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微言博义     
《国际公关》2011,(3):89-89
危机管理专家王微:一头驴掉到很深的废弃深井里。主人权衡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走了。每天有人往井里倒垃圾,驴开始很绝望: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可是随后驴发现:垃圾垫高了井底,而且从垃圾中还能找些残羹来维持体能。最终,它重新回到了地面——换个角度解读,危机中也有机会。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社区》2004,(24):49-49
面熟两个醉汉在路上走着,其中一个看到路边有一面镜子,便走过去捡了起来对着镜子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好面熟啊!”他的同伴走了过来说:“让我来看看……笨蛋,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吊法不对一泼妇跟邻人打仗,假装寻死上吊,绳子的一头结了死扣,挂在后脑勺上,另一头拴上树杈,然后大喊:“救命呀,有人上吊了。”这时,路边一人告诉她:“你这种吊法不对,应该打个活扣,套在脖子上。”我是警察两个警官出去打猎,其中的一个是第一次打猎,所以他显得有些激动。打猎开始了,这名警官找到了一个离鹿群很近的密林,等待着鹿群的接近……鹿群慢慢地向…  相似文献   

3.
爱从未停止     
张翔 《人生与伴侣》2008,(12):24-25
那天,我在小区门口的理发店里理发,遇到了那个满头银发的老人。那个老人我是认得的,姓刘,据说是汽轮机厂的退休员工,就住在我们隔壁的小区。以前我下班的时候,经常能碰到他,他总是很悠闲地坐在小巷边跟老人们下象棋,他的笑声总是很爽朗,尤其是那稀疏银白的头发特别惹人眼,那头发白得发亮,每次有车从小巷中飞驰而过,他的头发就像风中的麦浪一样飘了起来,让人不禁开始羡慕起这迟暮的美好来。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8,(15):17-17
“这个孩子从小就很独立。也有自己的想法。练上手球就是他自己选的。”妈妈张玉梅说得很平静,“初三暑假,我们家本来计划等他从苏州比赛完回来的第二天全家一起去九寨沟旅游,但张星到家后拿出来一份东西.我们一看。是江苏省手球队的大名单.上面写着第二天要去苏州报到。我们就问他自己的想法.孩子自己说.他要去苏州练手球。”第二天,  相似文献   

5.
城市幽默     
《社区》2003,(6)
养猪人 一名男子在乡下看见一头有一条木头腿的猪,他很奇怪,就问猪的主人。猪的主人说:“我来告诉你吧,这是一头了不起的猪!去年5月我家的房子失火了,它把我的孩子们从火里救了出来。” “这是在火灾中失去那条腿的吗?”那个男子问。  相似文献   

6.
芳芳理发店     
《可乐》2006,(10)
我一直都不喜欢走那条巷子,因为它狭窄、寡淡,两边的破房子把它夹得窒息,从中穿过一次,心情难免会跟着郁闷。一个很冷的下午,和朋友她说去超市,朋友说穿过它就到了。走在小巷中,两边模仿着步行老街,有小饭馆、做衣铺、租碟屋等等。我对朋友说,这些小老板的生意真让人担心,整条巷子都如此冷清,靠一间小  相似文献   

7.
如果沿着别人走的路走,你永远都成就不了自己。这是一个崇尚“榜样”的时代。我有一个朋友,过去几年发现自己与某位培训师的某些特点,以及走过的路很相似,但是人家比他早走几年,很成功。于是,朋友就把他当成学习的对象,离开了企业,开始走培训师的路。但几年下来,他的“榜样”继续一路成功,而自己却折腾得很累,觉得很失败,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觉得这是“命运”。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7,(7):23-23,22
从前,有一头自以为很聪明的驴子。每天他的主人都叫他拉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车。他们总是走同样的路线到那个村子去:穿过森林里一条宽阔的道路,顺着平缓的下坡进入农场,再沿着小河走入浅滩,经过草原,最后就到了那个村庄。  相似文献   

9.
夜路     
《可乐》2006,(3)
老人常说,夜路走多了,会遇上鬼的。这条路我都走十多回了,半根鬼毛也没碰上。自行车在小巷前面的广场上,只要出了这条小巷。鬼也不用怕,广场人来人往,鬼怕嘈杂!穿行到小巷一半时,一个人影贴了上来,很轻盈的步伐,还带一股香风,我侧过身子让道,人影却停住了:"大哥,要人陪吗?"很职业化的口气,不带半点感情色彩。我一愣,嘿,碰上做不正当职业的女子了。于是生气地说:"谢谢,我一个人很好!"那女子似乎也愣了一下,大概还没男人对她这么客气过,又贴上前:"大哥,我很温柔的,你试试就  相似文献   

10.
沈元  陈向俞 《金陵瞭望》2011,(11):22-23
14年来.他扎根社区,辛勤耕耘,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承诺落实在分分秒秒:14年来。他带着满腔忠诚和永恒信念.为人民群众守卫着平安和谐.他所在的社区被称为“最安全社区”:14年来.他忠实实践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社区不走的110”……他就是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分局瑞金新村社区民警——蒋自有。  相似文献   

11.
俞俭  李兴文 《社区》2005,(2):20-21
卢小宝是武汉市汉口延庆里社区的一个低保户,他日复一日,吃苦耐劳,坚持着一份收入微薄的劳动,在艰难的生活中守望着一线生机和希冀。守摊就得天天来守早晨6点多,卢小宝和每天一样,起床后洗把脸就出门了。他将上百斤的工具箱搬上自行车后架,侧着身子把车从窄窄的小巷推出来。在武汉江岸区三阳路口,他有一个自行车修理点,离家也不太远,一刻钟就安顿好了。卢小宝说,每天这么起早,主要是学生的自行车常常要打气,打一次气两角钱。这一天是节日,学校放假。他有些失望。卢小宝今年44岁,妻子和他同年。1992年,他所在的厂子倒闭,没事干回家了。他指指…  相似文献   

12.
陆文夫的文学创作为苏州城市形象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他凸显了"天堂"的人间性,让人性的温暖流淌在小巷深处;他以民间立场将叙事的中心定位于城市中的小人物,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让城市变得感性和柔软。是他让苏州变成了一个被阅读的城市,当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是他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周俊 《今日南国》2008,(6):56-56
—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问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老人问女人怎么没有侍者,女人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果然,老人看见有许多食物陈列在台子上排成长长的一行。“从一头开始你挨个地拣你喜欢吃的菜,等你拣完到另一头,他们会告诉你该付多少钱。”女人告诉他。  相似文献   

14.
章平不易     
在比利时的根特(GENT)市,一位叫章平的作家给了我很好也很深的印像。 5月14日傍晚到根特市以后,怎么也找不到事先定好的酒店。后来同行的常恺打电话给一个人,对方说,干脆你们不要走,我乘车过来带路吧——这个人就是章平,个头不高,稍扁的脸,眼睛和胡子都是小小的,只是见得很精神,对我们从中国来的同胞很热情,晚上有人要去市区逛街,他就自己开了车子带你去,第二天我们去布鲁塞尔,他就约我们晚上去他开的饭店吃饭。 就这么短短的一面,我开始注意他了。他写诗,也写小说,他的《飘雪》在1994年得了《诗刊》举  相似文献   

15.
水之乡,桥之都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苏州最美的自当属水,有水当然不能少了桥,苏州的桥很多也很特别。沿苏州古运河乘船而下,一路观赏着两岸那些别致的古桥,水域宽阔处有大气的石拱桥,水道狭窄处有精巧的小石桥,连接两岸人家的如走廊般的小木桥,以红灯笼装饰,像极了一条画舫横亘于运河之上。  相似文献   

16.
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曾经有两个左权人先后相伴44年,一个男,一个女,不仅同乡,而且同岁。他们和周总理一家都有很深很深的感情。 他跟随周总理整整8年,从延安到北京,这构成了他人生最光彩的一页。他就是出生在山西省左权县票城乡票庄村从平定县离休的魏玉秀。 1996年1月22日,我第二次专程去平定,在东关新民街一处普通院落里见到了这位前辈老乡。他很激动,紧紧握住我的手,非常抱歉地说:“上次你来我正好去了河南,让你白跑一趟。”他有1.7米以上的个头,虽年近古稀,却很精神。面容清瘦,头发  相似文献   

17.
曹操与儒学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不仅体现在他完成霸业的艰辛过程中,很通脱地将儒学的入世功用发挥到淋漓尽致,有一种“为我所用”的气概;而且在他的文章中也展现了他很深厚的儒学素养。这与他自身经历有关,时代环境的因素更不可忽视,同时曹氏集团中众多人才的儒学倾向对曹操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人称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象苏州秀气的园林,淡雅清峻,玲珑透剔。陆文夫自己也以园林比小说,说“网师园是个短篇”,“它小巧秀气,比例、尺度缩小。十分怡人。”对于陆文夫小说的读者来说,这不难体会。然而,作为一座园林,不能设想其色彩是单调的,除了其布局结构的精巧独特外,色彩的丰富和斑斓不可缺少。陆文夫的小说对于色彩艺术独到的运用,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索陆文夫小说的色彩艺术,对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不无裨益。陆文夫还没有作过关于小说色彩艺术的理论阐述,这也许是他正埋头创作、精心构筑之故。然而,他的小说色彩感是何等浓烈!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是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陆文夫是善于对社会世象进行调色的作家。尽管陆文夫作品中对色彩描写的词句那么少,有时几乎整篇作品中也找不出多少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表色字眼,但色彩感依然十分鲜明。那么,其奥秘何在?依笔者浅见,陆文夫小说色彩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陆文夫对小说色彩追求的是整体性艺术效果。在小说创作的艺术实践中,陆文夫深谙小说这种文体的整体性优势。曾有人说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写得很美,陆文夫却把“美”归功于苏州这个整体,他说:“如果真是比现在写得美的话,那也不能归功于我,得归功于苏州。苏州的姑娘长得美,园林美,小巷也有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陆文夫《〈小巷深处〉的回忆》显然,其色彩艺术也最宜于在整体性中表现。美国学者利昂·塞米利安在《现代小说美学》一书中曾精到地指出:“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复杂的画面系统。”他把小说  相似文献   

19.
改变     
《阅读与作文》2011,(1):30-30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裕的王国。一天,他到王国的偏远地区旅行,回到皇宫后,他抱怨自己的脚很疼,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走这么长的路,并且那些路都崎岖不平,到处都是石头。于是,他就下令把王国的所有路都铺上皮革。毋庸置疑,这将需要成千上万头牛的皮,更要消耗很多费用。  相似文献   

20.
咸菜雪菜     
车前子 《社区》2014,(35):60-60
一到冬天,苏州家家户户腌咸菜,这倒也是一景。但是是老景。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小巷的逐渐消失,老苏州陆续搬进新公房,腌咸菜不方便。咸菜由这两种菜腌成:大青菜和雪里蕻。买来的大青菜和雪里蕻先摊挂在竹竿上、竹节架上晾晒几天,使它们的梗叶疲软,腌起来就不至于断碎。因为要用力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