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不尽意”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他最早出现于《易传》。魏晋时 ,士人对“言意之辩”的层层探讨 ,最终使“言不尽意”成了一种语言艺术的追求 ,更是文论语言所达盼到的一个境界。无独有偶 ,在一千多年后的 2 0世纪 30年代 ,西方的现象学文论家建立文学本体论学说 ,其学说对文论语言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通过对比和分析 ,不难发现 ,尽管由于中西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差别 ,但文论语言发展至今 ,中西方已在“言不尽意”上达成一定的共识 ,产生了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中的言意问题在六朝时提出并受到极大的关注,并不偶然.一方面,魏晋玄学言意思想为其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和广泛的内容;另一方面,六朝文学创作的繁荣为文学全面深入到人们的研究视野中提出了必然要求.文论在吸收哲学思想的同时,根据文学自身性质,使言意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诗学论题.文论家深刻认识到文学创作中的言不尽意现象,但没有从形而上的理论层次去论证言能否达意的问题,而是立足于创作经验,讨论创作中言意紧密结合的思维状态、言意活动的顺滞状态、语言在构思和传达中的"机枢"作用以及言不尽意的原因等,并且从言不尽意的困苦体验中跳出,逐渐开拓出超越筌蹄的审美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中西叙事概念,提出"脱卸"与"转换"在中国与西方叙事理论中都是表征情节转变的概念,中国评点家称为"脱卸",西方理论家称为"转换".西方文论没有脱卸一词,可以借用中国的脱卸概念,中国文论没有突转一词,也可以借用西方的突转概念,它们在中西叙事理论中是可以通用的.  相似文献   

4.
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类精神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出现后,"梦意识"在现代思想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推动了西方现代文艺美学的发生和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唤醒了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梦思维"的兴趣和关注.所谓中国的"梦思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献、特别是文论中一系列有关梦的认识与理论观念的辨析,也是打通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在有关梦意识方面隔膜的一种努力,试图在不同文化理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学者主张"言不尽意",这种言意观反映了古代学者对语言有限性的认识.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也对这一问题给予关注,前者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应恢复语言原初的多义性,隐喻性;后者则提出"语言游戏说".汉语是一种颇具意义张力的语言,它在表达意义的时候,留给了读者广阔的阐释空间,语言与意义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高玉 《江汉论坛》2005,(10):106-109
用抽象和精确来评价中西文论,在"比较"意识上是值得深入追问的.精确是相对的.隐喻性是语言的普遍特性和深层的本质,而科学性、逻辑性、精确性不过是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性,从隐喻性中衍化出来,并不具有普遍性.西方文论未必就是精确的,其术语和概念未必就是严格限定的,这与"语境"有关系;中国古代文论的术语也有某种精确性,但这种精确性不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由语境来控制的.古代文论在中国古代意义是明确的.  相似文献   

7.
曹顺庆  童真 《河北学刊》2004,24(5):105-108
“西方文论中国化”是我在提出当代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及推动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之后的又一重要话题。我之所以提出这一话题 ,是因为我们重建中国文论面临两大资源 :一是中国传统文论话语 ;二是西方文论话语。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两方面的资源 ,我们才能将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建设好。在过去的几年 ,学术界围绕着“失语症”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并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对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却谈得很少。西方文论已经大量介绍到中国 ,但在中国主要是被移植套用得多 ,人们忽略了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其结果如我们所看到的 ,不是西方文论“中国化” ,而是西方文论“化中国” ,即用西方的文论术语来切割中国的文学文论 ,或者把中国文学文论作为西方文论话语的注脚本。这种直接套用西方文论话语来阐释中国文学文论 ,过分相信西方文论话语的普适性 ,将其移植来替换中国文论话语的做法 ,正是造成中国文论“失语”的根本原因。所以 ,要纠正中国文论“失语”状况 ,还需要认真探讨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今天 ,我们提倡的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 ,指的是以中国的学术规则为主来创造性地吸收西方文论话语 ,借鉴、吸收、利用西方文论话语来补充、  相似文献   

8.
邓程 《兰州学刊》2003,(4):159-162
西方文学批评用宗教或理性的态度批评文学 ,是一种存在先入之见的批评。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摆脱了成见的批评。这是古代文论的基石。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认识是古代文论的另一理论基石 ,古代文论于此之上建筑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这两块基石也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学批评用宗教或理性的态度批评文学 ,是一种存在先入之见的批评。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摆脱了成见的批评。这是古代文论的基石。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认识是古代文论的另一理论基石 ,古代文论于此之上建筑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这两块基石也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张金梅 《学术论坛》2005,(8):153-156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谱系.可是在晚清至"五四",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却和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交织在一起,并最终"大河改道"式地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的"文学"观念,实现了由中国传统文论之"文"向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谱系的全面切换.在"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阮元、刘师培、章炳麟等国学大师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论"文"的总结;而梁启超、王国维等则分别建立了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超功利的审美型文学观,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文论跌宕起伏,发生了几次明显的转向。文论的转向和语言观的流变结合在一起,成为西方文论发展态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本文以文论的转向为背景,结合不同历史阶段中“文学性”内涵的变化,着重探讨作为工具论、自足自律的符号系统和能指所指分离的“语言游戏”说三种语言观的历史流变及其承接关系,并论证了整体融合的语言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出现一股"西方马克思主义化"倾向.这一倾向,不仅在相当的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本质区别,而且大有以"西马"文论取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以"西马化"取代"中国化"的趋势.这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论在中国如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河北学刊》2004,24(5):112-115
“西方文论中国化”是我在提出当代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及推动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之后的又一重要话题。我之所以提出这一话题 ,是因为我们重建中国文论面临两大资源 :一是中国传统文论话语 ;二是西方文论话语。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两方面的资源 ,我们才能将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建设好。在过去的几年 ,学术界围绕着“失语症”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并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对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却谈得很少。西方文论已经大量介绍到中国 ,但在中国主要是被移植套用得多 ,人们忽略了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其结果如我们所看到的 ,不是西方文论“中国化” ,而是西方文论“化中国” ,即用西方的文论术语来切割中国的文学文论 ,或者把中国文学文论作为西方文论话语的注脚本。这种直接套用西方文论话语来阐释中国文学文论 ,过分相信西方文论话语的普适性 ,将其移植来替换中国文论话语的做法 ,正是造成中国文论“失语”的根本原因。所以 ,要纠正中国文论“失语”状况 ,还需要认真探讨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今天 ,我们提倡的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 ,指的是以中国的学术规则为主来创造性地吸收西方文论话语 ,借鉴、吸收、利用西方文论话语来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后新时期批评话语中,受鲍德里亚超美学关键词"仿真"术语影响而产生的"仿真叙事"概念影响甚广.与"仿真"在西方语境中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功能不同,汉语批评语境中"仿真叙事"术语的基本目标与功能在于"去现实主义化",即解构"现实"、"本质"和"真实"等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论基本观念.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话语个案,"仿真叙事"这个术语呈现了中国当代语境与西方后现代文论在文化交往和诗学对话过程中流传、模仿、挪用与重构等复杂的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15.
曹顺庆  王超 《中州学刊》2008,1(2):227-234
"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三条西化之路.要使中国古代文论从"失语症"中解脱出来,必须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承认中国文论较之西方诗学的异质性和话语独立性,避免"以西释中"或"以中注西"的倾向;第二,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个命题中进入"古今对话"的现代阐释性理论视域;第三,在"古今融会"的同时进行"中西化合".以中国文论的话语规则为本,融和或化用西方的理论资源,最终达到中西跨文明对话语境下的"中国化"研究.在承认中西方文论异质性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明对话,中西文论思想的交流、互补和超越,最终达到"中西化合"的无垠之境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Ideology)的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开始到现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术语,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联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从特拉西发明的语言符号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前苏联意识形态文论到中国意识形态文论,又从意识形态文论到审美意识形态文论,就是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学的一种知识谱系发展过程.对意识形态这一术语作一个谱系学的考察,有助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对当前文学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与全球化相伴而行的是极具活力的世界主义话语的发展,而文论中的世界主义话语则构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丰厚文艺传统的中国文论,已经介入这个历史进程中并留下了自己的辙印.百余年中西文论冲突与交汇的历史经验,可概括为"两种西方文论与两种西化".中国文论在西方异域的西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诗人和作家自觉地接受中国独特的文艺思想,有效地运用于文艺创作并产生重要影响;二是学者和理论家们从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并尝试采用适当的译介策略,让西方学界理解中国文论.摆脱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观念,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民族的跨文化资源,是通向世界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文论在异域的传播并富有建设性地融入西方文论体系,在世界主义文论话语的建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林生 《阴山学刊》2010,23(1):49-52
“言不尽意”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由于“言不尽意”的存在,使得文本中充斥着意义的未定点和空白,也就使得接受者可以依据自己不同的视野对作品中的意义未定点和空白做出不同的具体化和填充。  相似文献   

19.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要返本开新.首先是必须返回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本,批判地检视作为一种新资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其次返文学之本,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对象应该严格限定具有"审美性"的文学文本之上,而不是过于宽泛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可资借鉴、可供"开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吴建民 《河北学刊》2004,24(6):112-114
回顾近百年的古代文论研究,纵向批评史的撰写一直主宰研究局面.这种按文论发展自然顺序来表述文论过程形态的研究,很难从宏观角度对古代文论的本质特性进行提炼概括.因而,横向文论体系的建构及对古代文论本质精神的提炼,愈来愈成为古代文论研究界的当务之急.黄霖教授提出的"原人文学论"及以此论为核心而建构的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当务之急,因为它标志着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由史向论的转向,并且是转向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但是,由于古代文论本身的丰富复杂性,以一种观点来构建它宏大深博的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足和局限,尽管这一观点具有极强的理论涵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