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社区》2022,(7):18-19
兴庆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首善之区,辖区面积8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82万人。下辖2乡2镇,11个街道办事处,35个建制村和105个社区,有居民小区865个,其中老旧无物业小区393个,散居楼栋(房)842栋,商业网点46335个。近年来,兴庆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银川市提出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任务及要求,积极探索加强老城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新举措,建立“1145”社区治理兴庆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让居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依托数智技术理顺社区应急治理内在机理并突破治理阈值,已成为社区应急治理创新的可行路径。上海市L街道“社区大脑”建设催生了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为特征的社区应急治理新模式,充分利用当前数智化发展的有利契机,既从主体、空间、规则以及方式等维度重塑原有的社区应急治理结构,又将数智赋能落实到社区应急治理的全生命周期,集中体现为社区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以及应急恢复等动态接续的行动环节,切实保障社区应急治理全过程的高质量运行。因应数智技术赋能社区应急治理的双重路径,需加强顶层设计、畅通多元参与、保障信息安全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项绍军 《社区》2014,(7):29-29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委、区政府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统筹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三位一体”,以落实社区减负“七项规定”为契机,坚持深化“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构建多元主体的社区治理格局,努力实现和谐社区建设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劲夫 《社区》2014,(18):12-13
如何“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笔者认为必须要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社区治理服务实践,完善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带动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整体提高,夯实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脆弱性、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经济环境的差异性和民族环境的多元性,造就了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复杂情境。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X社区通过空间、制度、经济、文化、认知、精神互嵌打造出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新模式。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应当以浅表层互嵌夯实社区治理基础、过渡层互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以及深层互嵌形成社区治理原动力,重视网格化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推进民族浅表层互嵌向深层互嵌转变,积极探索实践社区情感治理,推动社区民族关系从“嵌入”向“融入”转变。  相似文献   

6.
《社区》2023,(3):26-27
水集街道位于山东省莱西市中心城区,总面积147.14平方公里,辖48个城市社区、4个新村、33个自然村,人口22.6万人。近年来,水集街道积极推行“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模式,吸纳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能,打造了具有水集街道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周雪 《社区》2023,(9):44-45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道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共治,积极探索形成以建强“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一套”治理机制、育强“三股”力量、搭建“三个”平台、做强“四项”事业为重点的“11334”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补齐社区治理中的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8.
镇管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新领域。基于上海市9个镇的调研,上海镇管社区建设主要有镇与居委会之间增加社区中心建制、镇与社区管理中心之间增加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办事处、镇与居委会之间建立社区管理工作机构、镇与社区管理工作机构之间建立镇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四种模式。上海镇管社区建设主要在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融合、社区配套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问题。需健全完善镇管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镇层面创新共治的机制、在居委层面创新自治的机制、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进镇管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镇管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新领域.基于上海市9个镇的调研,上海镇管社区建设主要有镇与居委会之间增加社区中心建制、镇与社区管理中心之间增加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办事处、镇与居委会之间建立社区管理工作机构、镇与社区管理工作机构之间建立镇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四种模式.上海镇管社区建设主要在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融合、社区配套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问题.需健全完善镇管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镇层面创新共治的机制、在居委层面创新自治的机制、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进镇管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火冰 《社区》2009,(31):23-24
湖北省蕲舂县漕河镇社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文明祥和。漕河镇社区建设取得的成绩与领导重视和科学决策密不可分。新一届镇领导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社区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镇情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和谐、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目前社区治理的具体实践,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需要遵循以“价值—技术—制度”为框架的三维逻辑,即价值、技术与制度是社区治理共同体有效建构与持续运行的关键变量,价值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前提要件,技术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关键手段,制度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保障。在价值场域方面,需要跨越“信任危机”,重塑社区治理价值共识;在组织结构方面,需要调适“条块矛盾”,重构社区治理结构形态;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突破“行政内卷”,重建社区治理制度体系。以此实现社区“减负”和社区治理的增能提效,推动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让社区成为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王晓雷 《金陵瞭望》2010,(17):73-73
建邺区凤栖苑和福园社区是建邺区基层党建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首批试点社区.改革一年来。按照“党委领导、依法推进、体制创新、资源整合、重心下移、服务民生”的要求,实行“一委二居一站”的管理服务新模式.即在凤栖苑和福园2个居委会建立1个社区党委.1个社区管理服务站。构建社区党委领导、  相似文献   

13.
王智玲  杨柏生 《社区》2014,(22):20-21
创新社区治理,增强社区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破解北京这一特大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北京市始终坚持把社区治理放到首都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中研究和谋划,积极创新社区体制机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体来说,要坚持做到“五个着力”。  相似文献   

14.
姚丽芳 《社区》2016,(18):30-31
作为社区治理新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结构向多元互动的横向网络结构转型、推动参与式治理机制和参与型社会的建设,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在纵向上能将小区居民与基层政府连接起来,起到上下联通的作用;横向上,能将小区居民之间发动起来,促进相融相合,并将社会关怀送到小区。这就是来自湖北省荆门市的笔者对南京“三社联动”进行调研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23,(3):18-19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新模式、新机制,推动了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荣获“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温和 《社区》2010,(7):38-41
随着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2009年换届工作的深入进行,各区县按照《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和《北京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在充分调动社区各类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断规范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市东城区在10个街道115个社区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社区共建的治理模式,在调动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健全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认知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认知主体已有的文化认知及其结构即“认知图式”在认知中起着决定作用。社区治理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同样受到文化认知及其认知图式的影响。文化认知构成了社区治理价值选择、工具选择和主体态度指向的依据。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认知困境,即基层政府的“全能政府”认知偏误、社区组织的“行政导向”认知偏误和社区居民的“搭便车”认知偏误。破解这种文化认知困境的出路在于更新社区治理文化认知的知识基础、优化社区治理文化认知的经验基础和重建社区治理文化认知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区治理从“政府行动”逐步转向“社会行动”,以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已成为共识。然而,通过对湖北省12个社区的调查发现,社区治理责任和治理能力错位阻碍了两者的转换和结合。这种错位集中表现在主体错位、认知错位、关系错位、职能错位和考核错位5个方面,错位的主要原因为社区行政化严重和社区治理能力不足。由此提出社区治理责任与治理能力错位的化解路径:减少社区行政责任,实现社区职能归位;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我国社区分类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分类治理是基于社区异质化和社会问题社区化的现状考察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从目标、依据、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社区分类治理的意涵和内容体系进行阐述,社区分类治理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逻辑前提。社区分类治理的具体推进路径是治理理念要从行政化逻辑转向以治理需求为中心,治理机制要从“一刀切” 转向“创新引领”,治理资源的整合要从“一元管理” 转向“多元共治”,借助信息科技,实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精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李燕喜 《社区》2014,(22):11-11
为推进完美社区建设,湖南省常德市推出了《完美社区“3+N”治理模式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加若干个社区网格的“3+N”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