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敦儒词集《樵歌》中具有深沉强烈的洛阳情结,总体上显示出深厚的洛阳地域文化特色:词中的山林气息、风流生活和终生对洛阳的热爱与怀念之情,以及他在洛阳所形成的闲旷的文化心态、高雅性情、梅花情结等,都与洛阳文化密切相关。洛阳文化对于丰富词的创作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淮海文汇》2013,(4):39-40
<正>洛阳、徐州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同是中国考古重地。能有机会在洛阳或徐州从事考古工作是幸运的。王恺先生把一生奉献给洛阳、徐州两地考古事业,更是幸运的。我认识王恺先生为时较晚。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只知道他是洛阳考古人员,从未谋面。大约是在90年代的某一个学术会议上,我与王恺先生初次见面,知道他在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工作,热心于徐州汉墓的  相似文献   

3.
洛阳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主要生活地,他在洛阳期间与圣善寺、奉国寺、长寿寺、香山寺、天宫寺等著名佛寺均有密切的往来,这些佛寺分别属于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不同宗派。他在洛阳期间佛教信仰有不拘门限、兼容并蓄等主要特征。白居易的佛教信仰在唐代后期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吕不韦是历史上以富商身份参与政治并影响政治的第一人 ,其桃色污点虽然说对他的形象有影响 ,但对其评价应注重其政治实践和文化倾向的历史效应。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 ,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吕不韦出身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工商业发达地区 ,他为秦灭东周的举措震动天下。吕不韦显赫时曾经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失势后亦于洛阳结束了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5.
义净与洛阳     
义净是唐代著名的求法僧、翻译家,他曾长期在洛阳佛授记寺、大福先寺等地译经和活动,他曾解读"十二字玉册",为武则天稳固帝位提供了符命支持。义净圆寂后葬在洛阳龙门北的高岗。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名著。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西京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开元、天宝时代,唐玄宗每隔一段时间,要来洛阳居住办公,朝廷大臣都要随驾前往,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国家重大的政令,都是在洛阳举行和发布的。如开元二十三年春,唐玄宗在洛阳亲耕籍田,发布大赦令,下诏在洛阳举行科举和制举等活动。而这些重要的史实,却被一些李白研究者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特别重视李白的长安之行,而对其洛阳之行未能深入研究,我认为,李白在开元年问的第一次入京,不应是西京长安,而应是东京洛阳。他生平的第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前后入洛阳欲历抵卿相、游说人主、献赋朝廷的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7.
考察唐文宗大和八年至开成二年期间,裴度任职洛阳的原因,及其在洛阳的园林情趣、以其为中心的诗酒活动和他的诗歌创作,可由此窥见中晚唐政治中重要人物裴度的无意国事、逍遥闲散的心态和姿态,以及时代精神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8.
邵雍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热衷诗歌创作的诗人。他洛阳的日常闲居生活与白居易晚年的闲适如出一辙,具体表现为对“闲”的自得和对“乐”的倡扬,共同拥有在“中”的状态中求得知足的心态。与洛阳的这种闲乐状态相对应,邵雍诗中不仅反复表达“乐”的主题,而且还积极摹仿白诗平易流畅的美学风格、别具一格的诗歌手法、通俗化倾向等方面,与白居易的闲适诗尤其是归洛后的诗歌极为肖似。由于邵雍在北宋中后期洛阳诗人群中身份的特殊性,他这些接受白居易的表现也具有了某些特别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3):31-34
苏秦(约?-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氏(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是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相似文献   

10.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题解作者走访袁拾遗,未能见到他。拾遗,官名,专管向皇帝进谏的事。袁拾遗,是诗人的好友。因直言而被流放到岭南去了。注释袁拾遗,洛阳人,作者的朋友,曾任拾遗官。孟浩然  相似文献   

11.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唐的诗人中,刘禹锡(772~842)算得上很有性格的一位。刘禹锡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的父亲刘绪因躲避安史之乱,带领全家迁居到嘉兴(今浙江嘉兴),他小时候在那里度过。刘禹锡22岁(793年)考中进士。在中举前后,他登上了五岳中最为险峻的西岳华山。挺立在高山之巅,俯视群峰,他想到,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而不应把生命消磨  相似文献   

12.
小非 《华人时刊》2008,(1):72-75
"世界陶王"在电视里夸海口,洛阳小伙较真儿,满足了挑战要求,却得不到答复,一气之下把对方告上法庭。"世界陶王"电视中夸海口今年34岁的洛阳小伙孙震如今成了名人,先前,街坊四邻对这个腼腆的小伙没什么深刻印象,就是因为他与"世界陶王"的那场官司,人们逐渐结识了这个很少说话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13.
向南迁徙是拓跋鲜卑的历史传统。孝文帝舍平城而选洛阳作为都城,乃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孝文帝的正统思想和大一统理想体现了迁都洛阳的必然性,其后进行的风俗改革则彰显了迁都洛阳的必要性。从东晋迁都洛阳之争来看,洛阳是统一帝国的都城首选。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看中了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他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五月接任苏州刺史,第二年九月因病罢官,在任约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并不太长。然而,他对苏州和苏州人民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他在《吴郡诗石记》中追叙,他在少年时期,曾随家人避难往来于吴越之间,就热爱江南一带的民风习俗,并说:“以当时心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十余年后,他分司东都,身居洛阳。唐文宗开成元年(836)二月,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落成,苏州一些僧徒曾到洛阳,请他为记,白居易欣然应命。不久,他又把自己的文集送存苏州南禅院,这部文集最为完整,计有“文集七帙,合六十七卷,凡三  相似文献   

15.
论刘敬     
一、以戍卒身份见皇上,劝都关中前202年二月,刘邦在众人的拥戴下,即皇帝位于宝陶附近的汜水之南,是为汉高祖。汉高祖刘邦实现了多年的宿愿,志满意得,率领文武大臣到达洛阳,准备建都于此。娄敬当时是一名戍卒,正随军前往陇西戍守,途径洛阳时,得知汉高祖要在这里建都,于是他放下拉着的车,穿着羊皮袄,找到同乡虞将军,请他代为转达,要求谒见皇上,说点对国家有利的事。当时国家  相似文献   

16.
刘锴 《社区》2011,(17)
我生在洛阳长在洛阳,26岁时离开洛阳而仗剑四海。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河洛饮食文化。以至于这些年来,我虽人在他乡,却始终忘不了家乡洛阳的小吃——我固执地认为:洛阳的小吃最地道、最勾人肠胃!  相似文献   

17.
洛阳宫灯制作技艺是洛阳当地一项民间传统工艺。其行话的主体是行业术语,内容包括宫灯类型、灯体组成部分、制作工具、制作步骤、灯体型号等,另有少量生活用语。洛阳宫灯行业行话发音建立在洛阳方言发音的基础之上,构词遵循汉语构词方法。其行话排他性不高,专业性较强。洛阳宫灯行业行话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极为有限。洛阳宫灯行业行话是洛阳宫灯文化和技艺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时事快报     
《可乐》2007,(2)
张衡发明地动仪太史令张衡日前在洛阳宣布,他发明的地动仪能预测地震的发生,准确率高达90%。这将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9.
去年9月5日,我为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博士的专著《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写了一篇小序。今天又是9月5日,应薛瑞泽博士之约,再序他的所著《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时间相隔刚好一年。世事之巧,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 薛瑞泽博士在不长的期间,连续出版两部有分量的力作,并非偶然,而是他勤勉努力的成果。就前一书来说,我曾在其序中提到,他自从学于郑州大学高敏先生门下作研究生,即注意婚姻史的探索,发表有多篇论文。现在这部《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积累更厚,自九十年代初,薛瑞泽博士就有《东汉洛阳…  相似文献   

20.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铜业")主体资产为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于1954年筹建并成立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1998年改制为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中铝收购洛铜集团核心资产并成立洛阳铜业。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洛阳铜业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铜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