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以调解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应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完善社区调解制度。社区调解制是社区调解员采取说理的方式,运用情、理、法化解居民之间纠纷的制度,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海市社区调解在全国占领先地位,但是上海市社区调解制度尚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吴金萍 《社区》2011,(16):48-48
社区工作主要是与居民群众打交道,群众间一旦出现了矛盾,社区工作者必须第一时间前去调停。已从事社区工作22年的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调解居民纠纷时,特别需要耐心。只要有耐心,就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发生矛盾纠纷时,矛盾双方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利益上考虑问题,所以很难听进对方的话语,情绪也较激动,难于控制。此时如果社区工作者也心情急躁,表现出不耐烦,往往就会导致调解工作半途而废,调解自然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3.
居民纠纷越来越复杂,社区调解力不从心之时,法律专业人士及时跟进,配合社区讲情讲理又讲法——社区居民间的纠纷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从以前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现在很多涉及到经济、房产、遗产分配等的纠纷。由于法律专业知识欠缺,社区工作人员调解起来往往力不从心,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李庆钢 《社区》2013,(22):17-17
在湖南省岳阳市巴陵石化公司鹰山社区,有个“党员调解服务站”,居民都简称“党调”。10名熟悉政策、懂法律、善于做思想工作、有威信的离退休老党员担任调解员,公平、公正、公道地调解处理社区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两年多来,共调解邻里矛盾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吴金萍 《社区》2011,(11):48
社区工作主要是与居民群众打交道,群众间一旦出现了矛盾,社区工作者必须第一时间前去调停。已从事社区工作22年的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调解居民纠纷时,特别需要耐心。只要有耐心,就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发生矛盾纠纷时,矛盾双方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利益上考虑问题,所以很难听进对  相似文献   

6.
涂显勤  江虹  申保南  崔明军 《社区》2011,(34):42-43
社区居民间的纠纷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从以前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现在很多涉及到经济、房产、遗产分配等的纠纷。由于法律专业知识欠缺,社区工作人员调解起来往往力不从心,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朱荣根 《社区》2013,(31):42-43
自从到社区工作以来,我一直负责社区的综治工作,这些年调处的纠纷可谓五花八门,但我始终做到用真心、耐心、细心参与纠纷调解工作,调处中及时抓住纠纷双方的平衡点,运用相关技巧,做到公正客观,求大同存小异,努力实现“双赢”局面,从而化解矛盾,消除隐患。下面是我的几篇有关调解工作的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连市李家街道在社区工作中发现,辖区内很多居民关心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事务,尤其是居民间发生的带有群体性的矛盾和纠纷,通过传统的谈话、走访、座谈和沟通等调解方式往往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这类问题也不太适合通过法律形式去解决。对于这类矛盾,能不能在社  相似文献   

9.
社区新闻     
《社区》2005,(14):15-16
北京市社区物业纠纷可在调解委员会解决2005年6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和朝阳区司法局联合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社区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隶属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各社区调委会中还增设有物业纠纷调解小组,吸收物业公司负责人或房管干部为小组成员,专门调解社区内发生的各类物业纠纷。据了解,该街道辖区内的物业管理还不成熟,物业管理方与业主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其中该辖区内的某物业公司仅去年就因物业纠纷到法院立案起诉273件,目前仍有50余起案件法院尚未判决。同时,在去年香河园全地区调解的民事纠纷中,物业纠纷…  相似文献   

10.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健康卫生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但同时各地也出现了较多的社区医疗纠纷,这类纠纷具有纠纷当事人身份特定、纠纷事项特殊、标的较小等特点,在处理这类纠纷时要注意结合社区医疗纠纷的特点来寻求其解决机制。分析介绍了社区医疗行为以及社区医疗纠纷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解决该类纠纷的方式及其缺憾,进而建议设置社区医疗纠纷的调解前置程序,并从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制度方面进行了论述,建议将社区医疗纠纷作为一类典型纠纷在法律中加以规定,采用委托调解的方式,将其调解组织与审判组织相分离,促进调解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杨晨  崔勇 《社区》2009,(1):25-26
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街道,每个社区均有2名特殊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不拿一分钱薪水,却依然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积极协助居委会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帮扶困难群众等各项工作,他们就是社区“零薪主任”。但“零薪主任”运行这几年来并不顺利,他们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12.
张燕  张振萍 《社区》2009,(4):29-29
天津市大港区海滨街活跃着一支矛盾纠纷调解队,他们由各个社区的综治专干组成。多年来,这些基层调解员用真心、热情和爱心化解社区的矛盾,细解居民的“锁结”,在构建和谐社区、维护一方稳定的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红 《百姓生活》2013,(11):22-22
在北京东城区景山街道钟鼓社区.有一个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从2005年成立至今,“家和万事兴”共调解居民纠纷近800件,避免了20批465人次群体上访,110报警率因此下降了40%。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4,(21):23-23
人民新村社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心地段,是70年代的老城区居民点。社区人口流动性大,内部矛盾突出。让社区党支部书记罗芝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社区成立之初的某一天,她总共调解了三次居民纠纷。纠纷不大,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周围的居民却只知道看“祸兮”,无人出来劝架,居民人际关系冷漠。社区居委会感到工作任务的艰巨和紧迫。人民新村社区成立之初,部分居民楼栋有老同志义务担任栋长,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日常工作。他们有的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无法继续胜任工作;另有部分楼栋个别居民素质低下,不配合社区工作,单凭栋长一人苦心婆心做…  相似文献   

15.
赵明 《社区》2012,(15):12-13
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街道广储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权力、没有职位,没有一分钱报酬,却常年走东家、串西家,排查纠纷、调解矛盾、宣传法律,他们以一颗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赤诚之心,换来一方和谐,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枉区的“和事老”。他们就是扬州市首个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广储枉区“劝导服务队”。  相似文献   

16.
王晓芹  张兆利 《社区》2012,(19):46-47
当前,随着《人民调解法》的深入贯彻实施,社区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道防线”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不可否认,调解效率低、调解协议履行率不高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笔者认为,针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复杂、总量激增的特点,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社区调解工作进行再认识、再规范、再提高,尤其需要强化社区调解员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充分发挥社区调解的优越陛。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中,关系对纠纷的调解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农村调解中,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不同的纠纷类型相关,也和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的效果相关。调解当事人和第三方都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因此,在调解中具有不同的需求和动员能力。关系影响到调解中对第三方的选择,也影响到对调解方案的选择,更影响到调解效果的实现。只有充分考虑关系因素,才能充分实现纠纷解决对农村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修复功能,也只有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对农村调解的效果进行充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城镇化与社区调解的内在联系,以城镇化进程中青海农牧区社区调解现状为视角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社区调解运行机制,在了解其社区调解机构力量单薄,社区调解主体杂而不专;社区调解的纠纷类型多样化;社区调解经费补偿机制不健全,社区调解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基础上,借鉴经验与启示,从健全大调解工作格局、加强社区调解工作保障、强化社区调解工作效果等方面对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社区调解制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郎友兴 《社区》2013,(3):9-9
今天的社区,邻里关系疏远了,相互帮助少了;个体的维权意识增强了.纠纷调解多了;社区组织公共活动困难了。总之,居民缺乏把社区当作家园的那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把它仅仅当作栖身之处,成了名副其实的“睡城”。在这样的社区里,作为社会主要成员的职业群体的主要生活空间不在社区内.且居民间缺少信任,加上社区资源匮乏和整合难度加剧,社区流动人口众多.导致居民之间体现出一种很低的社区关联度。  相似文献   

20.
王晓芹  张兆利 《社区》2012,(13):46-47
当前,随着《人民调解法》的深入贯彻实施,社区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不可否认,调解效率低、调解协议履行率不高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笔者认为,针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复杂、总量激增的特点,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社区调解工作进行再认识、再规范、再提高,尤其需要强化社区调解员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充分发挥社区调解的优越性。效率意识现阶段的矛盾纠纷,关联性、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