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逐渐现代化,物质资料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石油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占有石油的多寡,不仅对人们的常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而且对于现代战争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斯大林讲过的,石油“是生命攸关的问题,因为谁拥有更多的石油,谁就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指挥地位。谁拥有更多的石油,谁就能指挥世界的工业和商业。自从各先进国家的船只改用了马达来发动以后,石油就成了世界列强在平时和战时争夺优势地位的命脉了”①。  相似文献   

2.
1939年是斯大林执行外交政策方面关键的一年。当德、意、日企图用军事征服世界各国的手段来扩张各自领土时,斯大林则在寻求建立某种形式的政治联盟,以避免苏联被卷进一场耗尽国力的战争中去的危险。当英法宣布他们打算保证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在二战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派遣重兵参战,取得重大战果;为盟军提供反攻基地和大量后勤支援;加强盟国的团结和国际反侵略力量.促使澳大利亚参战的原因有来自国内各方面的压力和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更主要的是它在外交国防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影响和支配。同时,二战也对澳大利亚的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20世纪是“革命和战争”的世纪,那么苏俄就是最好的体现。因为赋予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战争这个特点的是苏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苏维埃革命,被预言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灭亡。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最大限度考验苏联体制的同时,也打开了它通向灭亡的道路。在这里,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战时期对苏维埃体制的影响详细地论述一下。  一、围绕战争准备的问题通常,近现代国家建立常备军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点上苏联也不例外。而且,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苏联的战争准备是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说苏联的战争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勾勒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在逻辑关系。文章指出,科学技术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观动因之一,是决定战争演变的制衡力量;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形态,成为战争的工具,同时又催生了一系列最具深远意义并揭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助产婆。文章还揭示了科学技术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一个坐标,战后和平的方方面面无不关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照”。比如,1928年的《非战公约》终因二战而获得了价值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来的联合国是战后和平的根本保障;二战后更加规范和完善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战后和平的重要支撑。但是,“有限化战争”与“战争的变异”表明,要真正实现和平还需要一个遥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整体和平之问存在着内在联系。二战后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无世界大战的局面,是因为二战变更了时代主题;改变了战后世界和平与战争力量的对比;规定了战后局部战争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整体和平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二战后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无世界大战的局面,是因为二战变更了时代主题;改变了战后世界和平与战争力量的对比;规定了战后局部战争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战争期间,英国从绥靖到对抗,从战争初期的失败到战争的最后胜利,与它的国内事态发展有密切联系,国内发展推动了战争,战争又促进社会变化,人民对战后的期望是战争胜利的保证,同时又为战后的“新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系统理论的产生、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重大突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创造、现代科学家和技术人才的造就等方面作了历史考察,阐述了二次大战与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从而揭示二次大战是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开辟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194 5年大选在英国现代选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奠定了战后共识政治的基础 ,标志着工党政治生命的重大转折。工党在这次大选中的历史性胜利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英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英语的发展王嘉美一一六O七年,首批英国移民一百二十余人分乘三艘帆船,离开放土英国,漂洋过海,登上了美州新大陆。他们登上新大陆的时刻在英语语言史上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标记,即:这个时刻成为了英语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支——美国英语的源流起...  相似文献   

13.
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辽阔地域,把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卷入了战争的漩涡,死亡人数达到5千万,消耗和毁灭的社会财富达4万亿美元,确实是人类社会的一场空前浩劫。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巨大历史进程的世界大战,又空前地加速了历史的发展。看不到这一点,就说不上对历史的科学研究,更谈不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考察和总结历史。本文试图从二战与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和作用这一个角度,对此作一些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军事的战争,也是一场科学与技术的战争。同盟国对轴心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哈里·L·霍普金斯(Hopkis·HarryLIoyd)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新政派”人物,也是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推行反法西斯政策的得力助手。1890年8月17日,他出生在美国衣阿华州的苏城。1912年毕业于格林尼尔学院,在那里他以一个“精明的校园政治家而出名”。1913年,霍普金斯来到纽约福利中心,从此他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社会福利救济工作。1928年,他结识了富兰克林·罗斯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意在用“历史交往”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来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高科技发展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开始于40年代未,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下半期的,以原子能、电子、空间利用和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此次战争的历史交往进一步说明,在世界史研究中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作为历史发展的单线结构。只有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纵横联系、经纬交织和综合多线的结构,才能重现丰富多彩的整体世界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6.
30年代有过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尝试。那就是由英国前首相阿瑟·亨得尔逊主持的1932的日内瓦裁军会议。1.走向重整军备亨得尔逊在他的工党于选举中遭到惨败以后来到了日内瓦。他根据他在裁军会议上的所见所闻,感到很难给他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带来满意的成果。虽然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并且曾满怀希望地断言会议的工作不会是徒劳的,但这次裁军会议最终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大国地位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开始,中国由一个东方大国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大国地位”又失而复得,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坚持抗战的结果,也是美国亚洲战略设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一手扶植下的特殊产物。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大国地位,并不等于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大国,更不等于说中国真正具有了与美英苏等国平等交往的权力和实力。在中国头上“大国地位”光环的背后,依然残留着旧中国贫弱落后的影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继续遭到美英苏等大国的任意宰割。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尔于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得比以往更为严峻.意大利对半岛怀有很大的野心.希特勒取得政权后,德国通过经济渗透和政治压力攫取了对巴尔干某些国家的控制权.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后,整个巴尔干也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为轴心国的同盟国,而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则投身反法西斯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尔干面临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希特勒采用了与1938年相同的战略——神经战。 1939年4月3日和11日他草签了准备进攻波兰的军事命令。在4月28日的帝国议会演说中,希特勒要求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取得一条穿过波兰走廊的航线和铁路线。同日本缔结军事同盟的冗长的谈判失败了,但由于5月22日同意大利签订“刀剑条约”而得到了补偿,因为这一条约  相似文献   

20.
二、1925~1931:“美好的”年代尽管战后时期产生过骚乱,和平主义者在希望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力量有所削弱方面,并没有完全感到失望。由战争所引起的感情减弱了,和解似乎是可能的。有五年之久,外交家们试图奠定持久和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