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争论最多的“尺度”问题入手,论证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实践,就是把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理想的实用对象和审美对象。文章还指出,美的问题不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强调要区分物的物质属性和物的价值属性,美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关系中的存在物,它以意义、价值的方式存在。另外,文章还认为,功利的善和愉悦的美都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只有对象中有活生生的人之感情的形象显现,才能成为审美感受、观照和体验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巴黎手稿》与实践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辉 《学术研究》2006,(12):110-114
《巴黎手稿》是实践美学的思想来源,但实践美学论者对《巴黎手稿》的解读却限制了其理论视野和阐释限度。本文在对实践美学提出质疑的同时对《巴黎手稿》做出了新的解释,并且认为应根据当下文化语境和现实存在,在这种解释中寻求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这个维度中,实现了人和自然的统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统一,从而使得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区别于实证社会学并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包括《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在内的《经济学笔记》内在联系性的确定,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再次成为学者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最新进展是用后者中的交往异化理论补充、完善前者异化劳动理论中的第四个规定,但在如何理解这第四个规定、特别是四个规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实际上,四个规定之间绝没有所谓的"根本性转变"和"飞跃",有的只是理论逻辑的进一步深化和"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本质特别是其社会性的恰当理解。"社会"范畴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但并没有改变而只是深化了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因此,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是一个整体,不能做人为的分割,而且其逻辑顺序也不能随意打乱。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通过对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主要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在人的本质、本质的丧失、异化的根源等问题上,梳理出马尔库塞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分析马尔库塞人学思想对当今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实践的人道主义”──读《巴黎手稿》兼答李征同志丛大川大连水产学院马列部(一)《手稿》是争议最大的一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立即引起了国际思想界的高度重视。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各异,出现了两种形式上绝然对立的极端评价。一种极...  相似文献   

7.
《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那么秘密是如何发生的?马克思的世界观是如何突破的呢?马尔库塞在《手稿》发表后不久写了一篇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的评论。在其中,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发挥这一概念(指感性)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竭力解决德国古典……  相似文献   

8.
张一兵同志去年发表的《关于马克思哲学逻辑转换中三个难题的深层解决/’‘一文提出如下见解:马克思《巴黎手搞》中的“哲学逻辑仍然是一种隐性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这一理论逻辑中包含着尚待解决的三大难题:“消除唯心主义,发扬辩证法能动性;消除自然唯物主义机械性,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使共产主义成为科学。”而这三大难题是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才得到了统一的解决,从而实现了其哲学逻辑的“格式塔转换”。我认为一兵同志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手稿》已经实现了马克思新…  相似文献   

9.
宋德发 《云梦学刊》2008,29(6):157-158
一 地域文学史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文化地域"文学史:另一类是更常见的"行政地域"文学史.胡良桂的<新湖南文学史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是典型的"行政地域"文学史和省域文学史.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掀起了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热,他们研究的成果,据说是“重新发现”了马克思,发现了作为存在主义先驱者的马克思,作为人本主义者的马克思,并企图用人本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因此,搞清马克思的《手稿》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区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助于科学阐明马克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问题的争论表明,“类”和“异化”概念对于整个讨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使用“类”概念,是因袭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观点;而使用“异化”概念,则不仅与抽象的人的观点逻辑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表明了马克思未能达到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来说阴私有制的起源、发展和消亡。他们据此得出了马克  相似文献   

12.
(一)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关系到正确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的早期的著作,如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  相似文献   

13.
在美学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无疑标志着人类对于美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而马克思写于巴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点又为美学界所广泛认同。因此,《手稿》在上世纪30年代,因被发现引起巨大的轰动,80年代则引起进一步研究热潮也就不足为怪了。蒋孔阳先生同样高度重视对《手稿》的研究,他精辟地指出:“我认为,马克思新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都诞生、孕育和形成于《手稿》之中。”因为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运用辩证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巴黎手稿”是表征马克思思想的最重要著述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过于功利的“现实”考量和原始文献资料的欠缺,使我们未能全面而客观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当时的思想.从“文本学”角度考虑,至今仍有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尚未展开.本文根据权威的文献材料,并结合笔者的判断,对“巴黎时期”马克思著述和活动情况、“巴黎笔记”与“巴黎手稿”之间的关系、“三个笔记本”与“穆勒评注”的写作顺序、“三个笔记本”不同版本的编排、笔记本Ⅱ大量遗失的内容等五个复杂的文献学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分析、推测、考察和探佚,以期为进一步的内容解读和思想阐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巴黎手稿”是表征马克思思想的最重要著述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过于功利的“现实”考量和原始文献资料的欠缺,使我们未能全面而客观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当时的思想.从“文本学”角度考虑,至今仍有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尚未展开.本文根据权威的文献材料,并结合笔者的判断,对“巴黎时期”马克思著述和活动情况、“巴黎笔记”与“巴黎手稿”之间的关系、“三个笔记本”与“穆勒评注”的写作顺序、“三个笔记本”不同版本的编排、笔记本Ⅱ大量遗失的内容等五个复杂的文献学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分析、推测、考察和探佚,以期为进一步的内容解读和思想阐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赫雪 《浙江社会科学》2015,(3):110-114,159,160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通过对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在批判视角、革命道路、革命动力、审美救世等问题上,梳理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批判与拯救两个维度上,对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存在着几种传统观念。但是 ,共产主义作为理想和信念 ,其哲学基础不可能是知识论 ,而只能是价值论及其依据———人学本体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和界定 ,是对这一论断的充分证明 :共产主义的价值合理性在于它是对私有财产即异化了的人的本质的扬弃 ;而正因为如此 ,它才不是简单的“共产”即对这种对象性财富的享有、拥有 ,而是人的解放 ,即“人的生活的确立”、“人向自身的还原和复归”和“自然界向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剐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年多,而且又在近期再版。经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我们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是一部凝聚着集体智慧,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20.
文献考证与文本解读是马克思学文本学派建立的两大支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出版以来,国际学术界丰富的文献学与文本学资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马克思学法学的可能。从版本入手,以《巴黎手稿》为例,阐述对《巴黎手稿》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自由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多维解读,并对《巴黎手稿》在中国的文本引介和研究现状作扼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