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党能否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仅是关系党自身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复杂变幻的世情、国情、党情和任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可谓是我们党积极适应时代的客观要求。一、党所担负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科学执政,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党不仅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双重历史使命意味着,和其他政党相比,更需要具有…  相似文献   

2.
对执政党的监督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如何对待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前途命运,在国际共运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对此,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就有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在中国来说,...  相似文献   

3.
确立什么样的执政理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所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怎样执政”、“如何执政”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这包括“执政为民”、“自主创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充分展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和才智。  相似文献   

4.
马越 《南方论刊》2022,(2):13-14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体现了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长期执政必须具备的精神和能力.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是党始终领先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永远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必然要求,是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关乎党的形象和前途命运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伟...  相似文献   

5.
切实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党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首共产党的执政历程,真可谓曲折艰难,历程不凡。不平凡的历程给我们诸多启示。共产党执政,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执政地位问题,二是如何执政的问题。共产党执政以来,其执政地位不断经受着冲击和挑战,这就使共产党人不能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解答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理性问题,而对如何执政,即执政方式思考不多,探索不够。所以,居政日久就积弊甚多, 简单僵化的执政方式与快速跃进的社会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党的执政地位遭遇严峻挑战,有的党(如苏共)已丧失执政地位。历史的现实明示,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绝非小事,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它在党的历史上是党取得执政地位的理论上、政治上的基石;在党执政时期是党在组织上、制度上的基石。学习贯彻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贯彻党章。学习和履行党章,是全党长期的任务,也是每个党员终其一生的追求。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这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信仰保证。每个党员只要自觉地学习和履行党章,就能找到自身拒腐防变,永保先锋队本色的精神源泉,每个党员的清正廉明,就能汇聚成高风亮节的廉政:形象。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执政理念隐含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之中,并通过各种执政活动回答"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为谁执政)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手段(怎样执政)的运行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为党的建设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指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政协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赵淑梅 《学术论坛》2012,35(12):47-51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发展历程,始终保持强烈的执政忧患意识是其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30年,中国共产党主要担心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这一地位转换所产生的执政考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考验与执政考验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担心的两大问题。中共十四大后,市场经济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考验开始凸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将外部环境的考验提升到与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同样重要的地位。这一衍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未来要经受各种执政风险与考验,中国共产党还要不断发展和强化执政忧患意识,将忧党之心与兴党之责落实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从一般到特殊: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握执政规律 ,是任何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在 2 1世纪 ,中国共产党能否完全掌握和科学运用执政规律 ,事关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必须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即把认识世界上一切政党执政的普遍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作为切入点 ,选择世界一切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一切共产党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这样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爱民、亲民和富民的民本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崇高价值追求,贯通在效用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之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实践和严谨科学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以人为本执政原则的世纪飞跃。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 ,在系统总结建党八十年基本经验的基础上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进入 2 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如何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历史性考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 ,是直接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这样一个头等重大的问题。所以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 ,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 …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之所以中国共产党人能突破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论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重心论,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人民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全部利益、人民的前途命运当作自己的前途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解决好"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谁来领导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涵养政治生态作为关系到党生死存亡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始终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以治党的坚强有力引领社会治理的有序有效。在反腐败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的党和国家纪检监察系统也迎来了系统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这既是问题倒逼之下的改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自我革命的重大判断与要求。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前途命运的一场大规模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在这场反法西斯世界大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它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毛泽东同志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6.
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能否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性质、命运、前途的重大原则问题。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全国人民,这是保证全党紧密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实践探索中找到的惟一正确的结论,也是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抉择。坚定不移地坚持马  相似文献   

17.
任俊华、李佳森、任彝彤在《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撰文认为,"世界之问"的提出,既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大势、把握时代潮流的世界眼光;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关心世界前途与命运的担当精神和政治勇气.同时,中国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中国答案"是包括一系列中国倡议和行动在内的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自身发展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所提出的"中国答案"的理念形态,是总体性的战略方案.我们应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间的求同存异,这将使人类文明和谐永续发展成为可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了对时间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布局,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战略定力,培养战略眼光,锻炼战略思维,用历史和未来的眼光去体会其内涵,并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答案"的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一些共产党从不执政到执政、从执政到丧失政权的鲜明事实 ,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探索执政规律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中国共产党基于对长期执政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形成了党的执政理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新的历史时期党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 ,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党的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其必须永葆长期执政的地位,但是长期执政的地位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前,党长期执政面临着执政意识淡薄的考验、党群关系紧张的考验、干部队伍变质的考验与政党权威巩固的考验。党长期执政角色的保持离不开党的自我革命与依宪执政,需要重视党群关系、党的作风与党内监督。新时代,夯实党长期执政地位必须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基层根基。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研讨会综述华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必须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直至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