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88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武装入侵我国西藏的战争。英国发动侵藏战争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在这次战争中,尽管西藏人民英勇抗战,但由于各种因素,最终还是以失败结束。战争之后,英国对西藏疯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及各种资源。这次战争给中国及西藏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4,(7):42-43
英桑战争 1896年8月27日,英国和桑给巴尔开战,战争持续了大约40分钟,堪称史上最短的战争。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亲英的苏丹哈马德·本·杜威尼辞世后,哈立德·本·巴伽什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并自立为苏丹国王,英国当局则倾向让哈茂德·本·穆罕穆德接管苏丹,配合其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3.
英国发动的第二次侵藏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西藏对中英分别于1890年和1893年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款》采取不承认态度,导致英国在条约中规定的利益无法实现;二,西藏与俄国亲近以反抗英国,而当时俄国是英国侵略西藏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为了实现条约中的利益以及不让俄国在争夺西藏中占得上风,英国遂于1903年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中的台湾与大陆周文顺鸦片战争中遥相呼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也成为主要战场。早在战争之前,英人就企图在台湾获得“立足点”,以便向中国倾销鸦片。①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则明令侵华英军:在中国东...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的形成,国际政治中的战争引火物比比皆是,1898年美西战争的硝烟未散,1899—1902年,在非洲大陆的南部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英布战争。英布双方为什么会火并起来呢?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长期以来,史学界存在着分歧。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英布战争的真相歪曲得面目全非,他们称英布战争为“布尔战争”(即布尔人发动的不义战争)。布尔史学家则把英布战争称为“英国战争”(即英国侵略布尔人的战争)、“独立战争”。苏联史学界认为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是争夺剥削非洲人的优先权的战争”,但同时,又称布尔人对英  相似文献   

6.
论朝鲜族著名作家金昌杰的短篇小说创作[韩]张伯逸著王化文译一、序言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1941年又对美国作战,这便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大东亚战争。为了对付这场并无胜算的战争,日帝实施了国家动员令,并采取各种非常措施。尤其...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英国主导下的国联非但未能有效阻止日本的侵华行为,反而在其不断纵容之下,日本侵华脚步不断加大。究其本质,此时英国在中国问题上对日本的退让,源自于一战后英国整体实力的下降及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远比日本为低。英国这种绥靖政策的推行首当其冲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长远来看,也损害了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和平原则,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8.
旧中国政府早期“收回香港”的外交活动述评齐鹏飞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下半叶,英国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展拓香港界...  相似文献   

9.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发动和组织欧洲各国参加的反法联盟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国际冲突。这场战争长达二十余年,战火烧遍欧洲大陆,幅射阿拉伯地区,波及大西洋、地中海水域,给欧洲各国以深远影响。为什么会发生这场重大国际冲突,欧洲各封建君主国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英国参战的动因是什么,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八四○年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对华贸易,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于六月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自此,中国的主权和独立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七月 英国军舰自浙江定海北上,蓄谋攻占天津。途中战舰侵扰荣成成山、烟台、(今芝罘)庙岛群岛的砣矶岛等处。掳掠财物补充军需。  相似文献   

11.
1894——1895年期间,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侵略战争(因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故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战争)。在战争前后,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非常活跃,它时而支持日本,时而限制日本,时而宣告中立,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故这一时期英国和日本的关系异常复杂,国内外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甲午战争期间的英日关系加以探讨,以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为发动甲午侵华战争而采取了一系列外交策略。因为当他借口朝鲜问题而准备挑起衅端时,面对的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由于英俄对峙成为远东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日本既要实施其既定的战争方针,又要周旋于英俄两大强国之间,确乎没有高明而巧妙的外交手段是不行的。本文拟就日本对付英俄两国、特别是英国的外交策略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3.
自从1840年英国列强用坚船利炮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侵略中国权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后.西方列强看到英国从中国身上割去了一块大肥肉,非常眼红,于是各列强像饿虎恶狼扑向羔羊一样扑向中国。从1840年至辛亥革命前的70多年中,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军舰大炮、政治讹诈、欺骗诱骗等战争的和非战争的手段侵略中国,并迫使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瑞典、挪威、葡萄牙、丹麦、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签汀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章程等共400多项。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侵越战争于1961年爆发。这场战争给人留下了很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本文将就美国发动越战的根源、中国援助越南的原因、战争后期苏联援助越南的原因,以及为什么陷入越战泥潭后美国接近中国等问题,予以简单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杨惠萍1894年,日本发动了旨在彻底制服中国,统治并掠夺中国的甲午战争。开战伊始,日本丝毫不考虑和谈问题,而清政府对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其内部态度不一,有的主张一战到底,有的主张和谈。因此,在整个战争中,战与和的问题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英国与中国两方面收藏的档案资料,对宋子文1943年访问英国的外交活动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宋子文访英是在大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矛盾不断加深,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要解决中英间存在的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但两国在大多数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这次访问并没有圆满完成所有的预定目标。但宋子文访英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这就是消弭了两国关系濒临破裂边缘的传闻,通过两国高层领导人的接触,维持了中英间的合作关系,稳定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此外,宋子文访英对于发动缅甸战役,促成《中英财政协助协定》的达成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昭和天皇裕仁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其在位期间 ,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裕仁的战争责任 ,战后日本主流社会一直讳莫如深。事实上 ,裕仁并非和平君主而是战争罪魁。《大日本帝国宪法》赋予了裕仁皇权的绝对性。在裕仁的指导和纵容下 ,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 ,进而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裕仁与一系列的战争暴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裕仁还人为地延迟了战争的结束。天皇制的存在 ,成为日本右翼否定侵略战争罪责的免罪符 ,成为其颠倒黑白、歪曲历史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有其历史必然性。本文从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发展、其近代的政权结构和“七·七事变”前后的有关历史论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必然的,而并不像日本某些人所说是“突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百年祭张振鹍现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过多次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次:一次是1894年(清光绪20年)爆友的战争,因为这一年是中国以干支纪年的甲午年,所以通称甲午战争。另一次是1937年(中华民国26年)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一...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奴役和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奴役和掠夺高芳英随着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取胜,国力大增。这使日本“争霸世界”的欲望恶性膨胀,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又挑起了太平洋战争、随即,日本军队侵入东南亚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