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内容涵盖了身关怀、心关怀、灵性关怀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灵性关怀的角度简介了佛教临终关怀理念与实践、意义、所面临的困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蓉 《社会学研究》2007,22(4):75-92
本文以宗教与经济生活的关系为基本视角,考察了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经济的内容、规模和经营方式,指出在其物质化的外表之下包含着宗教的理念,而且,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寺院经济在宗教上的正当性得到了保障,体现并传播了佛教的基本伦理原则。本文以中古佛教的经济经营与社会影响为核心,剖析了其宗教性的特征,为进一步综合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演进提供了初步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是对救治无望的病人进行临终照护,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将其视为一种正常的过程,它以提高病人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随着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的综合服务体系成为重要议题,受到各国的重视.笔者梳理了国外临终关怀的服务构架及内容,希望对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起到借鉴作用. 服务内容 欧洲及北美洲临终关怀服务已发展了30多年,但现代临终关怀服务起源于英格兰,桑德斯博士将护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照顾癌症末期的病患,使她们能够安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并于1967年在伦敦创办了第一座临终关怀护理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日本于1981年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这也是亚洲国家中最早设立临终关怀机构的国家.美国于1974年建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机构数量由1992年的8000所发展到2002年的11400家.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上,独身是一种普遍现象,有非自愿与自愿两类。其中,非自愿独身中来自外力因素的强迫独身在历史上占大多数,而自愿独身与宗教有密切关系,基督教、印度教、佛教都强烈地主张独身,并形成了强大的独身团体。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身运动,并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中国文化下人们对宗教的态度常常是什么都信,而缺乏信仰。本文试图从佛教在中国文化的上层和下层的不同传播及中国化的佛教,来考察世俗精神对中国文化宗教态度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文元 《城市》2007,(11):74-76
东京的神社、寺庙与墓地 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通行的宗教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前两种宗教最普及。  相似文献   

7.
世界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是由英国人桑德丝(Dame Cicely Saunders,1918-2005)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建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St.Christopher Hos-pice),其基本理念是:"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详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而这一理念实际上是与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从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提供临终关怀的机构大多也具有基督教背景。临终关怀并不是基督教的发明创造。但是,今天被我们所了解的、制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临终关怀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脱离过基督教的深刻影响。总体来说,基督教为现代临终关怀积累下了三个坚实的基础:慈爱、医院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世俗化是一种解放过程。佛教造像世俗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造像姿态造型的世俗化、造像题材的生活化、观音像的女性化。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世俗化的进程当中,不断发掘其自身的人文价值,一改佛教在唐代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逐渐成为平民化的、亲民的宗教。唐代是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座高峰,佛教造像世俗化在唐代兴盛并逐步定型。佛教造像的世俗化与佛家的人文关怀宗旨并行不悖,实践并且发扬了佛教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9.
禅意盎然     
中国古代曾经有所谓“三教九流”之说。所谓“三教”,指的就是儒、释、道。虽然在传统的“三教”之说中把儒、释、道不加区别地“定性”为“教”,但根据现代社会中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除了把“释”(佛教)说成是一种宗教大概很少有人会提出疑问外,对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五大宗教代表相聚庐山祈福国泰民安(新华网)新华网南昌1月1日电(记者沈洋)1月1日,首届中国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开幕式暨庐山五教祈福文化园开园仪式在庐山举行。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相关负责人相聚一堂,联袂撞响祈福大钟,共同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朝觐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跨国宗教运动,也是在世界性宗教中唯一被最基本的宗教经典明确列为宗教功课的活动,在国际关系视野下研究信仰版图不断全球扩张的伊斯兰教的朝觐活动,对于进一步认识伊斯兰教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参与大有裨益.伊斯兰教朝觐基本制度与各国朝觐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伊斯兰教总的朝觐制度.朝觐活动对历史和现代的非伊斯兰国际体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朝觐圣地成为沙特构建伊斯兰国际体系的基石.朝觐对国际关系的许多具体领域也产生了影响.从长远看,如何从朝觐与国际关系的互动视角中受益,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而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邱丹丹 《现代交际》2014,(9):113-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精髓。佛教作为异域宗教,传入中国后迅速生根并迅速完成了本土化的改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本文从"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出发,对其中所体现出的传统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更能找到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欧阳 《老人天地》2010,(9):56-56
一、在整个为老服务中,爱心护理工程最为重要,在整个爱心护理工程中,临终关怀服务最为重要。我们应当紧紧围绕人生只有一次的临终关怀服务,提高整个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民族观念运动"是一场主要由土耳其前总理纳杰梅丁·埃尔巴坎领导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伊斯兰政党运动。伊斯兰政党的兴起除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原因外,还与国家主动的吸纳战略有重要关联。作为一场持续40年的伊斯兰政治运动,"民族观念运动"的发展、高潮、危机和持续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关系、宗教与民主的关系以及宗教复兴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之于现代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彧 《现代交际》2010,(4):77-79
本文主要论述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世界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设计运动,它唤醒了人们对于设计的重视,探索了艺术与生产的结合方式,并且在艺术设计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做出了前瞻性的贡献。这场运动起源于英国,波及欧美,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现代设计的启蒙。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末70年代初,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政者动用国家力量扶持伊斯兰教,想利用宗教巩固政权;一是中下层人民和一些团体利用伊斯兰教作为反对统治当局的武器.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一般宗教复兴运动不同:它不仅是一场宗教文化运动,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在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17.
据藏族史书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始于6世纪初藏王拉托多日年赞时代。到了8世纪,以莲花生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僧侣学者,吸收融合了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的教义,掀起了一场佛教西藏化运动。从此,佛教开始扎根于西藏高原。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经历了“前宏期”和“后宏期”漫长历程后,于13世纪正式形成了一个新的支系——喇嘛教(亦称藏传佛教)。11——14世纪,喇嘛教出现了众多派系,诸如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等等。由于教派林立,各派上层僧侣耽于权力之争,且又互相抵毁,僧徒戒律松弛,颓废之相弥于教门。15世纪初,宗喀巴·罗桑扎巴力挽喇嘛教的衰微,实行宗教改革,建立了格鲁派(即黄教),使喇嘛教义得到宏扬。达赖和班禅就是宗喀巴的两大传承弟子。18世纪中叶,格鲁派终于执西藏政教大权之牛耳,在藏族社会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人间佛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伟大探索,它是在传统佛教消极厌世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下被倡导的。传统的佛教背离了佛教的根本精神.片面的强调出世精神,夸大出世与入世的差别.使佛教的发展走上了消极厌世的道路.也无法适应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时代发展要求。本文主要是从人间佛教的提出、基本精神和现代价值等方面来阐述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9.
华人传统宗教不仅包括华人所信奉的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道教、儒教,也包括民间宗教信仰,而且还包括汉化的佛教。它是海外华人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形式,对华人社会生活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张禹东在《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中,对东南亚地区华人传统宗教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炎黄世界》2011,(3):80-80
宗教是自有人类以来在历史上一种悠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宗教反映了信教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并指导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道教、儒教和佛教这三大宗教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佛龛源自古印度,于汉代始进入信徒家中作供奉神佛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