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散居蒙古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所持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再明显,却依旧作为纽带维系着各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冲击、民族语言文化的缺失以及民族自身等方面的影响,散居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上面临着保护与传承困境。本文从探讨散居蒙古族文化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入手,试图寻找散居蒙古族文化传承困境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个案调查的形式,通过对散杂居地区蒙古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方式及场景的调查分析,指出散杂居地区蒙古族双语现象具有普遍性,并在此基础上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散居区蒙古语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说起土族,人们也许会联想到胡松华唱的土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全国文艺调演时演出的土族民间歌舞《迎亲》,也许还会联想到新近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土族风情》……土族,人口有12万多。除一部分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外,还散居在青海的大通、民和、乐都、同仁县,以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等地。土族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代土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与蒙古语中的喀喇沁方言相近,但也掺杂了一些藏语  相似文献   

4.
孟克 《中国民族》2010,(4):61-62
民文图书,顾名思义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读者对象多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农牧民、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少数民族人口里面具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以蒙古族为例:全国蒙古族人口有580多万,但真正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大约只有300万人。  相似文献   

5.
桂东壮族门楼会社──广西贺县鹅塘镇芦岗寨壮族社会调查之一钟维荣,卢耀胜,胡春燕,欧永立,储坚,周瑜丽导言壮族聚居于桂西。散居于桂东的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略高于桂西地区。他们虽处于汉族的包围之中,却仍保留着本民族语言以及与桂西壮族相同的传统文化,如歌圩、...  相似文献   

6.
北京街头的藏族商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数1.05亿的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散居人口约占1/3,人数在3000万以上。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散居少数民族情况有所变化,其中突出的情况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跨地区的人口和文化流动,不仅给人口流动的源头地和目的地带来直接影响,而且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格局。近年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街头出现藏族流动商贩的现象就是一个进城散居少数民族的典型例子。笔者在2005年暑期对北京海淀区街头的藏族商贩进行了访谈,以期通过这一事例探究当下进城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所面临的问题。藏…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口头流传的百科全书──“伊玛堪”海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生息着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少数民族——赫哲族。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人口为1476人。赫哲族是一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赫哲族人民运用一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省朝鲜族散居区学校就读学生的语言背景调查,发现散居区学校接受朝汉双语教育的学生民族构成多样化,第一语言以朝汉双语为主,校园语言环境以汉语为主,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朝、汉两种语言均持有开放型语言态度。然后从社会经济、语言生态环境、文化心理、人口状况四个方面分析散居区文化生态环境,提出散居区双语教育应立足于当地的语言生态环境,发挥民族学校语言文化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探索突破散居区文化生态环境束缚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1476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早年以削木、裂革、插草、结绳记事,由于居处分散,很早就和汉族杂居,所以男女老幼皆通晓汉语,目前,大多数赫哲族人已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了。  相似文献   

10.
毛难族     
毛难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二万四千多人(一九五八年统计),主要分布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北部环江县境内下南、中南、三美、大干等公社相连的、史称"三南"的地区;这是他们的聚居区,住有毛难族一万八千人左右,占全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四.其余的散居在周围的河池、南丹、都安等县内.他们与汉、僮、苗、瑤等族人民,一向友好相处,交往密切,结成了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而且对于彼此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毛难族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侗水语支;在对外交际中主要使用汉族和僮族的语言,沿用汉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口及分布、民族意识、民族关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杂散居民族的特点,指出了做好杂散居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短评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也是教育的基本工具。教学用语问题是民族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教学用语问题上,有些地方,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往往发生争论,徘徊不定,影响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需要在深化民族教育改革中认真研究,合理解决,以保证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权利,促进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深化民族教育改革中,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米,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党政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的指导下,党的少数民族语文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蒙古族人民享有了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学习使用蒙古语文的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族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朝鲜族人民取得了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从幼儿、小学到大学都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用本民族语言扫除了青壮年的文盲;同时建立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类科学研究单位、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和出版社,为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3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散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人口的双向流动使我国"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格局更加明显,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散杂居民族关系对中国民族关系全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在共生互补的视角下.从民族构成、居住地域、民族意识、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民族竞争和民族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独具的特点,为正确处理散杂居民族问题,做好散杂居民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民族语言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民族内部和外部进行交往的媒介。所以,民族语言除了具有思维思索的功能、社会政治文化的功能之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现出交际认识的功能。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状况既反映了该民族自身发展的水平,也是民族关系发展程度的反...  相似文献   

17.
民族语言与民族历史关系之探微贾儒一提到“民族语言”,不少的人认为就是“少数民族的语言,只要是少数民族一般都会说本民族的话,有啥研究的。把民族语言看成了一种纯言语交际的工具,以为没有必要去研究它。这是天大的偏见和误解,孰不知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及其信息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愈来愈普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由于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对较高,与其家乡及民族母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散居少数民族的工作,加强其与家乡和母体民族的沟通,对推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彝族的餐饮文化及礼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红  杜莉  张菁 《中国民族》2010,(11):52-55
地处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有180多万彝族人口,散居在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是彝族文化形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饶,植被茂盛,山川雄奇,美不胜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自古便是民族迁徙走廊的要冲,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凉山彝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道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文化风景线,倍受国内外瞩目,其中凉山彝族的漆器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杂散居少数民族?在我国6700多万(1982年统计数)少数民族中,除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的4900多万人口外,其余都统称杂散居少数民族。其中,一种是虽有一定程度的聚居区,但构不成一级自治地方;一种是零散住在汉族地区或民族自治地方的某些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