柔的庄子     
当一种温柔,要施予整个人类,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黔首平民,甚至还要施予鸟兽虫鱼,山河花草,那必定只有阳光才能给予。而当我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寻寻觅觅多年之后,蓦然回首,幡然醒悟:那人一直在濮水岸边悠悠垂钓。  相似文献   

11.
程日生 《老友》2012,(12):46
我是从退休后开始学垂钓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钓龄。20多年来,我深深感到:对于老年人来说,垂钓的确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  相似文献   

12.
坚持的心     
孙君飞 《社区》2014,(26):21-21
我渐渐发现自己其实缺少一颗坚持的心。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往往问其中有没有捷径,有没有诀窍?这是一个讲究速成的时代,我也不能免俗。竞争这么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我岂能风平浪静,任一颗悠闲的心垂钓一弯空钩?  相似文献   

13.
垂钓记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每日里看电视打发时光,总感到有点寂寞与无聊。一天从电视体育频道上观赏钓鱼比赛,老伴见垂钓如磁铁般吸引着我,便在一个双休日里,安排儿子准备好了钓鱼所用的钓竿、钓饵、网兜等工具,用摩托车带我到乡下垂钓。 我让儿子开慢车,一路走马观花般欣赏乡村景色。大自然太美了,这对于长期如生活在鸽子窠里的城里人简直如放飞般的自在悠然。 来到一池为垂柳与刺槐环抱的鱼塘,儿子从如何撒窝、配诱饵,到甩竿看浮子等逐一讲给我听。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钓了8条鲫鱼、2条鳊鱼,我只钓上一条小铲  相似文献   

14.
钓鱼是一项既可娱情又可健身的活动,我很喜欢。我的垂钓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在天津蓟县师部离职休养,百无聊赖中我发现有人到前面水库去钓鱼,出于好奇也跟去看了几回,这一看便上  相似文献   

15.
诗意空间这首诗歌描绘出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我”本来是去学垂钓的,不料一只小鸟落在了钓竿上。“天使般的”写出了“我”对鸟的喜爱。正是由于这种喜爱,“我”生怕惊扰了小鸟的安静,“赶快把眼睛闭上”,传神地写出了“我”的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16.
垂钓对健身养生很有益处,我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许多以垂钓健身的著名人物,如姜子牙、严子陵等。在西周时期被尊为“师尚父”的姜子牙,活了97岁的高龄。他在任职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这不仅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赋,还与他十年垂钓生涯有相当的关系。从运动医学、运动心理等方面分析,垂钓对健身养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垂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精神疗法。当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被钓上来后,会使人欣喜万分,心中的快乐难以言表。鱼儿进篓,又装饵抛钩,寄托新的希望。因此,每提一次竿,无论得鱼…  相似文献   

17.
垂钓之境界     
钟正和 《老友》2008,(11):46-46
烟雨,薄雾;青山,碧水;乌蓬船,垂钓人。好一幅淡雅的自然山水画!许多年前的一天,我闯进了这幅山水画中。那是在美丽的湘西,在沈从文先生描写过的沅江畔。作为匆匆  相似文献   

18.
追梦之路     
人是需要梦想的,要想梦想成真,需要不断的努力和追求。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是一个个梦想,伴随着我、吸引着我、激励着我,使我在不断的追求中丰富着我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19.
闲话钓文化     
食文化,茶文化……钓鱼算不算中华文化之一?我认为应该是.垂钓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据说最原始的钓是垂直的,如姜子牙用的就是直钓.后来直钓逐渐演化,变成了既不很直又不很弯的形状,于是人们便给它取了个界乎两可之间的名字——垂钓.垂钓再作改进,便成了今天的钓钩."钓钩"比起"垂钓"和"直钓"来,不仅外形大变,而且尖刻锋利,只要鱼儿沾边,必不可逃.钓鱼,历来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享受,青溪柳下,垂钓之乐,自不待言.古人垂钓的心境大致不外乎两种,一是怡情养性,一是借钓解愁.严子陵隐钓富春江是为了逃避仕途,清白自守.姜太公垂钓渭水是为了谋官从政,引君访贤.尽管两翁垂钓的心思不同,但可以肯定他们钓  相似文献   

20.
垂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运用美学理论探讨了垂钓活动中的审美因素和审美创造; 论述了垂钓活动中的自然环境美、体育功能美、生活情趣美、技艺美、文学美与交谊美;有了这种审美认识, 人们就能在垂钓活动中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现实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