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论友情:“最难鲍叔能知管”柳亚子还从他与毛泽东的私交友情的角度写诗评论毛泽东。柳亚子与毛泽东之间的私交、情谊,确实是极其深厚、诚笃的。就柳亚子方面讲,1926年5月羊城相晤,柳亚子对毛泽东就十分倾慕,品茗纵谈,结下了较深的友谊。柳亚子即将离广州时写诗...  相似文献   

2.
柳亚子先生是中国诗坛上的一颗巨星,更是江苏吴江市黎里镇人永远的骄傲。位于黎里镇中心街30号的柳亚子先生故居,在1982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柳亚子是革命团体南社、新南社的主要发起者,曾经担任过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他1958年病逝于北京。 柳无忌是柳亚子的长子。青少年时代就随父参加南社、新南社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女人世界》2007,(3):28-29
圣人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算是道出了不少男人的心事。周国平说他一位肯反省的女性朋友说:“女子与小人难养,是因为女子遵循感情原则,小人遵循利益原则,全都不按牌理出牌。”即使说法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家都觉得男人是理性动物,而女人则是感性动物。或许就像前些年那本很流行的书上说的吧,“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男女为什么思维方式这样不同了。  相似文献   

4.
柳亚子为南社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更投入了满腔热情,因而他从南社的外缘走向了领导核心,最终掌控了南社。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柳亚子是南社柱石,南社盟主。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柳亚子是最早写诗对毛泽东加以赞颂与评论的一位诗人,也是写出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最多的一位诗人。柳亚子用他的诗词,写出了一部独具特色的毛泽东论。在我国,写诗论人,久有传统,至少李唐以还,代不乏作,优秀篇章,史载多是。现代诗人,也写有一些...  相似文献   

6.
安南的干净     
考尔·比斯 《社区》2012,(35):17-17
十年秘书长生涯,他曾奋力将巨石推上山巅,也一度在重压之下抑郁失语。他就是科菲·安南。或许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那一刻,这位有着贵族血统的黑人激扬地说,自己可以踏出联合国的大门。但联合国却离不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回望安南十年路,功过是非无须多言,我只想说,即便出身有别,奋斗的路上却有言不尽的相同。美国《纽约时报》曾用大篇幅连载安南的故事。安南是个不那么出色的小伙子,至少毕业的时候是那样的。进入联合国,他只能从最低职位做起,而且,他常推诿一些工作.更不愿意过多接触直属上司。“他简直不适合待在那里。因为不会与人打交道的人最终只有一条路——离开。”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黄波在《寂寞一诗翁——重说柳亚子》一文中对全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诗人柳亚子的贬评,从柳亚子是否系“旧文学”中的“第一流人物”、柳亚子的政治预见及《炎黄春秋》2004年第6期完全编造史实的文章等三个方面,以大量确凿的事实给予了有理有据的驳正,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柳亚子。  相似文献   

8.
要想写文章,先得有材料。过去的人谈文章,总是喜欢拿他和“人”相比,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是人的“血肉”。人不都是以“有应有肉”、“血肉丰满”为健美、结实吗?材料之对于文章也是这样。你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的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瘦得可怜的“小瘪三”一样,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9.
柳亚子是我国近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史学家和革命家。茅盾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中说:“柳亚子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后这一长时间期内在旧体诗词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柳亚子的诗词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长时期的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如果称它为史诗,我以为是名符其实的。”郭沫若在《柳亚子诗词选·序》中称他是一位“不断革命的诗人”。郭老以前还特意写了一篇《今屈原》的文章,把柳亚子比拟屈原,赞美画家尹瘦石以柳亚子为模型画的一幅《屈原像》。亚子对它很喜欢,并且题诗歌咏。世上竟有这样凑巧:柳亚子这位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革命老诗人于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北京不幸逝世,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相似文献   

10.
柳亚子是一个“隔代”名士,具有鲜明的名士特质,这是他文化人格的表征.在时代环境、地域环境、家庭环境、人生经历、主体选择等诸多文化要素的合力之下,柳亚子的名士特质沦肌浃髓.其名士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雅;二是狂;三是真.在柳亚子生活的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教育体制、文化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可能再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名士了,但历史为他提供了一个舞台,成就了他“最后的名士”.因之,作为文化符号,柳亚子成了文化史上的绝版人物而具有活体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6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筹备这一盛事,1963年春,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大力收集孙中山和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的文物。为此,柳亚子家人将他遗留的文献资料、诗文手稿等共6000余件捐献给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礼贤远佞     
【典源】《东周列国志》五十回:王曰:“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典义】“礼贤远佞”,其意是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佞人,过去谓这是忠君之言。【典实】“礼贤远佞”之典,就引发在赵宣子(赵盾)桃园强谏里。要说“桃园强谏”,就得先从晋灵公说起。灵公是个荒淫暴虐,厚敛于民,广兴土木,嬉戏无常的昏君。他亲近奸佞,远离忠臣,又是个谗言听信、忠言逆耳、拒谏不纳的暴虐国君。他对奸佞屠岸贾,是无言不纳,无计不听,无事不从。可以说屠岸贾教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与屠岸贾可以说是昏君、奸佞结…  相似文献   

13.
张炜 《山西老年》2011,(5):19-19
毛泽东在早年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从而得到不少人的赏识。而有两个人慧眼识才最早预见了毛泽东必成大器,这两个人就是符定一和柳亚子。  相似文献   

14.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资产阶级文化的先驱者,明治初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一、平等、自由、民主和独立的思想首先,福泽谕吉的平等思想是很可贵的。关于为什么人应当是平等的问题,他提出,既然人天生的自然本质相同,那么,就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他说:“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即天生人一律平等,不是从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又说:“人类之出生是天之使然。而非由于人力。他们之所以能够互相敬爱。各尽其责和互不妨碍,是由于根本上都是  相似文献   

15.
张鸣 《阅读与作文》2009,(11):42-43
从前,有个好逸恶劳的人,叫李老五,他专靠打赌来混日子。 有一次,他在人前打赌说:“谁能说出一件事,说得使我不相信,就给他五两银子;”  相似文献   

16.
周一海 《社区》2013,(24):53-53
微信中有一则转载的小故事。说有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后来他没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俗话谢‘相由心生”,是不是心情不好,脸部肌肉就会僵硬,长期下来变得脸色阴暗,而乐观的人看上去脸部更柔和?如果希望自己不要老得太快太难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天天像个开心果,说不定将来就会更好看昵,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种认识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17.
举债看世界     
方冠晴 《社区》2009,(14):62-63
什么人最可恶?当然是借钱不还的人。借钱的时候他像孙子.你去讨债,他就成了爷。几个朋友闲聊,扯起了借债与讨债的话题,越说越激动。舒伟一直闭口不言,待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我跟大家说一件事儿吧——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9,(28):68-68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凡为善之心,皆因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人无羞耻之感。有些人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明白得很,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往往是非不分、荣耻不辨了,说到底无非是私欲作祟。  相似文献   

19.
里仁为美     
朋友串门,说他那个宿舍楼上楼下有几户经常为乱抛垃圾等小事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在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这现象真让人不可思议。邻里之间,当以仁爱为本。中国有句古话,就叫“里仁为美”,意思是说:居于仁者之里,互相亲爱,是为美。要做到这点,说容易亦容易,说难其实也不十分难。关键是居户持家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践之于行就是仁厚之道,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想一想。比如楼上住户,当你欲将菜根果壳、废纸破鞋往下扔的时候,就应立即想到:楼下也有人家,这破坏公共卫生的缺德事不可为。楼下人家见此也应从邻里友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起来。这时,妈妈停了下来,正色对他说:“如果你想玩,就必须用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力求做到最好。”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存有任何抱怨。相反,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