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情态意义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是情态动词的两个基本意义,表面看来二者分属不同的域,差距较大,但实际上二者存在内在的联系.本文在分析情态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从情态研究的范畴观,模糊观,认知观和发展观等方面阐释了二者之间存在联系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情态的本质及其体现。情态本质上属于主观范畴,情态是由特定语句中的小句来实现的。语境对情态的体现及其意义的确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句子的不同的构成方式所体现的情态在意义上有着取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情状系统有更多的了解,并认识到从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客观性,运用功能语法理论探讨了情态的空间,情态的种类,情态的承诺,情态的责任及实意动词的情态化问题,认为对英语情态系统的研究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情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情态系统的表现形式和情态取向分布,并对主要表现手段—限定性情态动词的使用和情态值的分布做了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情态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并对各种分布提供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以英国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BASE)中关于lecture和seminar两个主题和情景的话语为语料,建立相对应的汉语语料库,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从情态量值的角度对比英汉学术口语语体中的情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情态在英汉学术口语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英汉两种语言都倾向于使用情态的肯定形式,较少用否定形式;(3)英语学术口语更倾向使用低、中量值的情态词,而汉语学术口语则多使用低、高量值的情态词;(4)英语学术口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不均衡,较多地使用了低量值情态词can,而汉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相对集中,没有表现出过多使用某个情态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为情态动词等中介语研究提供了两个考察视角,即中介语视角和相应的学习者母语视角.以情态动词"must"为例,从中介语视角考察,通过检索自建的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意义及其序列,认识情态意义及其序列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少且错误较多.从学习者母语视角考察既包括分析与情态动词"must"相对应的汉语部分,也包括检索汉语"必须"这一情态表达的相应英语.调查发现,双语转换时母语思维对英语情态动词"must"的习得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对相关情态动词或情态性的运用掌握不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调查展示了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对中介语研究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7.
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为框架,以从美国近年期刊中收集的40篇公益广告文本为语料,着重从情态类型、情态值和情态取向三方面对公益广告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研究发现,在公益广告中,大部分的情态词表可能性意义;从情态值来看,大部分表可能性的词都是低值的,而大部分表义务的词是高值的。低值可能性情态的使用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并体现了礼貌原则,高值义务性情态的使用体现了公益广告中广告主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权势关系。研究表明公益广告通过对情态的操纵,达到劝说读者采取积极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态度、立场观点的具体化,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情态性。主观情态性作为"人本主义"的核心概念,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对其本质内容的认识上,还表现在它的意义类型方面。评价作为主观情态性的本质特征,其分类标准为主观情态性意义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参考。讲述人、叙述者角度的"价值情态",以及主人公自身角度的"认知情态"把读者带入文学作品中的主观情态世界。  相似文献   

9.
就职演讲是政治演讲中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政治演讲语类的共性外,还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就职演讲中情态词.在量值方面,就职演讲中的大部分情态动词是中值的,而低值的和高值的情态动词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且大致相当.这些不同的情态量值表达了不同的情态意义,反映了演讲者的不同情态倾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轮机英语语料库中情态动词过去时的情态,并与美国英语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情态动词过去时的情态意义的使用频率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出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助动词在生成句法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对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结构研究贯穿着生成句法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其研究历史上,生成语言学家继承了语义学对情态助动词认识情态和根情态的区分,对其句法结构"先后有"VP,IP,CP,TP以及υP五种不同的分析。这些研究对情态助动词以及句子的深层结构探索作出了贡献,但是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情态助动词独特的句法特征,ModP假说不仅对情态助动词的语类范围界定清楚,并且对其句法结构能给出统一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缺省语义学(default semantics)角度阐明Halliday有关情态使用的悖论之说的合理性.本文指出:(1)情态形式或多或少涉及不确定因素,因此非情态极性形式具有比高量值情态形式更强的确定性;(2)极性形式在有些语境中的肯定程度与情态形式之所以没有区分是因为它默认了情态意义;(3)评价大都属于非情态极性化语义范畴,体现了非情态意义的主观性,但评价有时也可隐喻情态,与客观情态相融合.  相似文献   

13.
传统英语语法 (traditional grammar)认为情态 (modality)主要用 must,may,can等情态动词来表达。通常 ,传统语法逐个分析情态动词的用法 ,详细叙述它们的多种含意。而意念语法 (notional grammar)则从交流思想的角度去看问题 ,认为情态的概念多种多样 ,情况复杂。情态的多种概念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表示。同时 ,情态的各种概念具有内在联系 ,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英语情态中的一种试探性情态 (Tentative Modality)有四种概念 ,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4.
情态动词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载体,体现了法庭审判中会话参与人之间语言的动态博弈.对抗或协作总是促使庭审参与人对情态动词的情态取向和情态量值做出积极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其话语效用的最大化,且不同庭审参与人对情态动词的类别与量值的运用侧重不同,这可以从会话人不同的角色定位、话语目的和权势关系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句法结构的情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态是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它的最基本意义是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人们对于情态意义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在所有的语言层面中句法最早从表达情态性的角度去研究它。但是更多的研究停留在客观情态性的表达和使用上,从而忽视了主观情态意义的表达和使用。没有言语主体的态度,句子的语义就不完整。所有的句子都有情态意义,也就是说在句子的每一种句法类型中都表达出说话者对所述内容的态度,选择哪种句子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句法结构所表述的情景。掌握好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意义的表达手段,以及它们在言语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对于学习句法学、语义学、篇章语言学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情态意义是指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意义,它表达的是说话者对某个命题的主观态度和看法。其表达形式往往是在句子中加入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小句等情态成分。但是在语言的实践中,有些形式为肯定或否定的句式却也可以传达情态意义,有学者称之为零情态句式。而对于这样的句式只有语境才能确定其是否表达了情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情态动词是人们表达情态即观点和态度的一个手段。may是英语中最常使用的情态动词之一,may能够表达认知情态意义、道义情态意义和动力情态意义等不同情态意义,重点讨论may一词在不同语境及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下的多重情态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情态定义为介乎肯定与否定两极之间的意义域,将情态归入人际元功能。但对情态系统的描写仍有以下问题:情态的类型划分简单模糊;情态的主客观描述不一;未考虑情态元功能多样性。理论与系统的模糊导致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的情态描述缺乏跨语言方面的统一性。解答以上存疑,有助于全面了解情态的本质,也为情态的类型学描述提供更加完整的框架。本研究发现,情态可以根据两个参数区分三种类型;“主观性”这一术语应区分三种用法,韩礼德对情态主客观的描述是以说话人参与为前提,体现的是主观范畴内的不同程度的确定性;情态类型及其主客观特征不是绝对的区别,而是沿着人际元功能与概念元功能构成一个连续统。  相似文献   

19.
情态表达在英语中十分丰富,人们常常研究其主观性和客观性。文章从情态表达的理解和作用出发,通过分析其主观性和客观性之分的模糊之处,提出英语话语中情态表达选用的理据:感念推理、事实推理、理论推理和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20.
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气助词“吧”的主要功能在于参与句子的情态表达,对它意义的归纳或描写应该以它的情态表达作为依托。本文结合“吧”的实际用例、它与其他语气助词的对比以及汉日对译语料的分析,对“吧”的语法分布及语义作出情态上的解释。认为“吧”的情态语义为“对命题内容作出推量,并要求确认”。大量运用于祈使句是“吧”之情态语义语用化的结果。不同语言的语气助词在情态表达上的特点在语言类型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