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90-2008年专利数据为资料,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研究中国区域创新趋同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90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一直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2000-2008年期间更为显著。(2)区域自身和周围邻居同时向上转移的区域基本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区域自身或周围邻居有一方或双方均向下转移的区域绝大多数位于中西部。(3)中国区域创新类型转移显著受到地理背景的制约,创新高水平的区域背景对区域转移起到了正面影响,而创新低水平的区域背景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为中国区域创新"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存在提供了空间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基于规范场理论的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时空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形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数学描述,解决研究方法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网络中不同结点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对应的主丛联络,分别建立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时空在不同结点处的时空曲率和时空温标的数学结构,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经验解释.研究表明,对技术创新网络的分形描述可以克服不同层次技术创新网络研究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引入知识规范可以形成知识时空,研究知识时空可以决定真实世界的技术创新活动;知识时空是对应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场与其上面特定的结构形成的,可以与信息流结合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知识时空的曲率特征刻画技术创新网络中特定知识对外部信息(不确定性)的作用,而知识时空温标特征刻画技术创新网络的能量状态,并进一步确定创新网络知识的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支撑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其次,依据主导技术创新对整个区域创新的影响过程提出区域创新的多维核心网络模型,并建立相应的多Agent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得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区域差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翊  王铮  朱艳鑫  薛俊波  李兵 《管理学报》2009,6(9):1163-1168
在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下,建立了两地区四代间的收入转移支付模型,研究了政府通过收入转移支付来推动区域间平等的政策,分析了收入转移支付对两地区劳动者数量、工资、消费、退休者收入、地区和全国总产出,以及当地家庭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为实例进行了模拟,模拟了2种区域差距下经济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7.
基于改善紧急疏散网络流通能力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紧急疏散网络中由于流动方向的不可控,极易在某些节点处发生堵塞,堵塞时的饱和流值有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饱和流是研究随机流动情况下网络流通性能的重要参数.为改善网络的流通能力,本文提出了两种网络改造方案,分别利用随机流动仿真试验得出不同改造对网络饱和流的概率分布的影响,利用网络期望流通值与随机饱和流的偏方差值两个评价指标对改造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分别找出两种改造的最佳方案;最后分析了这两种改造方案在实际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投资网络的结构特征,并提出相应策略。通过复杂方法测算发现:我国区域投资网络已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关系,整体结构呈现"小世界网络"特点;网络中各节点的度分布及控制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一些省市不但吸引外资能力较弱,还将资金投资于沿海的发达省份;我国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以浙江和湖北为关键枢纽,以天津等为新兴投资通道的网络格局。  相似文献   

9.
吴大银 《科学咨询》2022,(6):179-181
在新政策的引领下,相城区各中小学大力推进和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机制建立、师资培养、基地建设、资源开发、协同育人及相城传统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大力推进劳动教育“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贸易政策对跨区域供应链网络均衡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四种贸易政策将贸易关系划分为三类: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以及施行贸易保护反制措施,构建了三类贸易关系下的供应链网络各成员的最优化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刻画了制造商层、经销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的最优决策和均衡条件;通过算例模拟分析了不同贸易情境下贸易关系改变对均衡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成员利润和区域社会福利随贸易保护政策参数取值变动而变化的情况,界定了不同的贸易保护政策或反制行为对均衡结果产生等效影响的无差异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集聚的产业价值共享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关于区域产业集聚的产业共享观点存在的产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拟对区域集聚的产业价值共享问题研究,提出区域产业集聚是基于区域产业能力的一种产业能动选择,塑造产业竞争优势是产业能动选择的新的发展目标,产业价值共享是培育产业核心能力的内在要求,而优势产业和产业优势要素是区域产业选择和产业价值共享的目标,并为二次产业提供基础和依据,构建了基于区域集聚的产业价值共享模型.  相似文献   

12.
区域R&D投入与GDP增长关系及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迟迟未能转型,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1998年至2003年我国各省的R&D经费投入以及GDP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GDP与R&D投入稳步增长,但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反而在逐步扩大;GDP与R&D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线性关系,GDP随着R&D投入的增长而增长;中部地区R&D投入的边际产出最大,西部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策略的非正式知识网络知识流动效率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王文平 《管理学报》2010,7(5):706-713
基于宏观的网络结构与微观的关系强度对于知识流动都有重要影响的观点,通过仿真模型对基于无标度网络架构的非正式知识网络在不同交互策略下,以及不同群体交互水平下的知识流动效率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当偏好选择策略的模糊度越低时,均衡状态时的网络知识流动效率越高;随着群体交互水平的提高,均衡状态时的网络知识流动效率呈现S型演化,存在一个群体交互水平的敏感区间;针对基于度优先策略下网络均衡状态时群体平均知识方差峰值的分析表明,中等群体关系强度均值具有特殊含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Kuipers定性仿真算法的多议题谈判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谈判问题的相关研究,应用Kuipers的定性仿真算法对多属性谈判问题进行了仿真,仿真过程符合谈判的逻辑和人们的直观推测,能够清晰反映谈判的变化趋势,该定性仿真谈判模型对具体谈判问题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解决了传统定量仿真中由于不确定性产生的问题,能够为谈判各方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消费差异的二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1120名消费者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在“接受外部文化”和“敢于花钱”两个消费文化价值维度上存在着地区差异。研究还发现,中国消费者可分为四种消费形态:保守型、前卫型、理财型、乐天型,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了四种消费形态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情况。文章最后还讨论了本研究结论对企业营销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针对负荷序列中异常数据会导致模型误设或参数估计发生偏差的问题,提出利用季节调整方法,先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季节调整,获得消除离群值、节假日影响的季节调整后序列和季节成分序列;然后用改进的Holt-Winters方法对季节调整后成分进行预测,用虚拟回归方法预测季节成分序列;最后对各成分预测结果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的月度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实例检验,提出的方法能明显提高预测精度,预测效果要优于季节性Holt-Winters、SARIMA、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的区域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度量区域之间的差距并找出缩小区域差距的方法、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采用DEA方法研究了在省级水平上的区域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中,达到技术效率的只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广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若要达到当前的产出,各个省市在投入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这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向资源节约方面迈进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区差距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素,以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将全国划分为八大区域进行多区域的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当对单个区域的转移支付增加时,无论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后,都刺激了接受转移支付区域的地区产出的增加,从增加的幅度来看,西南区域大于中部,而中部大于南部沿海区域;总体上看全国总产出稍有增加.模拟还显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后,接受转移支付区域的政府收入和居民收入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还带动了京津以及东部沿海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分城乡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幅度大于农村居民,这反映了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受益者主要是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