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捷  田禾 《社区》2012,(22):23-23
家庭主妇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外国宾客准备餐点,扣除成本、捐出部分公益金后,每人可以获得约70元的“分红”。在广州市天河区沙东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参与这个社区厨房创业项目的妇女大多来自低收入家庭,这样的“创业”体验令她们很兴奋。沙东街近年来引进培育了30多家社区组织从事社区服务,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设计了一系列社区厨房创业、家政创业、美好生活集市等项目,促进社区流动人员、低收入家庭、妇女等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2.
张爱民 《社区》2005,(15):22-23
江苏省泰兴城区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四牌楼街道,街道下设的三泰、南街、越街3个社区党组织,牢牢抓住党员在社区中要发挥作用的宗旨,强化党员为民服务的功能,使社区的党员在群众中有极好的口碑。退休后都去“党员服务中心”报到2003年8月,顾明芳从新疆某电子仪器厂退休回到泰兴。没几天,她就接到让她到三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报到的通知。原来,按社区党支部的规定,退休回社区的党员,党支部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与之联络,并要求党员在报到后根据自身条件进入三泰社区举办的“党员服务中心”工作。第二天,顾明芳就高高兴兴地把组织材料转到了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3.
顾雪窈 《社区》2014,(25):41-41
什么是社工?社工不是香港电视剧中的角色,而是真实存在于你我身边的一个职业,也是目前社区工作最热门的关键词。社工似乎就是为社区而生的,在大学里我度过了在社会工作系的学习时光,毕业后虽没有刻意往学科专业发展,却也机缘巧合地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水秀新村,并在社区扎下了根。在社区的600多个日夜,让我与社区大家庭渐渐密不可分。我从“我是社区工作人员,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开场白做起,逐渐让老年居民的生活中多了一个“社工小顾”。  相似文献   

4.
许多新的社工进入社区工作后,都会感叹,社区哪来这么多事,居委会简直成了“不管部”了。除了要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工作外,还有许多新课题要在社区进行实践探索。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对每位社工特别是新社工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对新社工来说最难逾越的是心理上的这道坎,他们常遇到居民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遭致谩骂甚至动粗,此刻社工的心里十分委屈,既不能还口又不能还手,有理让无理,这如何受得了,于是有些人愤然离开这“窝囊”的岗位。其实有这种心理不能说不正常但社区工作确有特殊性,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5.
基层政府协同“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由基层政府主动发起,以政府购买项目的形式开展治理创新探索.社工机构评估社区需求提供方案,竞争承接项目,在基层政府提供各类资源、协调沟通各方关系之后,进驻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专业社工受聘于社会机构,依托专业社工技能,利用社区服务站平台,在“两委”领导之下开展各项社区服务工作.项目合同周期完毕,中立第三方机构接受政府委托,以居民与政府部门为对象,基于项目目标,评估社工机构治理绩效.美地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意义重大,以基层政府协同推动“三社联动”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绩效,社区民众满意度提升,社区“两委一站”行政工作也获得政府管理部门大力认可.  相似文献   

6.
陶军 《社区》2017,(1):20-21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2016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着力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社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作为该工作试点单位之一的天津路办事处更是积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7.
程新华 《社区》2023,(16):40-41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始终把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提升社工队伍能力作为社区治理的抓手,连续10年开展社工队伍建设月活动,通过弘扬社工精神、传播社工理念、宣传社工典型、扩大社工影响,提升辖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参与度、知晓度和认同度。今年4月,东直门街道以社工队伍建设月为契机,以“抓队伍、打基础、树形象、创一流”为主题,采取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学有考、有比赛有辩论、有参观有实操、有展示有拓展,着力培养一支有创造力、有责任心、有实务能力的新时代社工队伍,激发广大社工履职担当、爱岗敬业、主动作为的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局面,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孟谦 《社区》2014,(31):1-1
近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刘凡齐老师来京出差。她走访了多个与社区发展相关的部门和机构,目的是想通过了解情况,为她的学生们寻找和拓展更广阔的平台。她特意到访本刊编辑部,希望本刊能够关注到她的学生——“社工的后备人群”。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5,(10):1-1
笔者曾经在家接过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一位本社区的社工就小区里将建一个公共图书室的提议,征询我的意见。笔者当然同意。她问我还有对社区工作的其他建议吗?因为问得比较突然,我一时还真说不出,便说没有了,事后我对自己的“消极态度”感到有些后悔。很少接到这样的电话,所以印象很深。虽然我不知当时的表态是否有用,但我认为社区工作者就开办服务项目做居民意见调查的做法值得肯定。一项公共服务的提出,将其与居民的需求“对接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项目效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潘宗 《金陵瞭望》2010,(17):78-78
2007年.孙秀英从国企退休后.被聘为月安社区物管公司财务主管。时间一长.居民们把她当成了社工.有了事情都愿意找她商量解决。在和居民朝夕相处中.她与社区建立了深厚感情并热爱上了社区工作.萌生了专职为居民服务的念头。2007年4月,她被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委会主任。她经常对身边的社工说.几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晶 《社区》2014,(3):9-9
说起“金蜜蜂”评选,几个月来是北京市朝阳区各社区里的一件新鲜事。不少居民、社区驻区单位都接到了由评选机构打来的电话,就他们身边的社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核实。与以往的评选不同,此次的评选不是领导评定,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居民们都说:“金蜜蜂评选--社工谁能干,居民说了算!”  相似文献   

12.
张国庆 《社区》2012,(12):17-17
一个小小的日记本,记录了500余条社区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事。今年年初,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禊街道已将社区工作日志制度在8个社区全面铺开,街道80名社工人手一个这样的小本子;“社工日志”已成为大碘街道社工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困的有效载体,也成了连接社工与居民的感情纽带。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名公益律师,10多年来,她和她的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共为来自全国的贫困女性当事人免费代理案件550多件;从最早着眼于解决女性个体权益的法律援助,到目前着眼于解决一个阶层、一个层面的公益诉讼。她面对着一道比一道坚硬的“铜墙铁壁”。在我们的社区里,不时有弱势的女性遭受各种不平等的境遇,如果社区的干部也有她这样的勇气和韧性,那些妇女姐妹期望得到的真正的合法权益,就大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4.
宋国恺 《社区》2008,(13):28-29
“社工”是时下从事社区工作的人群中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不少多年做社区工作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正在准备参加今年的社工考试,为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社工师做准备。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刚刚通过焦作市解放区社区考试,走进焦西街道办事处电翔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简单地说就是社工。对于“社工”一词,我记得最早从电视里那些港台片中看到过。他们身着便装,手持工作证,一句简单的“我是社工”,就会把对方吓得四处逃窜,就跟警察一样威风。如今,自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社工,才知道我们的“社工”和人家的“社工”大相径庭,真真切切知道了我们社工的职责,那就是:实心实意、任劳任怨为居民们服务。说是职责,其  相似文献   

16.
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有更多收获。张扬: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窗口接待员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去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你会看到一个始终微笑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张扬。  相似文献   

17.
宋书文闫芳 《社区》2016,(18):40-4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居民苏阿姨走进槐荫社工“星星火”项目组社工室,她怀中抱着一个大纸卷,“我给你们送锦旗来了!”展开锦旗,“专业助人,与爱同行”八个大字赫然在目,苏阿姨将饱含谢意的锦旗郑重地交到了社工手中。  相似文献   

18.
“社工+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是一种由社工机构向社区派驻专业社工,政府相关部门选派驻社区志愿者共同服务社区居民的模式。论文对重庆市以市民学校为平台,在社区开展的“社工+志愿者”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多部门资源;以社区需求为服务导向,强化社工与志愿者配合;注重对社区人际交流公共区域的利用;将志愿者培训纳入服务发展规划,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不断加强社区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欣 《社区》2013,(3):48
在社区矫正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需要什么样的技巧?从哪些方面入手更能让矫正对象接受?笔者走访了一些专业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工,他们认为,只要用心,就能发掘出工作小窍门——多聆听适当"扮无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有着助理社工师资质和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的中心专业社工陈承惠介绍,因为矫正对象的特殊性,所以服务的开展有别于其他人群。  相似文献   

20.
“110”和“120”是老百姓遇到困难时最常用的求助电话,而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白云街道云峰社区,居民遇到困难和麻烦时,首先想到的却是一个普通的住宅电话。电话的主人是社区里一位普通居民,叫单丰美。她的电话24小时“开放”,只要居民有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因此,她被人们称为“110大姐”。今年68岁的单丰美,是大连海藻工业公司的退休职工,退休后她曾担任过几年居委会书记和主任。社区合并调整后,因为年纪大了,她从社区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本该就此颐养天年的她,却总是闲不住。她还养成了这样一个“毛病”———每天早晚都绕社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