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语文”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每天的阅读就是“砖瓦”,只有不断地添“砖”加“瓦”,才能建造“摩天大厦”。学习语文,没有捷径,无非是读书,积累,再读书,再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理极其简单,书读多了,语言词汇积累多了,写文章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相似文献   

2.
"其实资源是越用越广的,只有在整合它的过程中,资源的价值才得以休现。帮助别人,才能成就自己。"一个游戏改变人生,六罐理论决胜未来。阅读本书,我们会明白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感悟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人们求知、求索、求证的过程,一个人只有用渴望去求知,用胆识去求索,用恒心去求证,才能将自己的人生乐章演奏得更为辉煌。  相似文献   

4.
孙宝华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可是很少有人称他为“孙校长”,通常称其为“书生校长”、“书迷校长”。他虽然身为校长,但既不擅酒场应酬,也不喜人际交往,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每次到他的办公室,看到他不是站在书橱前找书、翻书,就是伏在书桌上看书、奋笔疾书。他不仅自己是书的崇拜者、迷恋者,还倡导全体教师读书。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他每次都强调:“多读书才能教好书;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没有爱读书的老师就没有爱读书的学生;只有多读书,你才能读出先进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读书是我的"美容用品" 窦桂梅 阅读,犹如一种化学反应."你怎么总是如此精神?"老师常问我.于是,我便骄傲地介绍起自己的美容经验--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23,(1):102-103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是一个人若能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就能很好地规避一些近期的烦恼,也就是说人生规划需要提前做好。对于青年人而言,只有在不断探索与发现中找到兴趣所在,在目标领域深耕发展,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待当下,才能更清晰地认清自我、认准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本期推荐的四本书籍,提供了人生规划的各种方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准方向,成为一个有远见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必须将读书伴随一生。因为读书,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读书能改善我们的专业结构,生成我们的专业智慧,构建我们的职业精神,读书给我们的人生以智慧的启迪。读书成就了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职业生命。早在2007年,还是新梅小学的时候我校  相似文献   

8.
[创新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往往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设计。但是情况却并不一样: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苦心经营,成就了辉煌;有的人生,却在不断修正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设计,同样也成就了伟业。有趣的是,有的人生,虽然执著于自己的设计但始终没有实现,然而却成就了始料不及的另一方面的灿烂……这些现象,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9.
近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2012年省委党校中青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党员干部要保持健康的从政心态,自觉"修剪"欲望,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人民日报》5月31日)花木需要修剪,才能培养出优美树形;果树需要修剪,才能多结果实。人也是如此,经常自觉修剪欲望,才能心态良好,精神愉悦,走得正,站得直,不失分寸,不逾法纪,稳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的树杈长得太疯、太旺,又没及时进行修剪,那就很容易成为欲望的俘虏。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人生在  相似文献   

10.
阅读,犹如一种化学反应。“你怎么总是如此精神?”老师常问我。于是,我便骄傲地介绍起自己的美容经验——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为学德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做读书明理的君子,其主要表现在:真正的读书人应当勤奋读书,志在圣贤,而不是志在科举;读书只有两件事情,就是进德修业;学问并非只在书本上,若能日常生活落实圣贤所说孝悌之道,那也是大学问家;读书人最大的美德是要虚心,虚心才能有识;读书进德,需要一生持之以恒,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君子;作文需要读书和生活的积累,不断明理,不断实践,一旦顿悟,机到神到,就能写成千古美文  相似文献   

12.
人赤裸裸地降临世上时,唯有读书才能使人生命飞翔.读了一本好书就像身上多了一片羽毛,读得越多身上羽毛就越丰满,更能抵御严寒,使自己飞得更高更远。读书能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人生有限的时空,变得宽广辽远,浩荡激越;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  相似文献   

13.
灵魂载沉载浮为书籍所承载,漂泊向时光的流河,一路走来是哪些书构成生命中重要的要素及记忆呢?如那茫茫海域那些若隐若现的小岛——水波澹澹与山岛耸峙是精神生活中的全景。阅读史就是自己心灵成长史。我们必须追踪自己的精神谱系:这里记录下无以磨灭的心魂的纹身!回到记忆中的书便回到了精神的巢穴和生命的禅床!从大师们的阅读背景中,我们阅读到更多的是自己的荒疏与诗歌阅读的贫血!唯一要做的事是,翻开书吧,学会用诗歌为灵魂输液!如张潮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生的阅历、情、景、境……各…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22,(4):48-49
古语云:"学无止境,"学问没有边界,学习也并非学生的"专利"只有当学习变成终身的习惯后,人生才能不断突破,才会不断发现新的世界,本期推荐四本书,为你开启终身学习的大门--推荐理由:为什么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不知如何精进、管理人生?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是因为掉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读过的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员应以自身的博学多才引导读者“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使读者满意,才能真正实现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读者满意就是图书馆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阅读文本时.凭借对语言文字及其语境的直感而获得某种印象或一些道理、意义,便是感悟。而这种感悟的获得只能靠自己在潜心读书中细细地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深入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由于人存在差异,对于文本的阅读感悟是有区别的,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全面,有的片面……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语文老师要加强引导,强化感悟训练,提高感悟能力,促进知识内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下面就感悟训练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天生的阅读者。然而,书海茫茫,只有善读者,才能不断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自己更好更快发展。那么,如何做到善读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条最为基本。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误区     
阅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轻松的事情世间只有一件,那就是娱乐。只有从阅读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达到真正的悦读之境。最近读到这样一则报道:2005年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率仅为48.7%,自1999年以来,首次低于50%;而“没时间读书”的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其中20岁至29岁的年轻人最多,占54.2%;群体读书还盲目跟风,从《谁动了我的奶酪》到《达·芬奇密码》,畅销和流行主宰了读者的阅读。国民阅读的误区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07,(11)
晚年如何寻找快乐?我有如下体会:一是从读书中寻找快乐。"读书可免去烦恼,它可使人达到高尚的境界"。人老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信息,才能心胸开阔。我退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才能"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