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态度、姿态中唐诗很注意刻画事物情态,也注意表现诗人自己的诗的不同风度和姿态,自此之后文论中提出了态度和姿态这样的概念。态度或姿态,一是描写人物或景物的多种姿态。一是作者诗的态度风姿,并且随物赋形也有很多的变化,所以也叫变态。这一概念提出是受到绘画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的。如《历代名画记》:“谈皎善描人物,有态度。”《古画品录》:“刘(王真)其于所长,妇人为最。……然观察详审,甚得姿态。”《后画录》:“隋孙尚孜,妇人亦有风态。”又“唐太常卿阎立本,  相似文献   

2.
在悠久的三千余年历史岁月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理论概括与总结──我国古代文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我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学、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我们认为它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重文德在人与文,即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方面,重文德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显著特点。真正的文德说,虽然产生于魏晋六朝时期,如北齐杨遵彦所著《文德论》(见《魏书·文苑传》)、颜之推《颜氏家训·…  相似文献   

3.
古人论文以“气”。这种文气说,既不简单地等同于文章的气势,也不简单地等同于作者的禀性、才气,它有丰富而具体的内涵,是散文领域里一个与诗歌的意境说平行的美学范畴。一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个赋于“气”以美学意义的是曹丕,他把“气”与“文”联系起来,提出了“文以气为主”。以“气”论“文”,可以说是建安时代重视作家个性特征的时代精神在文学理论上的一种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气之  相似文献   

4.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从王国维的“境界”说谈起意境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中涉及到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到现在,在文艺批评和欣赏中也仍然是经常谈到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古代文论研究有了开展,研究的队伍有所增加,发表的论文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了提高,这是可喜的事。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如果不研究古代文论,或缺乏比较深厚的基础,是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的。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但离目标尚远。目标虽远,大家坚持努力下去,众志成城,相信一定能够达到。只是目前研究中有些现象,我以为颇值商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人文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于欧洲人的中国人文观念更多地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一切文化行为都必须合乎人性之自然规律,且又要合乎秩序和规范。“人”“文”合一的思维方式,“为人生而艺术”的价值观念,“吟咏情志”的审美指向,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论视文学为人的外化形式的主要思路。即便是讲究“意境”的艺术,也是把人生的根本问题作为艺术感悟的出发点和归宿。关于文学“仁”化的思考,视文学为情性的自由抒发且又为情性的陶冶与升华,这是中国古代文论最深刻的底蕴。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论的研究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人们往往把古代文论纳入到古代文化思想的范畴,在这总的背景下对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作整体的端详。如果说,这种高屋建瓴式的宏观把握能使人们在整个民族历史的遗迹中考察古代文论的理论形态,那么,这种研究的深入还有待于把研究视线投向古代文论的微观领域,并以此作为辅翼。个人认为,理论术语是构成古代文论理论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理论术语的认识偏差往往会导致对某种理论问题的错误看法,因此,如能对理论术语的构造特征作一点考察,将有利于认清古代文论术语的真实面目,从而把握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以抒情为主的诗词蔚为大观,因而古代文学理论中情感理论的发展亦源远流长,学派纷星。宏观地看,从先秦到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理论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具有不少一脉相承的方面,归纳起来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重视起情因由的感物感事说;第二,在情感内涵上强调情志的融合;第三,在情感的艺术表现上注重情景交融。本文是对第二个特点的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尤其是近十多年的中国文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显著标志是,第一,文学理论研究已从单一封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并开始形成多元探讨的态势和理论格局。第二,人们已普遍具有了摆脱酉方语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的自觉性。以上两点,也将是21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笔者不拟具体陈述。我想说的是,在未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建设中,中国古代文论占有什么地位。对于习惯了西方文化霸权中心和理论话语的人来说,中国古代文论进入当代文艺学领域。总有些像希腊神话中那个怪物墨杜萨一样,不伦不类。但是,很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兴感论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先秦两汉的孕育期、魏晋南北朝的产生期、唐代的拓展期、宋元的充实期、明代的深化期以及清代的完善期,且呈现出历时承传、梯度拓展和转替深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魏晋时的哲学家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嵇康论述的是音声有无好与不好之分的问题,他的论述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来俯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世界,却把人们对审美关系的思维带进了一个思辨的领域,从而扩大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审美主客体关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百年古代文论的研究涉及的问题众多,从古代文论的学科范围、学科建制、研究方法、特征界定,直到最近的文论失语症、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传统的现代化、文化遗产的承继、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等一直纠集其中。更为特殊的是,在古代文论学科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又纠缠于古  相似文献   

13.
徐志啸 《晋阳学刊》2009,(1):97-102
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是美籍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他以西方学者的眼光,认识、审视、解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并向西方读者作系统介绍的具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透视和比较中西不同的文学理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同西方“灵感”说的神赐灵感观念相比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说更注重结合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感受 ,来揭示创作灵感的突发而易逝的特点以及它对作家创作想象活动的催发作用。古人论创作灵感现象还进一步透过灵感现象的表现特征而揭示它的产生原因 ,“积之在平日”是灵感生成的必要前提 ,而“得之在俄顷”则是积蓄在胸的作家与客观外物心物交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在历时视野中呈现出不断提升与拓展、深化的特征。唐宋人通过对“趣”作为诗作审美本质的初步阐说及对其的界分,将“趣”提升为了诗论的审美范畴;明人进一步对“趣”作为诗歌审美的质性要素及其生成与本质特征展开阐说,并将“趣”引入到了曲论及小说批评与理论中;清人则贯注“趣”以更深刻的理论意义与鲜明的时代色彩,古典“趣”论在戏曲理论批评中又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接受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分析"知音"、"韵味"这两种中国古代审美鉴赏和批评的方法,剖析中国古代文论中蕴含的艺术接受理论,探究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篆文作“(?)”,象水;古文作“(?)”,从火。古人注意到,水在经受日照或火烧等热力之后,便蒸腾而上,成为云气。《说文》:“气,云气也”。一是水火相合,一是蒸腾而上,这是“气”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云气”,这是“气”的最初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代以来,"意趣"成为了一些文论家用来概括文学审美本质特征的概念.这些文论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与理论倡导中,对"意趣"作为文学的审美本质进行了标树,对其审美特征予以了探讨,并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它的生成与创造也进行了考察.这从整体上初步构建出了"意趣"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用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事,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它出现在散文尤其是论说文中乃势所必然,出现在辞赋、骈文乃至诗歌中也很自然.不过诗以"吟咏性情"为主,故事太多,反而会滞碍"性情"的传达和理解,所以自晋宋起,中国诗论中围绕诗、词、曲能否用事和怎样用事展开了四次大讨论,从审美接受出发,总结出"僻事实用"、"隐事明使";"熟事虚用"、"明事隐使";"我来使事"、"勿为事使";"水中着盐,不露痕迹"等用事规律,至今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古代文论概念的“气” 是与曹丕的《典论·论文》一同出现的。曹丕在这篇文章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又说:“孔融体气高妙”、“徐干时有齐气。”这里的“气”指的是建安作家们先天禀受的人格体气、才性风度。按曹丕的见解,这种先天禀受的人格体气、才性风度即“气” 之清浊、通塞神秘地支配了他们的文章诗歌的风格,两者间有着一种先天决定意义的谐调。 东汉以来盛行的人物品藻、鉴识和清议主要为了荐才举贤,用备政治。其最先重视的是人物的茂才懿德,慢慢却转到了人物的才性意气、神明风度上来。所谓“魏晋识鉴在神明”,刘劭《人物志·八观》称:“骨植气清,则休名生焉。”刘(日丙)注云:“骨气相应,名是以美。”“骨”和“气”这两个多少带有虚实对应意味的概念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用的,品藻的对象也由贤良中正、茂才名彦转到了作家文士,又最后转到了作家文士的诗文风格。作为文论概念的“气” 首先被引进了作家论和风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