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意识形态的范畴化就是对于通过理论法学建构的范式,将法律意识形态范畴予以特定化,从而使法律意识形态科学化以及学科化成为可能.法律意识形态的理论范畴应该从主体、主观、客体、客观等层面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2.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其主要术语包括范畴、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位范畴、下位范畴、原型和家族相似性。这一理论对目前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启示。教师要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词语多义间的深层联系和隐喻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原本是一个表示类别、种类的哲学术语,但也常用于语言学领域,如词类范畴、语义范畴、语法范畴等。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的核心是词义范畴,词义范畴跟义类、语义格本质不同但有一定关联;词义范畴包括层级不同的各种类型;词义范畴一般表现在义位搭配中,通常可以从词典释义中观察到;搭配的选择性表明词义范畴存在类型对立,"人"和"动物"范畴的对立在语言中是典型而普遍的范畴对立。  相似文献   

4.
作为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范畴化与语言的结构和单位密切相关。在运用语言的范畴化理论对言语幽默的本质进行分析后,发现语言系统范畴化的过程中会生成言语幽默。通过词的语义范畴与语境意义匹配、关联不同范畴事物、语言的范畴化的内在机制以及语言的范畴化的特征四种技能与知识的训练和习得,交际主体的幽黙能力会得到培养和提升。同时,言语幽默的相关研究也会对揭示幽默主体语言的范畴加工过程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范畴化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归纳、吸收有利于其目的语系统的构建,运用范畴化理论进行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归纳、吸收语法知识的有效办法。本文对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应用范畴化进行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英汉双解词典的释义方法和释义内容是多年基本保持不变的,这样的释义模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词典释义应尽量提供给读者相关的范畴化语义网络,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作为释义用语的基本范畴词在释义中如何突出,范畴化如何指导词典中的近义词辨析,不同词性的范畴成员在词典中如何处理都...  相似文献   

7.
社会控制是庞德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庞德在其关于社会控制中法律的核心作用论;作为社会控制工程的法律的论述;社会学法学的大纲;经验的方法来获取法律价值的方法等几方面都体现了庞德运用这一范畴对法律的研究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世界上的任何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语法范畴也不例外.认知范畴与语法范畴在典型与边缘、范畴与范畴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艺术中娃娃形象分布很广,极具特色。通过对范畴概念的认知和范畴化的细致解读,特别是原型范畴论的讨论,从范畴成员的家族相似性和边界模糊性论证中国民间艺术中娃娃形象范畴化研究的可行性,发现原型的抽象表征更适用于对其进行范畴化研究,对该范畴的初步范畴化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构成了语言体系发展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非范畴化是语言进行重新范畴化的必经之路,这一过程不仅包含范畴特征消失,还包含范畴特征转移以及范畴特征盈余。范畴特征消失与范畴特征盈余是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而范畴特征转移的结果可能是前者也可能是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