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宣眈宇 《社区》2012,(12):16-17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照顾空巢老人是一个大难题。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南门社区有一个“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站”,站里的志愿者隔三岔五上门陪伴孤单的老人,像管家一样尽职尽贵。志愿者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主要为老人做点什么?老人过得怎么样?就让我们到社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丛然滋 《山西老年》2012,(11):16-16
在现实生活中,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对一些事情反复述说,喜欢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唠叨”。而对青年人来讲,没有多少人愿意听老人唠叨,往往对老人唠叨不耐烦,嫌其啰嗦,或老人正在唠叨的时候直接打断并加以拒绝,惹得老人很不高兴,对老人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3.
快乐在哪里     
人比比划划在练剑…… 可是,我一转身发现在一个角落里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愁眉苦脸,望着那些高兴的老人们叹着气。我走到老人们跟前,问道:“爷爷奶奶,你们怎么不和那些老人一起下棋、跳舞呢?”  相似文献   

4.
居家小窍门     
夕阳 《社区》2009,(15):49-49
1.在老人的卧室里和通往洗手间的过道中安放一个小夜灯,这样老人起夜时就不会因看不清东西而跌倒了。 2.行动不便的老人半夜起床上洗手间比较费劲,可以在卧室内放一个小尿壶,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相似文献   

5.
档案人生     
王彦 《社区》2009,(24):63-63
我认识一个做了一辈子档案的老人,老人一生,真是把档案工作做到了极致。不仅单位的文件整理得井井有条,就连自己的家,也收拾得好比一个整齐划一的档案室。这是个神奇而可爱的老人,有关他的一切,都是以档案的形式呈现的。  相似文献   

6.
李斯忠老人在街上走看,时不时轻轻地哼上几句。74岁的人了,身子骨依然那麽硬朗。退休6年,在家一点儿也闲不住,有事没事总喜欢出来走走,这儿看看,那儿瞅瞅。老人刚刚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追悼会。这几年,老朋友一个接一个相继谢世,斯忠老人婉惜之录并不觉得孤独,人世的沧  相似文献   

7.
张翠芳 《社区》2014,(7):34-35
春节前,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南苑社区的网格站站长为社区13个网格员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网格员本月除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对网格内的“三无”老人、孤寡老人以及独居老人进行摸底,对有困难的老人给予帮助,对独居老人上门走访和电话谈心。  相似文献   

8.
蒋书 《百姓生活》2010,(12):59-59
老人临终留下带有诗句折扇,诗中暗含迷津;父子二人历经10年揣摩,终于挖到祖传财宝…… 莫非折扇是遗嘱 1995年的一个夜晚,北京东棉花胡同刘姓人家的老爷子突发脑溢血。弥留之际,老人示意儿子到衣柜里去取一个物件。儿子从柜子里拿出一把扇子,这时老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相似文献   

9.
刘辉珍 《社区》2010,(13):49-49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绕了一个大圈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居委会楼上住着一对母女,这是一个靠低保金生活的特殊家庭。母亲已经80岁,女儿50多岁,没有工作,有轻度精神残疾。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已成家另过,平时与老人联系很少。儿子、女儿都是老人抱养的。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我们居委会的任务当然是多关心,多问候。只是没想到后来这个家庭的帮事竟然绕了个大圈。  相似文献   

10.
刘锴 《山西老年》2011,(12):50-51
老公是位乡村教师,上班的途中要经过一个贫穷的山村。在村口的石碾上,经常坐着几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公经过村口时,每天都像变戏法似的给老人一些惊喜,或是给老人们带些水果、衣物、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11.
潘海敏 《社区》2013,(30):31-31
1986年,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暮年老人自发成立了一个老人协会,这便是现今的浙江省永嘉县黄田街道千石社区老人协会,虽然在协会成立之初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这群老人却有着共同的美好记忆。2003年,由于原黄田变电厂搬迁,腾出的土地成了“香饽饽”,在老年骨干的努力和村委会的支持下,这块位于千石大街繁华中心地段的土地被用来建造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从此这里成了老人们的福祉宝地。  相似文献   

12.
左右 《社区》2009,(21):5-5
沿着302国道的道路护栏,一个62岁的老人从早上6点开始到下午2点,连续“奋战”8小时,拆掉了两公里护栏163套螺丝帽。老人因此要付出被依法拘留的代价。面对女儿探望时送去的礼品,老人终于笑了,并吐出了真言:“我去拧螺丝是一个人太无聊,家里没人理睬我。”  相似文献   

13.
田水月 《小康生活》2005,(10):55-55
这几年生活节奏较快的城市人自杀事件不断发生,而农村老人自杀也呈上升趋势,由于自杀的老人终究是极少数,没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对农村老人自杀现象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根据初步分析,这些农村老人自杀的情况可以分为两大粪。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4,(21):14-14
沈阳读者杨先生:我是沈阳市天和家园的一位业主,最近,包括我们小区在内的10个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都收到了一份来自物业的“礼物”——可以缝在左袖口或衣领上的专属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老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健康状况,儿女姓名等信息,就能帮走丢的老人找到家了。目前,小区正在采集6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只要老人和家属同意,不久他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专属二维码。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8,(7):7-7
631.6亿:中国内地目前已有1.49亿60岁以上老人,平均约9个人中就有一个;其中城市中约有近一半老人独自居住,约有3250万的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9,(4):10-10
从前,有一个睿智的老人,因为他能够预测未来,全国上下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天,残暴的国王带着他的儿子去见这位老人,并问了他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追逐阳光     
李浅予 《社区》2010,(29):8-8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一座看起来极不起眼的茅屋里.一位老人正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这时,一朵乌云飘了过来,遮去了大半阳光,老人从阴影中站起来.按下了墙上的一个红色按钮.“奇迹”出现了:茅屋抖动了一下。随即缓缓地旋转起来。当屋内再次变得明亮起来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惬意的微笑。他重新拿起笔,  相似文献   

18.
黄志强 《社区》2008,(13):30-30
最近,让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金塘社区老人们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老新村改造后建起了一个约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不仅如此,这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的管理大权还交给了老人们。这让经常到活动室活动的老人们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9.
仁心 《百姓生活》2014,(1):38-39
11年前,一位九旬老太成为一个环卫工家庭的“房客”,两年后,无依无靠的她再也掏不起房租,善良的环卫工夫妇非但没嫌弃老人,反而赡养老人安度晚年。其间,他们经历3次搬迁,始终对老人不离不弃,并举债为老人治病。这对环卫工夫妇就是江苏淮安的唐玉宝、张海琴,‘他们的善举感动了千万网友,2012年,张海琴入选“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20.
韦桂琼 《社区》2012,(3):53-53
很少有年轻人会想自己衰老之后是什么样子,也极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当中国已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家不再无动于衷,关心老人,已是个越唱越响的社会旋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年人最需要什么。 北京玉蜓桥畔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刚入院时,神思恍惚,嘴里经常语无伦次地嘟哝着什么。院长李伟经过反复琢磨,方知老人很喜欢小孩,家中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后,老人想尽一份力照看小孩。可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生怕老人年老体弱,会摔伤孩子,坚决不许老人接触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