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别让岁月都带走,留一份爱心给善良,留一份热情给追求。别让岁月都带走,留一份关怀给别人,留一份责任给家庭。别让岁月都带走,留一份纯洁给爱情,留一份真诚给朋友。别让岁月都带走,留一份乐观给困难,留一份力量给明天!配图:黎小红别让岁月都带走@王兴忠~~  相似文献   

2.
雨枫 《社区》2009,(30):13-15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有的人能够很快地与人打成一片,我们给这种人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自来熟”。可也有的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看到要和这么多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立刻感到手足无措。看到别人在一起有说有笑,打牌聊天,好不热闹,而自己形单影只,和别人无话可说,索然无味。虽然心中满是羡慕,可就是没办法跨出第一步。有的人由于性格问题,就是不喜欢自己周围的人,因看不惯别人而不愿意与别人交往。这样使得自己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小,性格也就变得越来越孤僻。  相似文献   

3.
<正>在公共空间很多人几乎不尊重别人的空间,比如看别人在地铁上睡着抬手就拍照发到网络,飞机上的座椅往后靠,从没想过要征询后面人的意见,排队时各种推搡,旅游时各种催促,说话时各种高声……要知道别人的空间需要被尊重,别人的权利需要被考虑。这是一个人的起码修养。教养这东西,人家都以为要出自名门才能拥有,其实这是一种常识,只要稍微注意,都可学到,和你的出身没有关系。没有教养的人,是懒惰的人,不求上进的人,无可救药,一见大场面,即刻出  相似文献   

4.
<正>不懂拒绝,其实是得了一种叫"不好意思"的病。过度友善的人,不忍或害怕拒绝别人,他们总是怀抱善意,宁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也不想让别人失望。然而,害怕拒绝,害怕让别人失望,也是一种自卑。生活总有点欺软怕硬。一个完全不懂拒绝的人,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不懂拒绝的人,迟早要学会狠下心肠。不懂拒绝,是一种病很多人都喜欢《欢乐颂》里的关雎尔,因为她人长得甜美,心地也好。但她也常  相似文献   

5.
男人分两种:一种喜欢戴安娜;一种喜欢卡米拉。女人也分两种:一种喜欢许别人一个未来;一种喜欢让别人许自己一个未来。戴安娜是后一种女人,而卡米拉是前一种。  相似文献   

6.
高昌 《社区》2002,(16):28-28
男人们看起来总是那么雄纠纠、气昂昂。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让男人敞开心扉,您会发现,男人们原来也有男人们的许多烦恼,在男人的内心深处,也有许多软弱的地方。别人的太太用法国香水,咱的太太也向我要法国香水;别人的孩子上贵族学校,咱的孩子也得上贵族学校;别人家住华堂美厦,咱们也得住华堂美厦;别人开起了大奔,咱也得买……这么着生活,咱累不累啊?生为男人,三生不幸。咱就像家里的一头牛,脊梁上驮着重负,脖子上套着绳索,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老婆还在屁股后头挥着鞭子,赶着你一步一步往前走,去挣钱、挣面子、挣地位、挣名声……不错,好…  相似文献   

7.
话匣子     
《阅读与作文》2007,(12):54-55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头发,让小孩子一天抚摩一次你的头发;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奥黛丽&#183;赫本  相似文献   

8.
自由作文     
航向标这次习作不出题目,不限制写作范围,由你选择题材来写。不论写哪方面的内容,在动笔前都要精心选材。确定文章要突出一个什么样的中心,哪些应详写,哪些可略写,如何合理安排材料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才具体生动,吸引读者。要告诉别人一件事,就要按记叙文的要求把“六要素”写清楚。其中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应详写;你要告诉别人某处的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你要写一个人,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这个人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要想写得生动、具体,给别人留…  相似文献   

9.
强江海 《新天地》2016,(2):16-17
时值国学大师南怀瑾逝世3周年之际,南怀瑾三子南一鹏写书立传,力图还原一个真实、平凡的父亲. 不让贫困在孩子心里留折痕 1955年南一鹏出生时,正是父亲南怀瑾生意失败,一家人挤在台湾基隆小巷的陋室中,有段时间家里三餐不继,父亲却始终面带笑容.一天,朋友送来了半袋米,然而父亲听说附近有户人家已无米下锅,马上把这半袋米送给了那一户人家.举家食粥,父亲端着碗对孩子们说:“别人遇到困难了,即使自己碗里只有一碗饭,也要分出半碗来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能帮的就一定要帮.”  相似文献   

10.
老师分座位时,别人似乎都躲着晓萍。晓萍下意识低下头,不愿让人看到眼里的泪。她知道同学们嫌她身上有股花椒大料味。谁让她家开熟食店呢,那种味道洗也洗不掉。  相似文献   

11.
四大选秀批判之一:煽情成灾,让人反胃很奇怪,中国的观众们好像就喜欢吃这一套.这是一个喜欢自我感动和被别人感动的时代,君不见多少选手在台上说自己小的时候如何如何艰苦,后来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克服困难,还有爸爸妈妈为了自己的梦想是怎样地付出的时候,电视机前有多少观众左手抓着遥控器,右手抓起手帕子抹泪,主持人不失时机加进去的几句励志性的话语更让观众平添好感.  相似文献   

12.
老师分座位时,别人似乎都躲着晓萍。晓萍下意识低下头,不愿让人看到眼里的泪。她知道同学们嫌她身上有股花椒大料味。谁让她家开熟食店呢,那种味道洗也洗不掉。老师很为难。班里人数是偶数,必须有人  相似文献   

13.
倘若我们假定某一民族全凭自己的努力驯服了他们的家畜,培育了他们的农谷——这个假定多半靠不住。从别人手上转借过来要简单得多。这不全是人的懒惰,是老天作梗,让这个畜种或谷种长在别的地方。现在,国际贸易把这些障碍一扫而空,把世界上动植物的原来分布状况打乱得不像话。玉米和番薯,在哥伦布之前是不出美洲一步的,现在却维持着亿万非洲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社区》2005,(14)
“人狗同窗”办证凸显细节缺失报载,日前,从黑龙江来到京城自主创业的李先生,到昌平区松园派出所办理暂住证时,发现在为居民办理暂住证的窗口,同时还为狗办理饲养的证件。在办证过程中,李先生还发现队列中排在他前后的两个人均抱着狗,一时让他感到心里不是滋味。尽管后来派出所对此解释说,原来是有两个工作人员分别给人和狗办证,只是因为临时工作忙,才将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调走的,所以才会出现“人狗同窗”办证的情形。但李先生事后仍称“让人和狗在同一窗口办证,我们几个办理暂往证的外地人心中都不是滋味”。时下,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叫作“成…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     
开展“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讨” ,其实也就是要对中国从古到今的文学作贯通性的研究。我们相信 ,要将中国文学研究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虽然从五四运动前夕开始 ,中国文学发生了飞跃 ,从而产生了通常所谓的新文学。但那与中国以前的文学并不是截然割裂的存在 ,双方仍然血脉相通。具体地说 ,新文学的形成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包括文学———的推动 ,但正如鲁迅所说 :“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人么 ,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 ,才会着火 ;是弹琴人么 ,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 ,才会出声……”(《热风·五…  相似文献   

16.
马德 《社区》2012,(15):54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己顺,示人以平和;已达,示人以谦恭;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试题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胸中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请以“在中学会”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诗歌除  相似文献   

18.
航向标这次习作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人或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或烦恼……指指点点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这样才能不受选材内容的限制,把要表述的中心内容写清楚。针对选材的不同,要合理选择表达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作文要有一个明确且积极的中心思想。一提起理发,我就很烦。我不喜欢理发,不是因为我不爱干净,而是因为理发师的态度实在让我不能忍受。记得我上次理发时,是爸爸带我去的。我要求额头上的头发要留得长一点,可理发师偏偏要说“:小男孩留长不好看,短一点才像小…  相似文献   

19.
陈璐 《华人时刊》2008,(10):63-63
四川乐山某医药公司的入职培训"有点特别":让新员工互相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公司的董事长称自己是在用亲身经历教育员工,"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自古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何来"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一说?而这种竭尽羞辱之能事的培训,"人上人"的感觉没找到,"人下人"的下贱滋味倒先品尝了一个够。如此"恶搞",遭遇一地口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时25分,这是一个令我国相声界悲痛万分的时刻:我国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先生在医院因心脏病去世,终年72岁。相声界没有大学没有文凭,在业内的资历靠的是师承!在姜昆27岁时,马季带着他深人生活四处演出,并手把手地教他写相声,从而让姜昆一步步地在相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