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学界普遍认为,林黛玉的婚姻悲剧是封建礼教叛逆者的悲剧。笔者认为“爱情至上”与“个人主义”的嫁接是导致林黛玉婚姻悲剧的基本原因。她在爱情问题上并未受到贾府上下人等的任何压抑,她本人也未有任何反叛之举,不存在所谓“叛逆”问题。林黛玉的“乖僻”性情与多病之体“恐不长寿”是贾母决心将其舍弃的终极理由。她的婚姻悲剧是她自身造成的。她很早就陷入了“爱情至上观”的泥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苏轼是一个居处皆有竹、诗文多咏竹、交游关乎竹的标准“竹迷”。基于这样的事实,本文就东坡这份不甚为人注意却又不同寻常的修竹情缘进行了探讨。对东坡而言,竹是故乡的呼唤、可折不可辱的志士、归隐渔樵的憧憬、精神上的慰藉力量,更是其力之心醉的趋雅避俗审美品味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与君到处合相亲”──与可、东坡的十载修竹情赵梅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余最。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虽云死生隔,相见如龚隗。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斯人”已逝8年矣——时为元元年(10...  相似文献   

4.
贾母的烦恼     
普遍的看法是贾母喜欢薛宝钗而不喜欢林黛玉,后四十回也据此写了贾母参与并支持“掉包计”,因而造成了宝、黛悲剧。本文认为贾母不可能、也没有改变对林黛玉的骨肉之情,是支持宝黛爱情的,并且与王夫人、薛姨妈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只是行文写得十分含蓄,需要“细玩”,方能领会出其中“趣味”。此观点促使对《红楼梦》中的许多内容和人物关系都要重新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5.
唐·邵谒《金谷园怀古》“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竹”句。表现竹子苍劲豪迈、坚强不屈的品节至死不变。这里寄寓着人的品格。郑板桥一生多画兰与竹。他赞美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也标榜人的高洁纯上和坚忍不拔。  相似文献   

6.
杜注质疑     
杜诗《法镜寺》云:“婵娟碧藓净,萧摵寒籜聚。” “碧藓”亦作“碧鲜”。仇兆鰲《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以下简称仇注,杨注)均断作“碧藓”。按“碧藓”当作“碧鲜”。“碧鲜”为竹名,见《文选.·吴都赋》“玉润碧鲜。”五代扈蒙作《碧鲜赋》,亦可证。注者或以“婵娟” “碧鲜”皆为竹名,非是。“婵娟“应为美貌,系形容词,乃形容“碧鲜”之美。《文选》成公子安《啸赋》云:“荫修竹之婵娟。”即以“婵娟”为美貌,为形容“修竹”之美,可证。苏仲翔《李杜诗选》注(以下简称苏注)“婵娟”为“此指竹。”井云:“孟郊有三婵娟诗,曰竹婵娟、月婵娟、  相似文献   

7.
许栓生 《社区》2012,(11):55-55
郑板桥这名字很有意味。正如徐青藤、倪云林一类,让人遐想。郑板桥一生爱竹,他不取一个与竹有关的字或号.却独独钟情于“板桥”。在他的意识深处,“板桥”即是乡野或田园,板桥的田园情结与田园理想.包含了许多人生的意蕴和诗与哲学的意蕴。板桥做过官,官是小官。小官难做,何况板桥又是陶渊明一类人。见过官家的欺诈,也见过百姓的忧苦。在板桥的意识里就生出一种对现实的逆反与逃避——心中向往的是那种渔樵互答、衰柳斜阳的田园的宁静悠远,那里才是他栖憩灵魂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高中第四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语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这段文字是写林黛玉见贾宝玉之前的一次心理活动。其中的“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一句令人费解。如果从标点符号考虑,这一句应该不是林黛玉的心里话,但如果从后面的“心中想着”而论,则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好像久别重逢一般,是曹雪芹对性美、性感、性魅力的特别强调;情人原型的显示是爱情意义、爱情本真状态的敞开。贾宝玉与薛宝钗见面,玉和锁的出现,则是封建专制、伦理的象征,它暗示着他们的“良缘”是一种预先规定、一种别无选择、一种不可抗拒。整部《红楼梦》也是由这两种见面的矛盾即人的爱情与封建专制的冲突所构架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红豆曲〕概括说明:贾宝玉、林黛玉“忘不了新愁与旧愁”.他们在忧愁中恋爱。,他们见到自然景物发愁,晚间发愁,用饭用酒时也发愁,梳洗打扮时还发愁,夜里更发愁.《红楼梦》对贾宝玉、林黛玉的全部描写则详尽说明:他们无缘无故、无止无休地发愁,他们生于忧愁,死于忧愁,两者的说法完全吻合.因此说〔红豆曲〕是《红楼梦》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的纲目.  相似文献   

11.
论郑板桥的绘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的“用以慰天下之劳人”、“君子比德”、“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等绘画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深入研究和探讨郑板桥的绘画思想,对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杜丽娘和林黛玉两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女性形象,她们的一生都在用“真情”来实践着自己的爱情理想。杜丽娘的爱情是一场由欲到情的“慕色之恋”.林黛玉的爱情是一场抒发人性灵的“知己之恋”。本文将通过对两者爱情性质的探讨,来揭示她们又都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现实的巨大压力都让她们无法摆脱正统理念和礼仪规范。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一曲从激烈的反抗到无奈的幻灭的悲歌。  相似文献   

13.
穆克宏先生撰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版《中国文学史》的魏晋南北朝部分提出了一些看法,笔者是此部分第一、二章的执笔人,在研读了穆先生的文章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而且这种用法在北齐人邢劭、隋初人王贞、唐初人李善的文章中即已出现;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也指的是正始诗歌;建安文坛的领袖是曹操,而曹丕只是邺下文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意象”辨析辛刚果古今中外的理论家在使用”意象”一词时,其内涵有着较大的分歧.从国内学术界情况来看,影响较大的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把“意象”看成是“心中之象”,”构思中的形象”,郑板桥所谓“胸中之竹”是也.华中师大的孙子威在其主编的《文学理论》中就...  相似文献   

15.
<正> 《红楼梦》第二回有一段新颖奇妙、充满哲理的议论,倾诉着创作意图的根本秘密。这一番议论由贾宝玉引发出来,论及林黛玉,最后则归结到王熙凤。它表明作者把王熙凤当作与贾宝玉、林黛玉并列的主人公,表明王熙凤和宝、黛一样,也“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这一创作意图在作品里得到了出色的体现。王熙凤成为文学史上最有时代特色、最有思想深度、最有艺术光彩的形象之一。可是,过去的评论却常常把王熙凤看作是“大凶大恶”,看作是擦了胭脂的曹操。也有评论说:“汉家吕雉是前身”(《红楼梦卷》第二册第499页)。建国以来,评论  相似文献   

16.
竹雕送清凉     
自古以来,竹子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尤其文人雅士更是把竹子看作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身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作为雕刻艺术的一种,竹雕艺术则是在竹子的基石出上进行一番艺术加工和创作,使之成为形态各异的竹雕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情趣。 居住在金陵城北的民间竹雕艺人韩风颖,就是一位被人们称之为“竹痴”  相似文献   

17.
夏侯泉仁 《老友》2012,(3):57-57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出仕前。家乡有个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温和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相似文献   

18.
“清风生掌握,爽气满襟怀。”炎热夏日,扇儿轻摇,清风舒怀,心旷神怡。扇子,自古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扇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扇添光彩。扇子的种类五花八门,南朝梁江淹曾对纨扇有这样的描写:“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宋之问对纨扇也有吟咏:“且握青纨扇,时将日影遮。”唐人张祜的《赋得福州白竹扇子》吟咏的是竹扇:“藤缕雪光缠柄滑,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主角之一,也是金陵十二钗之首,在《红楼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自身之美更是惊艳绝伦。李希凡先生认为林黛玉“孤高自许”,敏感自尊,且不合时宜,具有个性美;[1]也有评论者冠之以“病态美”。笔者认为提出“病态美”之说值得探究、商榷,涉及到对这个人物的全面、准确理解,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写西门庆之死与《红楼梦》写林黛玉之死,同在章回的“七”、“九”之数,情节皆“三而一成”,皆因自戕和遭遇对象突然打击,有同一人生哲学的况味。这些基于两书中男女主人公分别一死一生和一生一死之生死错位的极相近似之处,溯源一是两部书的命意、中心不同,二是西门庆与林黛玉在各自书中地位角色的不同,三是写人叙事艺术上意足神圆的要求。其后先相反而实极相近似之迹,可见“《红楼梦》深得《金瓶》壶奥”之一大法门,是其大处每与《金瓶梅》适得其反,所谓“反弹琵琶”,可称为“反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