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化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芃 《东岳论丛》2013,(5):88-91
社会化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连接了人们拥有的社会网络。"以人为中心"、"人与人的连接"成为了新时代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化网络时代中,人际关系焕发出全新的社会与经济价值。首先,弱关系和强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化网络中人们的人际关系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弱关系的崛起让它和强关系变得同等重要,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共同对人们生活和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其次,"礼物经济"已经成为了社会化网络的基因,人们彼此"馈赠"信息,以此获得社会和情感上的回报,并且在这种你来我往中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但是当这种免费的馈赠行为成为消费者的习惯之后,也可能让消费者成为商家品牌传播的免费推动者,甚至落入一些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中;最后,人们渴望达成和维护自己的关系网络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关系货币",为发展事业、创造财富、丰富生活提供让人意想不到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应用,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也为大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契机.从技术与文化互动的视角论述移动社交网络对文化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梳理出社交网络中的大众文化所呈现出来的三种新态势,以期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低头族”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已有的研究详细地勾勒出了哪种类型的用户更可能社交网络成瘾的图谱,但未能给出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本文认为,“祛除巫魅”的理性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目的论宇宙观的瓦解使现代人陷入到虚无和无聊的存在性体验之中,催生了一套依靠外在新奇事物来获得即刻满足和填充空白自我的存在性需要。社交网络的非主题化、实时更新性、碎微化和真人秀特性使其成为一个纯粹的景观世界,能够随时带来直接的视觉快感;社交网络的阈限性则可以让用户在狂欢体验中暂时摆脱单调无聊的日常生活。此外,社交网络成瘾还可能与互联网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正在重置个体、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关系结构,为我们重新理解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语境。个体跨越组织边界形成网络化关系进行生产、传播和消费并产生结构性力量,使得经济活动越来越镶嵌于关系网络之中。这既是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的天性使然,也与创意产业的特性关系密切,更是新型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所致。关系网络在创意生成、价值衍生和组织形式三个面向上开启创意产业新认知:异质群体的广泛连接改写创意生成规则;关系网络成为价值衍生的新机制;快速响应文化消费需求的网络化组织成为可能。实现从线性、静止的企业集合到网状、变动的关系网络的视角转换,明确竞争力来源从"契约式"到"程序员"和"交换机"的转移,是重新理解创意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与女性特征、偏好相符合或者专为女性设计的社交网站、应用不断兴起,说明女性正在成为网络社交的"半边天"。一份名为《女性在上网:女性如何影响互联网》的研究报告称,女性每月花在社交网络的时间比男性高出30%,在所有移动社交用户中,女性占了的55%。微信应用一半的用户是女性。随着互联网逐渐发展,我们实现了远程面对面的交流,让女性朋友消除距离限制,尽情诉说感情和交流思想。这些年来,网络社交不仅改变了女性的人际交往方式,还深刻影响到女性的婚恋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治理是在政府主导下,依据法律法规对"不良信息"运用网络过滤技术进行封堵、查禁,显示出一种维护"底线"式的、事后"矫治"的思路。然而,这种治理方式未能有效清除"不良信息",面对社交媒体、移动通信终端所建构的新传播环境下的网络舆论、网络暴力等问题也显得乏力,难以使互联网信息环境有本质上的提升。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亟须将全部互联网信息纳入治理的视野内,寻求一种由政府、媒体、公众共同承担责任的治理机制,构建一个严密的互联网信息治理系统,着眼于改善互联网信息传播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络是近年来兴起的具有鼓励用户创造内容、进行信息互动、并以兴趣为基础聚众等特点的Web2.0交往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其与图书馆的融合是数字环境下的必然趋势。而民办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因此其创办者对于图书馆在社交网络中社会化入口的发展更为重视,有的小站还获得了较高的人气与关注度,其发展现状与前景比较乐观,但也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李文军 《晋阳学刊》2015,(2):133-141
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互联网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发展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十分复杂的变化过程,最为突出的是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但人类在每一项技术上的突破和前进都必须面临双向选择。互联网也不例外,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始料不及的灾难——网络谣言。网络谣言不仅导致国家的正常秩序遭受严重冲击,也使不特定个人或行业的利益遭受损失。所以,应针对网络谣言的特点、成因出台一系列建设性的方案来化解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我们进入全民阅读时代。但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不仅导致阅读浅表化,还造成人们因无从选择而心浮气躁。曾经,关于"电子阅读将代替纸质书""纸质书还能活多久""今天,你还去图书馆吗?"等话题引起热议。殊不知,网络信息再丰富,也无法替代读书的好处。因为,真正的读书,不仅在于获取知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生活正在被信息技术所改造,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而又令人忧虑的时代。作为社会行动载体的"虚拟技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更新着人们的社交网络,影响着人们的媒介化生活方式。处于"移动浪潮"阶段的"网民社会",存在着许多虚拟生存问题,面临各种技术社会的危机和挑战。只有了解和正视了人类虚拟社会生活的现状和前景,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把握当代社会的本质及走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推动下,人类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题中之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探讨和集中精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新媒体给西方政治参与带来诸多变化,深刻改变其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营,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选举等应运而生,公民运动也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的触发下呈现出诸多不同特点。西方政府和政党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传播价值,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作用与功能的发挥,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来竞选、施政,并把信息媒介技术运用到政党选举、政府执政及社会治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进行的政治调适,对于激活民众参与、修补西方民主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垄断资本对民主政治的渗透和控制日益加剧,西方的民主政治危机和民主病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利用而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革命的不断推进,一种新的媒体,即依托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继"第四媒体"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的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初具规模的相关产业链,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文化和信息传播方式,并随之形成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根本的、新兴的文化--"短信文化"."短信文化"带动了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与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类社会,使人具有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现在的人既生存于一个现实的社会,同样不可避免的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人的社会化在网络背景下必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既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也迎来了全面视频化热潮,对应的各运营商4G网络套餐不论是流量上还是在速度上都已经很难满足"低头族"的需求,Wi-Fi似乎是唯一的选择。然而,"公共Wi-Fi不安全""不能在公共Wi-Fi下使用移动支付"等各种安全专家的警告频出,这一论调也渐渐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虽然,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缘由,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依然是主流。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是一个移动传播的时代,也是移动的社会、移动的技术和移动的个人联盟的时代。手机传播不仅是移动传播技术的扩散,还是现代社会"移动转向"的表征。这种以移动性为突出特征的社会既可以称之为第二现代,也可称之为后现代。它是人类经历三次移动转型后对"亲近的暴政"的缓解。它对人际传播、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均具有先锋意义。进入21世纪后,中国蛙跳式地进入手机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技术在个人和商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变迁和技术革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变得日益加速化、移动化和商业化。个人对生存发展利益的不断追求,在推动移动性发展的同时,也使手机传播与人类联系和互动的延伸互为因果。因此,既需要对手机传播作技术、经济、新闻价值的解释,也需要对手机传播与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转型的关联作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技孕育了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方式,创造了一个打破地区和时空的社会化传播时代。自媒体能够快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公众中去,公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进行反馈,点对点的形式让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几何倍数增长,一个人的小媒体可以创造巨大的能量,也可以制造超强的破坏力。自媒体时代,在"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的作用下,虚假信息的传播和影响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网络的社会公信力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以移动互联网信息搜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回顾了互联网信息搜索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指出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搜索具有发展潜力巨大、信息数据私有化、搜索垂直化、搜索引擎搜索数据须付费、本地生活信息搜索明显的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面临的技术难题、盈利模式、隐私安全等问题,最后从法律、盈利模式、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搜索技术方面提出一些能够促进移动互联网信息搜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得到快速发展,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和深化.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经济成为一个利益巨大的经济部门,传统的著作权人希望将其对传统作品的权利自然延伸到网络世界,网络的既得利益者则希望网络层面的权益能得到传统著作权的扩大保护.  相似文献   

20.
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移动通信"是网络技术与移动终端革新的衍生物,其"内爆式"发展表征了新传播革命的结构性变迁及功能性转向,重构了以"融合"为特征的社交、信息和营销平台,弥合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相区隔的传播交往关系,整合了大众媒体与自媒体分化的信息传播结构,创造了广告与商业入口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在这个熟人与生人,公共与私人,交往、信息与商业深切勾连、快速融合与转化的新型技术城邦中,自然与文化、人与机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得到修正,它们成为融合的共生体,其影响辐射整个社会结构、生活秩序及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