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大激是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其古文字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对文字的析形释义方面不乏失当之处,未能正确对待前人古文字考释的某些成果,对文字之异体、假借、通假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地区分,有时误断假借,对文字的简省现象的认识理解也有不当之处以及缺乏文字发展观。尽管他在古文字研究上有着种种不足之处,这也是学术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学术的探索与研究不可能不发生偏差与错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吴大敬在古文字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假借字出现于商周文字的早期 ,当时某些概念有声无字 ,于是假借字应运而生 ,并以替代字退还本字。因而 ,承前启后 ,假借字促进了我国古文字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族古文字是一种发展不成熟的文字,在从“酉、鸡”字形书写特色,探索水族古文字的一般规律以及与甲骨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刘又辛教授的新著《通假概说》(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是第一部全面阐述假借问题的专著。关于假借字的基本性质,历史上有过几种影响较大的学说。首先是起源于汉代的假借造字说。《汉书·艺文志》最早指出:“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种把假借置于六书之内,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等同起来,相提并论的做法,反映了文字学发展初期,人们对假借问题的模糊认识。这种认识的不足之处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假借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不同,它不是一种造字的方法。假借不能造出新字,只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记音而已。所以清代学者对假借造字说的理论,早就引起怀疑,戴震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文字的四种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5.
汉字假借性质之历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文字指<说文>古文,即战国时东方六国文字.乾嘉以来的学者对于古文字有相当的研究,特别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不但声义兼明,而且考证形体,并对<说文>所收古文字进行研究、考证.近几年来,大量古文字材料的出土,丰富了对古文字字形的探讨材料.本文拟就<段注>利用文献材料对<说文>古文字说解的肯定、批评或纠正、补充等,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字的起源是一个神秘而又饶有趣味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研究的问题。汉字的起源,由于甲骨学的兴起以及近四十年考古资料的新发现,大大推动了它的研究过程。三十年代唐兰先生最早提出“文字产生于图画”,七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提出“中国文字应当归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郭老的看法似乎比唐兰的全面了一些,但仍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在讲文字产生时没有提到假借。八十年代末,裘锡圭先生提出“表意字的开始出现和假借方法的开始应用,在时间上不会相距很久,很可能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这句话已有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字理论、文字起源、言文关系、文字功能地位、文字载体与书体等五个方面概了述近年来国外古文字研究的成果,并将其纳入广义文字学的研究范畴。广义文字研究对我们深入讨论汉字起源、文字功能地位等文字学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系,值得我们去重视。  相似文献   

9.
过去论及中国古文字,一般会想到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等.其实这仅是中国古文字之一部分,是汉字系统的古文字.中国文字以汉字为主体,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更引人注目的是汉字在几种古老文字中是惟一延续不断使用、传承至今的文字,目前仍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文字之一.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在文字创制、使用、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文字博物馆的建立无疑将会对汉字的科学展示、深入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鉨)文形态、用法上的复杂性,使隶定常常产生两种甚至多种结果.考察(鉨)印工具书中诸多"同文异释"现象,实际上多半是以"隶定"作为"释文",且又隶定欠慎、造字不准所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古文字的研究与应用都企盼实现计算机文字检索,工具书的用字标准化势在必行,因此对隶定也就有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六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一九七八年在长春吉林大学举行的中国古文字学术讨论会之后,我国古文字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这届年会由中山大学主办。出席本届年会的老、中、青古文字研究工作者共六十余人,来自十三个省市的三十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考古文物和新闻出版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香港大学讲师缪锦安,以及正在我校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加州大学副教授周鸿翔也应邀出席了会议。这届年会共收到五十五篇论文,包括古文字学理论、综述,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秦汉文字等方面的内容。有二十三位同志先后在大会上宣读或介绍了他们的论文。饶宗颐教授和周鸿翔副教授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致力于蒙古古文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但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建树,对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学术问题,各持己见,观点不一,更没有权威性定论。为巩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利进一步深入研究,回顾过去,明辨是非,评论得失,总结经验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本人应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委  相似文献   

13.
论假借音转     
文字假借的必然性决定了假借音转的必然性.假借音转包括"音类比方"、"取譬相成"、"音近义通"、"音随义转"四种类型.假借音转的产生,除了语音上相近这一因素外,还与文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的形义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出土文献对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研究和深入开展,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和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先秦史学会、秦汉史学会、中国文字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协办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2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  相似文献   

15.
假借与字义     
<正> 假借是文字问题,又是语音问题,词汇问题,音是用字时使用假借的主要依据,义是阅读时判别假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假借与字音的关系,人们认识比较明确,看法比较一致,假借与字义的关系,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讨论.近年来在假借问题上的许多争论,可以说大都是由于对假借与字义的关系认识模糊或不同产生的.假借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与本有其字的假借,二者性质不同,它们与字义的关系亦有差异,需分别讨论.  相似文献   

16.
水族古文字计算机输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族古文字是几千年来水族社会中使用的巫事文字。水文字在水族社会中有崇高的地位,水族古文字的文化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而研究成果的出版常常受到文字的制约。为了给水族文字和文化研究提供条件,很有必要创制水族古文字计算机输入法。  相似文献   

17.
拱玉书等著《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在象形字的性质和地位,传统六书的合理性,苏美尔十三书,文字与国家和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一研究对中国比较文字学及文字学理论建构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和其他古典文献的研究中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借用具有音同或音近等特征的字来替代本字、但表达的却仍是本字意思的"借音字"现象大量存在。这种"借音字"在以往的古籍整理过程中,往往被当做"音误字"、"错别字"对待,从而导致了人们对这类字的错误认知以及对原文献的误读误解,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研究古代文献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从理论上、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以达到学术上的正本清源,笔者在总结20余年古文献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言古文献古文字研究新学说——"借音字说"。并从""借音字说"的概况、形成、分类、适用范围、价值和成果几个方面分析,得出了"借音字说"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假借是文字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处于文字由以形表义到以音表义的过渡阶段。文章以纳西东巴文假借字为例,对其数量、特点及发展趋势作出了具体研究,认为东巴文中假借字与被借字的关系已经逐步稳定下来,出现了固定地借用某字的倾向。东巴文假借字大致沿着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成为形声字,二是发展成为表音文字。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学家在探索意识问题时常对同样的理论成果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根本原因是犯了“范畴错误”。科学意识研究的发展不能忽视哲学的反思,必须加强对脑科学成果的哲学转化、升华和解读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