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新的山歌     
王蕾 《中华魂》2013,(22):52-54
汀西省吉安市的永新县多客家人,客家人爱打山歌是出名的。不拘哪一处,不拘哪一时,一声“哎呀嘞”就起了调子。目之所视,口鼻所接,都是歌唱的题材。  相似文献   

2.
《说文三下·臣部》“臣”字下云:“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许慎于“臣”之说解,可谓得其神髓,本无疑可举,然自郭老释“臣”为竖目以来,后学莫衷一事,至以许说为误。细检甲、金文及先秦古玺文字,方悟今世之“臣”,其字形由来有两个源头:“臣”象人被束缚之形是正宗主流;象竖目之形乃是旁支杂厕。“臣”于造字之初,与“目”在形、音、义三方面都完全无涉,但后来甲文横写之“目”有变竖者,字形与“臣”混而为一,竖写之“目”原有的读音遂为臣的读音所取代,各自原有的意义却在形、音统一的条件下保持下来。是以“臣”字不但字形的由来  相似文献   

3.
兴宁县位于韩江支流梅江中游,明正德十一年(1516)知县祝允明主修之《正德兴宁志》,为韩江中上游客家人聚居地区现存地方志中最早的一部.该方志有关猺人、蜑人、山贼与土人的记载,为讨论15至17世纪该地区族群关系的变迁及其社会意义提供有力佐证.作者发现,通过一系列艰难复杂、充满冲突与妥协的互动过程,原来“随山散处”的“猺人”和“舟居网捕”的“蜑人”转变为以农为生的“土人”,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而原来活跃于南岭山脉崇山峻岭间的“山贼”、“流贼”及其后代也更多地服从官府的管治,以合乎朝廷典章制度和官方意识形态的方式建构乡村的社会组织,地域社会的经济形态与文化面貌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地区后来被视为“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而所谓“客家”身份及其认同,要在原来大量存在的“畲人”和“猺人”转变为“编户齐民”之后,才有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4.
苔藓是山水盆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点苔”是绿化山水盆景的一种常用技巧。主要操作方法有以下3种。快速上苔法把制作好的山水盆景放在雨中或河水中数日后拿出。将山芋粉均匀地撒在山  相似文献   

5.
赖晨 《社区》2012,(21):45-45
闽粤赣边区的赣州、汀州(今福建龙岩、三明地区)、梅州33个县,既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营,也是著名的原生态农耕稻作文化区。这里有三种特产:“红”——广东省梅州府兴宁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的红曲,“黑”——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豆豉,“白”一一江西省虔州府宁都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粉干。  相似文献   

6.
释“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德”之本义为目直心正,引伸义为行为端方,后来定型于“品德”、“恩惠”等常用语义。“德”之文化意义及“德治”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个人修养和政治统治等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奉节天坑位于重庆市奉节荆竹乡小寨村,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积最大的岩溶漏斗,被称为“天下第一坑”。架在上面的主钢绳直经为二点八厘米长度为六百八十七米,距坑底六百六十二米,起点到终点的高度落差五十米。  相似文献   

8.
因“迁海复界” ,引发了惠、潮、嘉客家人一批批陆续移入深圳。在客家人的第四次移迁大潮中 ,深圳客家人传统村落得以出现 ,这是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区形成后第一次向外播迁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玲珑 《人生与伴侣》2009,(12):20-20
夜半耳鸣求医两年无果 45岁的岳芝兰是山东阳信县人,10年前低头弯腰时会偶尔感到耳朵“吱”一声响。当时她和家人都以为是“上火”造成的,就没在意。直到2006年9月份,岳芝兰的丈夫王保旭在晚上睡觉时总能听到“吱吱”的声音。刚开始他还以为是老鼠的声音,后来又怀疑是漏电的声音,他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伊塞克湖(Issyk kul)——突厥斯坦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山地湖泊,位于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天山山脉西部。海拔1609米,长185公里,宽57公里,最深处达702米,面积6332平方公里。由于湖中含有盐分,而且深度很大,所以湖水在冬季从不结冰,故被称为“热海”,突厥语发音为Issyk kul。同时,由于湖水含有盐分,所以又称“咸海”或“盐湖”,亦即《西域图志》所称的“图斯库勒”。该湖的湖底布满了铁矿石,铁沙不断地被冲上岸来,于是蒙古人和喀尔木克又名之为“特穆尔图淖尔”,义即“铁湖”。有人认为,在很早时期,伊塞克湖曾吸收许多条小河和四周山上融雪的水,并向楚河排水,但是后来伊塞克湖盆地下陷后,湖水便与楚河脱离关系了。也有人认为是楚河挟带  相似文献   

11.
人们把陆地称之为第一空间,海洋称为第二空间,空中称为第三空间,宇宙空间称为第四空间。除此之外,距离地面300米以下的空间被称为超低空。近几年来,西方航空界和军界把300米以下空间称为第五空间。 第五空间是雷达的“盲区”。由于第五空间是距离地面300米以下的空域,在这一区域内,地形复杂,地物隔阻使雷达发射角的可控度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广填陕南”的移民运动,大批居住在以今广东嘉应州为中心的客家人从广东辗转迁徙至今陕西商洛境内。他们居住的地方仍以“广东”命名,以示不忘其祖。商洛本地人称他们及其后裔为“广东人”,称他们说的方言为“广东话”。考察历史文献资料,对照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可以看出商洛境内的“广东话”其实是客家话与商洛本地话进一步融合形成的客家话的变体。  相似文献   

13.
目前龟鳖目动物名称用法不尽一致,特别是英文名称的不一致更为突出。例如,美国学者在 Living Reptiles of the World 一书中提到,英国人一般将海龟称为“Turtle”,其余各种龟类包括陆龟、淡水龟等均称为“Tortoise”,而美国人从不将“Tortoise”一词用于水龟。美国的出版物上,如“Hand Book of Turtle”、“Turtle of the World”等书中仅将陆龟称为“Tortoise”,而将淡水龟类称为“Terrapin”,海龟仍用“Turtle”。我国的书刊上龟鳖类动物英文名称的用法也较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3):62-62
女人的力量男:“如果我紧靠着你,你会怎么样?”女:“我当然会反抗。”男:“如果我拉你的手,你会怎么办?”女:“我会反抗。”男:“如果我搂住你的腰,你会怎样?”女:“我还是会反抗。”男:“如果我强吻你呢?”女:“我仍是要反抗。”男:“如果我想和你……”女:“你有完没完啊!你难道不知道女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吗?”甲鱼汤一只小甲鱼对老鼠说:“我在一家高级饭店的厨房供职。”老鼠笑道:“又来胡扯!”甲鱼认真起来:“不骗你,那儿把我的洗澡水都端去做汤了!”蜗牛与乌龟蜗牛被乌龟从身上碾了过去,后来蜗牛被急救。当蜗牛神智清醒后警察问他当时的…  相似文献   

15.
赖晨 《社区》2011,(27):41-41
客家的“粄”是把大米加工成粉面后做成的食物。主要以糯米为主,也会用籼米、大禾米,一般把浸软的大米磨成浆,压干水即为米薤(粄脆),它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板。客家也用蒸熟的米饭舂烂做板。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上正在流行的流感,最初被称为“猪流感”,又有多种命名,后来被称为“A(H1N1)”,汉语用“甲型H1N1”去指称。汉语对这一学科术语的引入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民族性,具有中文、英文合璧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学会拒绝     
狗狗和猫猫都给老板狮子当保安,狗狗的任务是捉兔子,猫猫的任务是逮老鼠。但是狮子每天都习惯给狗狗和猫猫安排很多临时性工作。狗狗每天除了捉兔子,还要看家、买菜,甚至要帮猫猫逮老鼠,以致有几次因为逮老鼠太累而放跑了兔子,受到了老板的呵斥。猫猫则不然。每天认认真真地去捉老鼠,碰上狮子叫它干看家、买菜、捉兔子一类的活,猫猫总会把条件讲清楚,不能做的就向狮子提出。后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狮子提拔猫猫为领班,而狗狗则被辞退了。又后来,听说猫猫  相似文献   

18.
青海和甘肃南部一带,很早就流行着一种民歌,叫做“花儿”或“少年”。对于它的这种名称的由来,一般都不太清楚。这种民歌,原来流行于青年男女之间,其内容完全是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恋情和往来的。其中男方被称为“少年”,而女方则被称为“花儿”。到了后来,这种互相之间的称谓,便成为这类民歌的代称。合之则为山歌野曲,分之则为“花儿”与“少年”,两者实际上是一种民歌,只是其内容各有所偏重而已。  相似文献   

19.
客家精神形成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民系之一。客家精神是客家先民、客家人的在流浪、拼搏和创业中锤炼的,是客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穷山恶水中锻冶的。客家精神内容丰富,本文将从历史地理角度和社会学角度来探索“冒险进取、爱国爱乡、崇文重教、海纳百川”这四个客家精神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圆坟”是客家人为祖先所造坟墓落成后举行的有一定程序的祭仪,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十分流行。该文以粤东梅州地区田野调查的材料为主要依据,联系客家民系的生存状态与汉族先祖的文化观念,分析探讨祭仪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及其与稻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