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同学在《我的老师》中写了一件事,大意是:一天,同学说语文老师让“我”去办公室一趟。正在做作业的“我”被一声喊吓了一跳:怎么啦?“我”什么地方惹了语文老师?“我”于是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语文老师却说要把“我”的作文推荐出去发表。“我”非常惊喜。接着小作者写道:我  相似文献   

2.
“我想上大学”“我想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我的心愿是帮妻子买件新衣”“我希望上学能有一辆自行车”“我希望有一个电饭锅”“我要一袋米、一桶油”……这是溧城镇“心愿树”爱心工作站的心愿本上记录的一个个小小愿望。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11,(10):56-56
理想的工作 乔、迈克、玛丽和汤姆在谈论他们理想的工作。“我想当一名律师。”乔开始说,“这样我就能保护我的乡下同胞了。”“我想当一位议员。”迈克说,“这样我就能制定法律来保护我的乡下同胞了。”  相似文献   

4.
幸福实验     
美国有个研究幸福的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让受试者造句,规定以“我希望”起头,例如“我希望我象比尔·盖茨那样富有”、“我希望我是贝肯汉姆的情人”、“我希望我中百万乐透头奖”。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受试者再造三个句子,以“还好我不是”起头,例如说“还好我不是绝症患者”、“还好我不是乞丐”、“还好我老公没有暴力倾向”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同样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后,心情都会变得比较差,而完成“还好我不是”造句时,心情都比较好。心理学家又给受试者讲了个故事:有一位青年家世很好,学业顺利,衣食无忧。但是他也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5.
我惹了祸     
我是这幢楼里的“恶作剧大王”。五岁给邻居的小女孩剪过辫,七岁在新搬来的“小冬”脸上画过两只老鼠。当然,这些恶作剧也使我屁股经常开“花”,但都没有使我摘下“恶作剧的大王”的“王冠”。但迫使我走下“宝座”的人,却是我自己。你瞧,我又闯祸了。今天,我带着几名“部下”“扫荡”到车棚,看见停着一辆崭新的“三洋”童车。“好漂亮呀,给它放气。”“最好是扎破车胎。”“部下”们纷纷发言,我也赞同他们的主意。于是我们拿出“随身佩带”的铁钉一扎,那车胎只“嘶——”地“叫”了一声就瘪了。回到家,我问爸爸:“什么时候给我买自行车呀?…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家出了一桩桩怪事:冰箱里的冰棒被“偷”,抽屉里的饼干被“盗”,就连牛奶也一天比一天少了。我这个“黑脸包公”决定探个“水落石出”。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回家,悄悄地“埋伏”在门后,小心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我手中拿着一根绳子,时刻准备着将“罪犯”抓获。时间一分分过去了,突然,门“吱呀”一声响,随后走进一个人来。我从门缝里一瞅,只见一个女人,脚穿高跟鞋,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关上门躲在门后却和我撞了个满怀,我正想大喊捉贼,妈妈一手堵住我的嘴巴,轻轻地“嘘”了一声,小心对我说:“别出声,我也是来捉贼的。”…  相似文献   

7.
昨天,我正在看电视,妈妈拎回来一袋毛豆对我说“:菲菲,过来剥毛豆。”我头也没抬,回答道“:我不剥。“”为什么?”妈妈问“。因为我不喜欢吃,所以我不剥。”妈妈有点儿生气了,说“:你不喜欢,可别人喜欢吃呀!”我冲她调皮地一笑说“:那就让喜欢吃的人剥呗!”说着,我就跑到房间换了一条浅蓝色的裤子,准备出去玩一会儿。呀,不好,裤脚边有一个洞!我赶紧找妈妈“:妈妈,我的裤子破了,您给补一补吧!”妈妈回答“:不补。“”为什么?”妈妈一本正经地说“:我不喜欢浅蓝色的裤子。“”您不喜欢,可我喜欢呀!”我可怜巴巴地哀求道。妈妈也冲我一笑说“:…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怀疑到只有“我在怀疑”这一当下最后的怀疑而不能怀疑为止,发现我在怀疑以我的存在为支撑点,由之而得出了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站在现象学的立场上来看“我思故我在”,由于笛卡尔自我的经验化、实体化,笛卡尔的“我思”还没有达及自我的意会之知,不具有自我明证性的“是者”,近代哲学确实性的支点动摇了。萨特以“反思前的我思”来置换笛卡尔的“我思”,就是认为“我思”不是原初意识,不是那道始源性的“光”,没有回到事实本身、回到人与世界的最初关联。  相似文献   

9.
病文展示我班的“万人迷”我班的这位“万人迷”真是一位爱美之人。一日晚餐后,她突然问我:“‘小萍’,你说实话,我漂亮吗?”“漂亮,当然漂亮,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当然漂亮啦!”我将她大大地夸耀了一番。可“万人迷”竟不像往日听后那般得意。一日午餐后,“男人婆”一边擦碗一边抱怨:“‘万人迷’,你下次能不能自个儿带点纸巾来,你每次都用我的……”“我又没用你多少!”“万人迷”说道。“没用多少?反正没用你的,你当然不心疼了,用别人的,你不知不觉吧!”“男人婆”有些急了。“多乎哉不多也,就一米来长吧!”“一米来长?上次你擦桌子就…  相似文献   

10.
原来是……     
实习快半年了,作为一名小助理,办公室里的电话我可没少接。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位客户的咨询电话,对方的声音嗲声嗲气的,我一听就觉得是位年纪不大的姑娘。听完“她”的叙述,我便说:“小姐,请稍等,我帮您转接相关业务专员。”说完我按了转接按钮并放下电话。第二次,我又接到了这位“小姐”的电话,“她”似乎也认得我的声音,口气生硬地询问我某某同事在不在,我依然很客气地说:“小姐,某某不在,您方便留下联系方式吗?”“她”犹豫了下,便告诉了我名字和手机,然后匆匆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11.
这一天,我在家里跟爸爸玩跳棋。我一面为自己搭(dā)桥,一面向前进攻,爸爸一面阻截(zǔjié),一面巧妙地在中间穿插跳跃。突然,我发现了一条直插敌人心脏的小路,可又怕爸爸看出来,就催爸爸快走。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赶忙仔细观察,并调来一员大将堵住了路口。我连忙说:“不算,不算,重来!”爸爸说:“没你这么耍赖的。”我只好苦思妙计,继续走下去,但还是慢两步,输给了爸爸。我又缠着爸爸来了一个回合,第二局我赢了爸爸,好高兴啊!点评“我”一面“搭桥”、“进攻”,爸爸一面“阻截”、“跳跃”;“我”发现了“直插敌人心脏的小路”,爸爸“调来…  相似文献   

12.
记性差     
《百姓生活》2013,(4):68-68
丈夫:“老婆,广告上的这个女的是谁啊?”妻子:“你记性怎么这样差呀?我都告诉你多少遍了!”丈夫:“是吗?麻烦你再告诉我一遍吧。”妻子:“你给我听好了,我再说最后一遍——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李银河 《社区》2004,(17):54-55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研究性?一开始我并不在意,人们问得多了,也引得我自己不得不常常自问:我究竟为什么要研究性呢?首先,是我生长的环境和社会气氛。我属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60年代进入青春期、70年代谈婚论嫁的一代人。在这30年间,“性”这个东西在中国是一个怪物。在所有公开的场合,它从不在场;可是在各种隐秘的地方,它无所不在。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当时的社会有“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人们在“阳”的一面是一副面孔;在“阴”的一面是另一副面孔;在“阳”的场合说一种话;在“阴”的场合说另一种话。而“性”这个话题绝对属于“阴…  相似文献   

14.
“我思故我在”由于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而影响深远,而我国学术界长期用经验论的解释原则去理解这一命题的含义,结果必然导致了对笛卡尔唯理论的哲学立场的偏离。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认识原则出发,认为“我思”指的是先天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规定性”,“我在”指的是巴门尼德意义上的“人的真实存在”,“故”则强调的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逻辑顺序。因此,“我思故我在”的准确含义应该是“我思故我是”。这一命题既是古希腊哲学以来的“人是理性动物”的现代性诠释,也是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所有理论得以成立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5.
突然一只沉重的手按在他肩上,一个厚重的声音问他:“什么事叫你这么伤心哪?朋友。”西蒙回过头来,一个蓄着胡子、长着一头黑卷发的高个儿工人正和蔼地望着他。西蒙的眼腈里满是泪水,回答:“他们打我……因为……我……·我……没有爸爸。”“怎么,”那人微笑着说,“可是人人都有爸爸呀。”孩子在一阵哀痛中,困难地回答:“我……我……我没有。”  相似文献   

16.
天空被黑压压的乌云笼罩着,并夹杂着一丝丝冷冷的风。房门外。“孙女,出来看看电视吧,别成天闷在房间里,会把身体弄坏的……”爷爷没完没了的念叨。“我不累,爷爷。”我敷衍了一句。“要不打电脑吧。”“不想打。”“那你一定饿了吧,快,出来,我带你去吃好吃的!”我有点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18.
本体论上的人是一种类存在物 ;价值论上的人则是一种超越存在高于存在的应当之物。归依存在是人的根性 ,归依人是“我”的根性。“我”是通过看、思、做来跨越“我们”、“你”、“他”等站点而成为人的。“我”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作为人我应当做什么”和“对于人什么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慧芹 《社区》2011,(27):27-27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届七旬的我,居然会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当然,这得感谢我的小孙女苗苗,是她把我“捧”进“作家圈”的。  相似文献   

20.
猫的底线     
李文明 《可乐》2011,(1):9-9
一只正在偷食的老鼠被猫逮住。老鼠哀求:“请放过我吧,我会送给你一条大肥鱼。”猫说:“不行。”老鼠继续说:“我会送给你五条大肥鱼。”猫还是不答应。老鼠仍不死心:“你放了我,以后我每天送给你一条大肥鱼。逢年过节,我还会拜访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