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转向"以人类的认知和理性存在的本体论为基底,其哲学根本是体验哲学与历史事件.认知语境具有认知与语境的本体论特征,体现客观实在性和认知相对性的统一.认知语境转向从翻译的言内认知语境和言外认知语境及其互动的关系出发,考察翻译主体的认知、语言、存在的互文顺应关系,在宏观和微观上探索译学发展途径,避免译学"语言学转向"的语言泛化、"文化转向"的文化泛化等倾向,把焦点集中在解决译者思维与文本、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转向"的取向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认知转向"视野,也有利于译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元认知及相关因素与语言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认知是影响语言教育与习得过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近20年来已经成为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元认知内涵及与之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元认知及相关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监控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元认知是随着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而得到提高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讨论科技英语翻译中"貌"与"神"的关系.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所以它们的语法(句法)结构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尤其是科技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用合乎逻辑的汉语来消除这种语言上的巨大差异.当翻译过程中出现两种语言的"貌"离现象时,我们应当采取"貌离神合"的翻译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拘泥于原文的语法(句法)关系,生硬地翻译有碍于原文意思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隐喻是科技英语文体中的重要语法现象。科技英语文体中的语法隐喻主要包括名词化隐喻、动词化隐喻、形容词化隐喻等。语法隐喻具有表达简练、浓缩信息及客观性功能。这些功能使科技语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经济性,同时也非常具有阐释力和说服力,产生良好的认知效果。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和认知效果反映了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人类语言的进化,同时,语法隐喻使词汇密度、语义值增大,从而增加了科学语篇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杨英  肖思 《云梦学刊》2012,33(2):58-61
目前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已排名全球第二,但科技论文的美学研究尚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作为科学成果发表的载体,美学特征应是科学美感的具体表现。但科技论文所特有的互证和继承性却尚未有学者注意。此特性决定了众多科技论文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美学特征,这完全不同于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美学研究客体。  相似文献   

6.
哲学家由以语言作为工具研究客体与主体转向了连接二者的媒介--语言,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的认知与心智,并最终实现"人类理解"的目标,这也是指导与引领当代语言学各项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追逐科学到反思科技:近30年中国科技哲学之理路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重返现代化的中国因拥抱科学而走进科学时代。随着"科学化的哲学"运动和科学哲学的再次引入,科技哲学界开始反省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并从科学哲学的渗透的经验标准、分析论证方法和现代性反思入手寻求新时期思想解放和观念调适的切入点。此后,科学哲学从对自然和科学的哲学追问拓展为面向科技时代的哲学思考,出现了"顺应科技进步"、"探讨科学影响"和"反思科技自身"等研究进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与社会研究、科学思想与文化、科技伦理等领域因而得到全方位发展,正呈现出走向科学与技术研究之态势,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科技哲学发展的未来理路。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中的转喻进行了如下的探讨:转喻性的表达是思维在语言层面的体现;语境依赖性是转喻的显性特征,转喻的表达和理解是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得以实现的;对转喻的语境依赖性进行分析能够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语言的认知属性。  相似文献   

9.
英语N+N复合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离心结构型复合词得到认知语言学界特别的重视,国内外学者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析英语N+N离心复合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框架语义学、概念整合理论和LCCM理论在英语N+N离心复合词语义研究中的运用,以期对这类复合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视角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西方学术界对隐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解释语言体系中的"隐喻化"现象及从多个层面论证"隐喻性思维".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成为人们对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认知隐喻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研究中所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二者的研究目的、方法及范围有很大差别.本文旨在探讨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富于创造力的伟大作用,并时理解"概念隐喻"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隐喻在日常语言中到处存在,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必需手段.本文以修辞格隐喻为切入点,探讨并区分了从修辞学领域研究的"隐喻"以及从认知学领域研究的"概念隐喻"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并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的特征、类别及映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隐喻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语言修辞手段,是一种非正常的语言使用。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体现,学习者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能力和实现语言能力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认知角度下的英语隐喻,包括隐喻的认知,英语隐喻的句法结构特征,以及认知语言学下英语隐喻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继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之后,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认知转向".奎因的"认识论的自然化"是这个转向的开始,而认知哲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则是这个转向的基本目标.因此,从语言转向到认知转向,是哲学认识论的形而上研究向科学化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各国高校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学科间的竞争,学科间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力的竞争。我国高校有关学科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对学科科技竞争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高校学科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对高校学科科技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科科技竞争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某层次大学主干学科科技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曾敏 《天府新论》2012,(1):19-24
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能回避的历史事实.毛泽东揭示了党领导科技的本质是政治领导,并采取了变政治中央委员会为科学中央委员会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党对科技的政治领导.毛泽东还提出前进的政党应该把握科技发展的方针,以国家计划领导科技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认知科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 ,以涉身心智为研究对象 ,它对理性主义的逻辑学乃至近代以来整个西方的理性主义思想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建立认知逻辑的体系来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逻辑的体系包括哲学逻辑、语言逻辑、心理逻辑、文化与进化的逻辑、人工智能的逻辑、脑与神经系统的逻辑。认知逻辑体现了回归自然语言并基于经验、非形式化和非演绎、反映认知的规律三大特征。认知逻辑放弃作为思维立法者的企图 ,在语言基础和研究方法上更多地关心人 ,关心语言的使用者。认知逻辑将语言、逻辑与认知整合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体系 ,并与整个认知科学相关联 ,从语言、心理、脑与神经、文化与进化等多方面介入对人的生理、心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因此 ,认知逻辑是一种在新世纪展现认知科学特征的新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7.
黄雅敏 《理论界》2003,(6):10-10
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对邓小平科技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当今世界,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前提。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经济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当今自然语言机器处理系统只能作为意义之形式表示和转换的工具、还不能主动地理解和处理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人大胆地提出了"语义学转向"的口号,强调语义研究对自然语言机器处理起决定性作用。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观后,意向分析理论、解释主义、本体论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既推进了对语言深层结构和本质的研究,又为当代自然语言机器处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语言逻辑预设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的研究,无论是运用"恰当性"方式的角度;还是命题"真值条件"方式的角度,都不能只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而且还必须关注语言的传达交际功能.在分析语境运用条件及语用语境基础上,研究自然语言逻辑预设的特征、功能及作用尤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小人物",一般是指在年龄、资历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周期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已经成长为"学术权威"、"著名学者"的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群体;科技"小人物"具有年龄小、资历轻,却又处于科技创新"高发期"的特征。科技"小人物"的成长应遵循个性化规律、能量渐变规律、师承效应规律、竞争优势规律、结合应变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和最佳年龄等规律。科技"小人物"成长规律的实现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支持条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为"小人物"创造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