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文艺创造学的思考姚全兴创造学,是20世纪科技发展的产物。过去人们总以为它和科技有密切的关系,适用于科技创造力的开发。那么,它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文艺创造力,让创造学从科技走向文艺呢?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历史上关于艺术创造的理论丰富多彩,可惜...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艺界“崛起”了一股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反古典艺术传统”,对我国几千年的优良文学传统以及近六十年的革命文学传统,一概采取“排斥”、“亵渎”的虚无主义态度。提倡走现代主义道路、发展现代派文艺的同志认为,新时期的文艺不必再提“民族化”问题,只要“现代化”就行了。因此,“民族化”这一争论已久的问题,又成了当前论争的焦点之一。这也促使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次论争的得失,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并联系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自身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生活是人口文艺的创作源泉。人口文艺不仅要反映人自身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方面,揭示其规律,还要表达人们在自身生产再生产问题上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人口文艺具有多种形式、形态或类型,并能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特别是人自身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生活。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人口文艺就是社会主义人口文艺,其“特有内容”是彭佩云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2日,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文艺心理学学会组织召开了以“心理学与马列主义文艺学”为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学会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陆一帆教授的《关于文艺本质问题的思考提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赞扬《提纲》作者的理论勇气,充分肯定《提纲》所探讨的问题对于马列主义文艺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从各方面予以认真的商讨。我们特将陆教授的《提纲》和部分与会者的发言给以刊载,并期望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6.
社会主义文艺中的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是一组矛盾统一的关系。如何运用两点论去剖析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艺中的这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全面地坚持“二为”方向,以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文艺同它所依存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一样,是整个人类历史中最富朝气、最活跃的先进事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更给社会主义文艺以强大的活力。由于经济 相似文献
7.
史学未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6)
史学未来学是专门研究历史科学发展趋势、发展动态以及未来状况的学科。其根本任务,是对史学的未来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 当代史学未来学的兴起,是同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未来学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并迅速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渗透分不开的。但更直接的契机,则是在现今全球性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传统史学正面临着自然科学的挑战。它迫使史学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千变万化的未来,从而使预测与把握史学发展的未来,成为一种压迫的需要。史学未学与史学史相辅相成,成为研究史学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两门关系极为密切的姐妹学科。 相似文献
8.
9.
作为意识形式和观念形态而客观存在的文学艺术,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中的上层建筑,它既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即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又给它们以强烈的反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武器,认识当前国际、国内所出现的文化现象,澄清资产阶级自由化所造成的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处理好社会主义文艺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解决文艺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本文所要研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战线从“左”的桎梏下得到了解放,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勤奋耕耘,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并非全好。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50周年的时候,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联系一个时期以来文艺领域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认真思考,对于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说无裨于事。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主义冲击之下,哲学形而上学已经崩溃;历史中的另外一个存在向度--未来的向度,为一种新形态的哲学--哲学未来学的建立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哲学未来学是关于人类自由的可能性条件的思考,是不同于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的中道. 相似文献
1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6)
未来,是人类一向寄予希望的问题。人类对于未未的研究,古已有之。数千年来,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对于未来进行过热心地探索,千方百计地试图拉开未来的帷幕。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十八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救世方案,提出了许多美妙的设想,但都是幻想成分居多,现实可能性甚少。人类对于未来的研究,真正做到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又有可靠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是二十世纪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作为对于社会结构中所有具有上层建筑功能的观念层面的东西的概括,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主要指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也包含着表现这些思想和观念的物质材料和方式,是以观念属性为主导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统一体;同时它也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种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认为只有纯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意识形态,而文艺不是纯理论因而不是意识形态的看法,并无理论依据也与实际不符。审美的本意是感性学,说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不过是强调了文艺的感性特征,强调了文艺与其他纯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的区别,这种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对文艺的社会性质加以概括和界定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深化对文艺的认识,不会造成以审美消解意识形态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艺的商品性问题耿恭让关于文艺产品的商品属性问题,近年来一些报刊上发了不少文章,进行了讨论。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取得共识.观点还很不一致。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文艺产品就是一种商品,这是客观事实,不容置疑。它象其它商品一样,生产是为了别人的... 相似文献
15.
文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同时又具有商品属性。一般地说,通俗文艺的商品属性较明显也较充分。通俗文艺顺应现代人在劳作之余的休闲时间里寻找娱乐消遣的需要,以其通俗易懂、轻松有趣的特点,赢得世人的青睐。人们愿意乃至乐意于掏钱买轻松,买娱 相似文献
16.
17.
苏联对未来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著名学者参加,他们对未来的研究能独树一帜,他们破除了西方未来学的科学技术至上沦,提出未来的带头学科是以信息学为中介的马克思的“人的科学”并以此为指导线索推动整个全球性的未来问题的研究。因此,苏联未来学研究把“未来的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去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科学哲学大会上突出地提出了科学伦理学(指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的人类的道德问题)。苏联对未来问题的最新代表作是由著名学者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关于未来的思考》一书,我有幸在这届年会上会见 相似文献
18.
19.
大众文艺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对大众文艺这一概念却从来没有一个确定的涵义。对大众文艺概念的阐释,关键是对大众的内涵进行界定。大众概念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不同内涵,决定了大众文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品格的不同阐释。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地说,“文艺反映社会生活,只能是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而生活是复杂的,有些“表面的、零碎的、分散的、稍纵即逝的现象是远离本质的”,“不能不加选择地把任何偶然性的东西都当做艺术的真实”。因此,作家只有选择那足以反映生活本质的现象来写作,才是真实的,否则就有陷入自然主义泥潭的危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