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衡 《社区》2014,(15):48-48
“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长期以来,大病开支—直是城乡居民经济上最大的问题之一。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大病保险制度建设由此拉开帷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目的是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让绝大部分城乡居民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2.
从思维看“圆点哲学”苏富忠在1996年第5期《新华文摘》上,读到了马建勋先生的《圆点哲学》一文(原载于《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以下简称马文)。此文提出了一种圆点世界观和圆点方法论。这些观点显然是荒谬的。让人颇感兴趣的是作者怎样构想这些观点的。因...  相似文献   

3.
从“三部曲”看夏目漱石的精神世界韩贞全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豪,通过其“三部曲”(《三四郎》、《其后》、《门》)向世人诉说什么?对此人们的评论不尽相同。拙文主要从“三部曲”的人物心理分析入手,试管窥夏目漱石的精...  相似文献   

4.
六朝时期,由于长江流域的开发,江南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了一批港口城市。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描写商人及商品经济的民间歌谣。这些歌曲主要集中在乐府诗《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和《西曲》中,因此“吴声”、“西曲”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大的价值;在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史料方面,其所蕴藏的信息,也很有探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德政在《中国青年报》上著文说:在学术界享有盛名的德国马普研究院(MaxPlanckInstitute),为配台其刊物《马普研究院期刊》的中国专题,把五行看似是诗句的汉字印成封面,想让读者一看便知内里乾坤,但这几行中文字来自色情场所的传单,令中国读者不满。  相似文献   

6.
从“您”的历史轨迹看“您们”的使用赵敏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加"们")都是配对的,只有第二人称敬称"您"有没有加"们"的复数形式,语法学家们的看法很不一致。目前主要的看法有:第一种,《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您"是"你"的敬称,不...  相似文献   

7.
燕惠王让乐毅书,应是《战国策·燕策二》燕惠王让乐毅书与《燕策三》燕王喜遗乐间书两段文字之和,其文字顺序应是《燕策二》为第一部分,《燕策三》燕王让乐间书为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思想在《易》、《诗》等古籍中已经有了一些萌芽形态。先秦诸子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主要是围绕“名”与“实”问题展开的。其中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出于自身的理论需要,对“名”有特别的关注,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12,(10):3-23
2012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指出,在基本医保已报销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再次报销,要求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这意味着由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医保制度将全面铺开。有分析认为,该《意见》的公布,意味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缓解。其中规定“所需要的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政府出资购买商业保险”、“报销可超出基本医保政策范围”等成为该《意见》的诸多亮点。9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等六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启动和部署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此前就在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京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要下决心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拓展延伸基本医保功能。他强调,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创新机制,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9月11—13日,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可持续的卫生体系分论坛上表示,到“十二五”末,也就是2015年,中国大多数大病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和有效救治。“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但既有病又没钱该怎么办?网民为大病医保新政的出台叫好,更为六部委积极引导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鼓掌。网民说,大病医疗保险将有利于中低收入者,但地方政府须尽快落实,相关细则须尽快出台。大病医保政策为何在此时推出?参保人从中到底能获得多大的实惠?《意见》中诸多亮点备受关注和热议,同时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本期《非凡的博客》将对大病医保新政提供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0.
聂东甲 《可乐》2010,(5):53-53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张伟平结识了张艺谋。两人性情相投,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1995年,张艺谋筹拍《有话好好说》,投资人对影片的前景没有信心,不敢投资。一次见面,张伟平问张艺谋:“最近在忙什么?”张艺谋有些苦恼:“最近在筹拍《有话好好说》,但投资方对市场缺乏信心,资金迟迟不能到位。”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文体的产生,首先是基于社会的需要。鲁迅的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①,它是为适应五四运动、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文艺武器而出现的。鲁迅战斗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杂文,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700篇,共130多万字,收在16本杂文集中。他的前期杂文包括从1918年至1927年以前的作品,收编为然风火《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个集子、共128篇,另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中还收有这一时期的杂文物余篇。总计前期杂文达170篇左右。关于杂文,鲁迅曾多次论述过,在《且介亭…  相似文献   

12.
宋大全 《新天地》2011,(12):139-140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5课是两篇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其中《两小儿辩日》一文里有一些问题,或许大家一直都没有注意到:两小儿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孔子的“不知”是知识的缺乏还是没有弄懂问话的意思?教材注释和《教参》(人教版)的答案有无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些疑问,还是让我们先看一下原文和《教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6月29日,石河子大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以下简称“兵团出版社”)签订协议,由兵团出版社为石河子大学出版60周年校庆系列丛书——足迹。“足迹”由《石河子大学校史》、媒体集萃《让历史见证》、报告文学集《足音》、诗选《放歌集》四本书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石河子大学六十年发展历程。根据协议,兵团出版社将在8月25日前完成印刷。  相似文献   

14.
“落实”二字,嘴巴上说起来往往掷地有声,行动上看起来总是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品行不同风格各异,对“落实”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落实”,也就罢了。同一个人,却也有不同的“落实”,未免就叫人奇怪。其实说怪也不怪。且让我们到《红楼梦》里把王熙凤找出来,看一看她是如何对待“落实”二字的。《红楼梦》里写王熙凤的“落实”,前前后后不计其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我看有两次。  相似文献   

15.
大病来临前,身体往往会报警。然而,一些夜间出现的症状容易被忽视。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7月30日载文,邀请英国睡眠专家尼尔·斯坦利博士等多位专家总结了夜间容易出现的疾病征兆,并给出简要分析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胡秀 《21世纪》2010,(12):68-69
美国《新闻周刊》驻华记者安思乔这几天感冒,咳嗽得厉害,不过,听说有人要请他评说一下中国各类网络现象时,安思乔一下子就来劲了。他说,自己对此非常感兴趣,《新闻周刊》在华报道原则之一就是想通过一些小事情,看到中国是否产生了什么“主义”的东西,而网络应该算最能产生新“主义”的地方,一直是他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东西方古代英雄史诗都有“英雄历险”的母题,都有一个“追求”的中心题旨,叙写英雄的诞生、爱恋、历险、受难、死亡、复活。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重在叙写英雄的“历险”,歌颂英雄的勇武善战及强调现实功利的人生追求。《罗摩衍那》则重在抒写英雄的“受难”,表彰强调伦理与德行的人生追求。“受难”不是消极的,而是躬行达磨。这反映了重伦理道德的印度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一份我很看重的学术期刊,它的可贵不仅在于学术上的严肃和纯正,更在于它的学术前沿性,我想其中很大原因与“现当代诗学研究”这一栏目有关。我和这份刊物结缘也正是由于这个栏目。2005年我应邀写了一篇《关于先锋诗歌的悖论》,对诗歌的先锋性问题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我的那篇文章固不足道,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0,(5):53-53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完成的一项为期1个月的最新实验发现,和西红柿苗说话能让它长得更快。与男声相比,欢快女声甚至还能让西红柿多长高5厘米。在皇家园艺学会2月份开始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请几位男士和女士朗读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约翰。温德汉姆的《夺命流星》、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以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的节选片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内涵丰厚、文法高超的英雄传奇小说经典,《水浒传》之“互文性” 大致可分三个层面:与其前文本所发生的上行“互文性”,与其大略同期的文本所发生的并行“互文性”,以及与其后文本所发生的下行“互文性”。就上行“互文性” 的情况来看, 《水浒传》的文本来源主要有二:除了对《史记》经典细节的化用,还有对杂剧章法的借用。与《金瓶梅》所发生的并行“互文性”的情况也并非仅仅限于“借树开花”、“借鸡生蛋”,而是二者通过互相点化或戏拟某些经典故事来反讽社会现实。由《水浒传》对《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派生的力度与强度,我们更感受到它“之所以成为经典” 的文本魅力。从《水浒传》这一经典文本的沿承与传播状态推演开来,可以说一部小说的“互文性” 之强足以成就其“经典性” 之高,或者说一部经典作品的“互文性”与“经典性”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