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何如平 《社区》2008,(23):45-45
前几年,我曾到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到了异国他乡,就得入乡随俗。拿倒垃圾来说,德国人是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我特意买了几个垃圾桶放在公寓,在桶的外面贴上垃圾类型的标签。那天,我拎着三个分别装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型垃圾的垃圾袋,来到指定的垃圾摆放点,不料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不解地问:“我是严格按垃圾分类的要求倒垃圾的,难道有错吗?”他看了看我的垃圾袋说:“分类准确无误,但是您倒垃圾的时间不对,这里只允许每周一、周四的晚上9点以前倒垃圾。”  相似文献   

2.
庄佩金 《可乐》2010,(5):30-30
侄子来看我,说他女儿正在美国读12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三),有份家庭作业做不出来,需要我帮忙。 我哈哈大笑:“拿你叔叔开玩笑吧!你是大学毕业生,有啥题能难住你?”  相似文献   

3.
成熟不能等待——国外中小学性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性教育从家庭开始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家庭,青少年30%的性知识来自父母,那么,家长怎样和自己的孩子谈论这个敏感的话题呢?雷诺兹女士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她的女儿今年已经21岁。她说:“当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时候,我会经常找机会与孩子交谈。比如在一起看成年人电影的时候看到男女主角见了面就上床,我就告诉女儿,这只是故事,真正的男女关系不是这样的。我告诉女儿,婚前性关系是危险的。”黑人管理技师布朗有一个15岁的女儿和一个20岁的儿子。他说:‘我们都是面对面单独交谈,女儿同母亲谈,儿子同我谈。…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付敏 《社区》2010,(16):55-55
威胁 女儿:爸爸,如果你再不答应我和他结婚,他就自杀了。 爸爸:他自杀跟我有什么关系? 女儿:他在你的公司里投了3500万的人寿保险。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减肥     
深瞳 《老友》2010,(7):65-65
前一阵子,我到美国探望在那里定居的女儿。一见面,女儿就惊呼:"老爸,你怎么回事?几年不见,你胖了好几圈!"的确,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关系,我的身体明显发福。上一次见到女儿是3年前,和那时相比,现在的我简直判若两人。到美国的第二天,女儿就替我请了"减肥警  相似文献   

6.
侯玉梅  王璐 《华人时刊》2012,(Z1):58-59
入学考试,一忧一喜2005年5月初,我和17岁的女儿远涉重洋来到美国,与先期在这里的丈夫团聚,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出国前,我曾听朋友说,在日常生活中,美国的很多办事机构是靠不住的,如果不多留点神,吃了闷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时对比话我还不太在意。初到美国,女儿本应上高二,可不少朋友好言告之,美国的高中没什么读头,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最好让女儿直接报考College。在美国,College在一般意义上是对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的通称,学生学分凑满60后,就可以直接转到四年制的University,这样既省时间又省钱。我听从了朋友的劝告。一个月后的一天,我陪同女儿来到距家4英里的学校,进行入学考试。考试时间为两小时,仅考英语和数学。女儿考试的时候,我坐在外面,心情一直忐忑不安。两小时过去了,看到女儿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我连忙问:"考得怎样?"女儿有点得意地说:"数学考得不错,题答得很顺利;英语嘛,基础部分不敢说,但作文  相似文献   

7.
我的笨孩子     
田正武 《社区》2012,(20):59-59
我们大院里和我女儿同年的孩子还有五个。不幸的是,就数我女儿最笨。每回期中、期末考试后。妻子捧着女儿的成绩单总要掉半天泪。她平常埋怨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老师怎么当的,也不教教孩子。”  相似文献   

8.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9,(7):54-55
想出国读本科的学生家长:我的女儿2011年毕业,我想给她选择排名较好的学校,目前她在北大附中上高中,理科成绩较好,英语、语文成绩一般,经济能力尚可,但是我还不知道怎样为她选校,希望听听专家的意见,谢谢!小编告诉你:你女儿的情况适合选择理工类专业方向的类型,可以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准备SAT和托福,高中学习成绩一般保持在85分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9.
吾家好女     
徐立忠 《老友》2012,(8):41-41
我一直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孝敬老人,关爱父母,多数女儿比儿子做得好。远的不说,就以我女儿为例,我说说两件有关她的事吧。  相似文献   

10.
赵常民 《社区》2008,(33):24-24
北京的李女士来电咨询:我与丈夫于2000年离婚,当时由于我们的女儿不满一周岁,法院判女儿归我抚养,我丈夫每月付抚养费。后来他因为另行组成了家庭,所以很少来看望女儿。当女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每天都快乐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非常羡慕。后来我与前夫取得了联系,约定每周六前夫来看望女儿一次。就这样女儿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着爸爸每周六的到来。但随时间的推移,我前夫来看女儿的次数越来越少。请问我能否向法院起诉要求前夫来看望女儿?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前,一对来自美国的洋翁妪住进了教师公寓,与我成了对门邻居。两位老人70多岁,皮肤白皙、满头银发,还会说汉语。他们入住后极少外出,一些食物和日用品,大都由住在附近的中国女婿和女儿送来。偶尔取奶、倒垃圾时与老俩口在楼道间碰面,他们也只是微笑着对我点点头,很少开口。我们之间第一次语言接触是在一天早上。那天,我出门上班,刚好看到洋老头儿在取报纸。彼此点点头后,我无意间瞥见他家挂在楼道上的报箱并未用锁,而是用铜线弯成圆圈将箱门连接上的,取报时,主人稍转动一下铜圈,箱门便打开,取出报纸后,再次转动铜圈,箱门便关上。我对…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两年前的冬天,我为女儿买了一双打折的名牌皮鞋。米黄色、稍稍有点鞋根,虽然是旧款式,但看起来还是不错。说实话,要不是打折,我绝不会给她买这么贵的鞋。可我那14岁的女儿说太土气,不时尚。我很吃惊,也很恼火:这么大的孩子就学会挑三拣四!我想尽办法让她接受这双鞋,但直到过完那个冬天,女儿都异常固执地坚守着她那刚刚形成的让我不可理喻的审美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午,在校园里,小寅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师,这是你女儿?”“是呀!”我笑了笑,因为他一脸甜甜的笑容,完全不像前日我见到的,他站在班主任前,目不斜视,不屑一顾,老师问一句,他回上好几句。  相似文献   

14.
征婚须知     
《人生与伴侣》2007,(3):68-68
现在的评奖比耗子还多。只要你不出席就不给你奖。我早就看明白了。我现在只在乎两个奖。一个是我走在大街上,老百姓问我:“小崔,你的病好点儿了吗?”另一个奖就是,我女儿说:“爸爸,我永远爱你!”这是最高的奖,我每年都得这两个奖,别的奖都不用在乎。 ——崔永元在回答记者对现今娱乐圈各种评奖的感言  相似文献   

15.
彭龙富 《百姓生活》2011,(10):17-17
吃过晚饭,女儿窝在沙发上看一本已翻过N遍的漫画杂志。我心里泛起一丝不快,但转念一想。看书总比看无聊的肥皂剧要好,因此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没想到,这转瞬即逝的一念却没逃过女儿的眼睛。她说:“爸爸,我现在看书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只看图画,现在是看文字。”  相似文献   

16.
叶未央 《百姓生活》2014,(10):37-37
一天,7岁的女儿问我:"爸爸,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我一愣,这时才意识到,我记得女儿和老婆的生日,竟然不记得母亲的生日。 每年,女儿生日的那天,我父母和岳父岳母都会从老家赶过来,和我们一起为女儿庆祝生日。我即便当天在外出差,也会想办法尽量赶回来陪女儿,不想错过她的每一个生日。  相似文献   

17.
手机铃声突然狂响,我被吓了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上午十点半,正是大家埋头工作的时候,我很少在这个时间段接到电话。昨天晚上刚刚和女儿沟通过我要再婚的事情,而沟通显然并不成功。早展出门的时候,女儿闷在卫生间里不答理我。走下楼去,心里终究是心神不宁,于是叫母亲过来陪陪女儿。  相似文献   

18.
邻居辛阿姨的女儿曲歌,一直很挑剔,处过好几个男友都不成功,前段时间终于与医生秦健喜结连理,辛阿姨乐得合不拢嘴。但才一个星期,辛阿姨脸上的喜悦就被愁云覆盖,她说女儿婚后好像很不开心,问她她又不说,想从秦健那里得点信息,他也躲躲闪闪。辛阿姨对我说:“你是看着曲歌长大的,你帮我问问这俩孩子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社区》2010,(2):36-36
你家妞妞长得可真漂亮 五岁的妞妞让老爸帮她做某事。老爸:“爸爸很累啦,你夸我两句吧,你夸我两句我就又有劲了。” 女儿:“老郑!” 老爸:“哎!” 女儿:“你家妞妞长得可真漂亮啊……”  相似文献   

20.
许海玉  王远征 《社区》2008,(27):22-23
刘先生的女儿4岁,在私人幼儿园上小班。他发现女儿有一次站着小便,大声呵斥女儿不能这样,女儿却理直气壮地说:“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原来,他女儿就读的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刘先生想跟女儿解释性别差异,可女儿听不懂。但不解释清楚,又怕影响女儿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