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废名小说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名小说创作简论王才路以笔名“废名”而饮誉中国现代文坛的冯文炳,是我国三十年代一位风格独异、别有拓新的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他以其具有静美朴呐风格的乡土抒情小说,为我们中国中部农村谱写了一首首清丽素朴、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从而成为中国现代田园小说创作的先...  相似文献   

2.
谈鲁迅小说之历史地位宋云奇鲁迅先生和他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来文史学家已有定论,然而前段时间,文坛上竟然刮起一股试图贬诋鲁迅先生的冷流.一些人大言不惭称曰:同当今时代的“作家”相比,鲁迅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末流作家”,而且他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3.
自序二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译陶诗》自序陶渊明(365-4年)是中国东晋(3lwedZI)年)末年的著名抒情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称得上“诗圣”的恐怕只有他与杜甫两人而已,他的诗歌受到中国读者和世界各国读者的重视和欢迎。C一岁陶渊明又名陶潜,宇元亮,宅边种有五棵柳树,故号“五柳先生”,他死后朋友私溢“靖节徽上”,故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洛阳柴桑(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二十里赛湖。八里湖一带)人,于公元365年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封长沙郡公,死后…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力图勾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山,他以峻切的现代理性和对农民的俯视精神,开掘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积淀和国民的生存状态。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流派,三十年代的四川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京派”等都以不同的审美风范开掘出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表现。“左翼”乡土文学体现着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批判意识向阶级意识的转换过渡特征。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实现了文化批判主题向阶级意识的转换,作家对农民的心态由俯视变为仰视。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爱国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英荟萃的中国现代史上,林语堂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一代文化大师。但是,由于他在三十年代曾提倡书写“幽默”、“性灵”的小品文,而被冠以“帮闲文人”、“反动文人”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他的全面认识。其实,当我们回首历史,对他一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整体、客观的考察后,一个丰满而真实的林语堂就会展现眼前。限于篇幅,本文拟就林语堂旅居海外三十年的爱国思想进行初步论述。 一、出国前的思想嬗变过程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龙溪的一个古朴山村。因聪颖好学,28岁便任北京大学教授。二十年代接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思想激进,曾被指责为“异端之家”,“北大激烈的教授之一”。在北大,他和鲁迅、周作人一起属于“语丝派”,与胡适为代表的“现代评论派”唇枪舌剑,分庭抗礼。1926年,因参加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行动,遭反动军阀的通缉。  相似文献   

6.
自赫鲁晓夫叛徒集团上台之后,有一批自称是“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二大产儿”的所谓“第四代作家”涌进了苏修文坛。他们与那些老牌修正主义作家,在斯大林时期受过批判的作家,以及二十大后蜕化变质的作家,汇成一股黑浪逆流。而在这股逆流中,习“第四代作家”的头面人物叶夫图申科,堪谓名噪一时。美国《星期六评论》周刊称他是“苏联创作中的异教徒”。法国《快报》赞他是“苏联代表着前途的新一代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先生是现代中国最杰出的文科学者之一,苏州人,生于1893年5月8日,卒于1980年12月25日,享寿88岁。历任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名牌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学术委员,并于1979年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著作等身,名驰中外。他主要是一个历史学家。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同志曾推举他主持整理二十四史,经营率画,终于完成。他学识渊博,精力过人,涉猎所及,也对我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的研究有很多的贡献。本文试就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先后出版的《歌谣周刊》为例,来看顾先生对这一倡现代中…  相似文献   

8.
显示个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大学报创刊五十年了。五十年间大概有三代学者在这里展示过自己的学术成果。第一代学者五十年代已经成就卓著,一直起着引领学术的作用,目前大多已凋零,但仍有不多的几位继续耕耘着;第二代学者于建国之后“文革”之前进入学术界,“文革”结束后的二十几年间十分活跃,现在有的也已经退出了;第三代学者也就是“文革”以后才进入学术界的,现在正当学术的黄金时期,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骨干,也是北大学报主要的依靠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像北大这样的地方,不管社会上向钱看的风气如何劲吹,总会有一批志在学术、看起来傻傻的人在学术的园地上默默地耕耘着。这是北大的幸事,也是北大学报的幸事!  相似文献   

9.
“自传”,是作者自叙生平的一种文类;“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一般认为,身份预设,是自传书写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无论是自传或是他传,都曾爆发过一场写作热潮。考察这一时期现代中国作家们在自传文创作中的“身份预设”,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可以说,这与这一时期的现代中国作家在他传文创作之中所进行的“身份预设”——往往会以传主之“个性”为焦点,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以文艺理论的创作步入文学领域的。象他那样既是文学理论家和创作家的人在现代文坛上并不多见。有人称茅盾是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别林斯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作为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的茅盾,特别是他二十年代的文学观对文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与废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作家兼诗评家。闻一多直接参与了五四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评论,持续到1940年代;1930年代的废名身为北大教师,选择了十余位现代诗人作为讲课内容,鉴赏新诗,提出新诗批评标准。在中国现代诗歌批评史上,二人都有其独特贡献。对比二人评诗观念、标准、风范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可探究他们诗歌批评的价值,以及对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废名文学社     
湖北黄梅一中“废名文学社”于1995年金秋成立,社名取自上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的黄梅籍文学大师冯文炳先生的笔名“废名”。文学社由学校政教、团委的老师担任顾问,资深语文教师参与指导,文学社学生自主管理、运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周作人是一位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作家、理论家。他的同时代人曾评说:“讲到现代中国的散文,周作人先生是第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物,我们首先不能不感谢他的提倡的功绩。”①“周作人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是成了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①确实,作为一种现代文体的倡导者,一个文学流派的公认的领袖,周作人对现代散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然而纵观肥年来的有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往往注重肯定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成就而忽视了他的理论建树,这对于周作人研究、对于中国现代散文史的研究,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代废名(冯文炳)乡土小说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与鲁迅派小说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认识价值,这种风格的形成直接导源于创作主体独特的民俗文化观。1929年,沈从文在《<夫妇>后记》中这样写道:自己有时常常觉得有两种笔调写文章,其一种,写乡下,则仿佛有与废名先生相似处。由自己说来,是受了废名先生的影响。但风致稍稍不同,因为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是只有废名先生才能那样经济的。由此,人们常常把废名和沈从文乡土小说看成一个类型。这种宏观把握自然有着不可忽略的学术意义。然而用归类法得到的只可能是类的特征,而无法获…  相似文献   

15.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以诗人的气质创作小说,是我国现代诗化小说的鼻祖之一。小说的诗化,其实质是小说的抒情化,废名的诗化小说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质。本文将从诗化小说的艺术特质出发,着重探讨其前期创作的诗化小说的情感特征及缘由。  相似文献   

16.
废名小说的意境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十分独特的作家。现代评论家刘西渭曾说:“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一位象他更是自己的”。对废名小说独特之处,历来虽有研究,但很不充分;偶有触及,也是片言鸿爪。这大概是由于批评方法的局限,仅从传统社会学批评模式出发,很难开掘出废名小说的美学价值。因为,废名小说独特之  相似文献   

17.
废名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文体上表现为诗化叙事与散文化叙事.在主题选择上,废名坚持寻找故乡与表现黄梅;在文化资源上,是对中国古典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有效融合和超越,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在审美情趣上,表现为宁静幽远情韵并致,情感内敛含蓄节制;其价值观的基础是融会儒、道、释于一炉的“道”,核心是“诚笃”与“真实”,即“不自欺”;在古典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冲突和选择之中,废名彰显出其鲜明的文化价值观.这一切构成了废名小说的写作“传统”,一方面,他是对既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另一方面,他以其执拗的个人努力开创了现代乡土小说写作的崭新传统.废名的小说传统对同时代及其以后的作家创作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并形成清晰的传承谱系.这种写作传统一直没有断流,代有传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商丘电业局局长孔林理在河南省电力系统是一个知名人物,从事电力事业二十多年,由一名普通电力职工到电业局局长,他经历了一个因父亲而名到自我扬名的过程。如今在系统内(甚至系统外一定的范围),许多人都喜欢亲切地称他“小孔局长”或“孔老二”,私下里面对,他的很多同事部下都习惯地称他“二哥”。其实,“二”在中国的字眼里一直别有深意,大致是形容一个人真实直诚地带点傻气。对此孔林理毫不介意,每当人们称呼“孔老二”或“二哥”时,一米望八、憨态可掬的他都会惬意地笑纳,一来因为在兄弟中他排行老二,二来他也非常喜欢“二…  相似文献   

19.
林如稷先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文坛的“浅草社”、“沉钟社”的主要发起人与健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与翻译家,是四川大学老一代知名教授。他一生的道路虽然坎坷曲折,但始终追求进步,奉鲁迅为良师,引左拉为同道,文学活动紧系社会改革,重视民生,不失个性。他的文学道路并成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废名是京派小说最早的一名作家,湖北黄梅县人,五四时期曾在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参加过语丝社,在语丝周刊上登载《竹林的故事》等作品,1925年10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呕竹林的故事》,因为多写“乡村的儿女翁媪之事”,可以归入当时乡土小说的范围。众所周知,“五四”时规的散文创作大家该算是周作人了,他的冲淡平和的“美文”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俞平伯,朱自清等大散文家无一不受其必响,但这都是在散文小品领域内的继承,而在小说领域内继承这种美学风格的作家要算废名为最著名.周作人在三十年代说过他的得意门生只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