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农村社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新农村建设则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典型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新农村社区模式及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稳定而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完全依靠财政、银行和农户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力引入民间资本.但现实中,民间资本要进入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体制和融资模式的障碍.PPP融资模式是基础设施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的一种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中推行PPP融资模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新农村建设中通过PPP融资模式引入民间资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民间资本引入运作机制、PPP模式选择机制、公共产品定调价机制、微利项目利益补偿机制、风险控制与风险分担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必须创新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章以湖北宜都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案例,分析以农村个人参与为特点的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解决我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难题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重大课题,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湖州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市校共建新农村的新路子,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找准政府的定位,地方政府和高校合作,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其他地方无论发达与否,都可借鉴"湖州模式"的建设经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深入探讨和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特点及其推进模式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影响,解决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对老龄化的对策.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结构功能看,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其建立的必要性.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模式演变看,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治重建的目标模式,具有选择的必然性.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发展现状看,村民自治作为目前条件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基础,具有长远发展的可能性.从我国农村基层政治的发展前景看,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选择,具有实际运作意义上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陈威 《理论界》2009,(3):54-55
我国政府在本世纪初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战略决策.它不同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政府与农民之间在更高程度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求我国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要求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并在新农村建设中转变成为新型农民.做到这些的政治基础就在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并进一步践行宪政.宪政能够维护政府与农民的新型关系,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认为,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础,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宪政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保护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模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路径和策略.总结和比较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结构和特征,是为了理解行动或策略之问的内在联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新农村建设实践,选择了外部资源推动型和当地精英推动型两种不同模式.它们共同的局限,在于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角色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周新德 《云梦学刊》2007,28(6):67-69
广大农村地区如何选择本地的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主要有特色产业型模式、工业型模式、第三产业型模式、城郊经济型模式、商贸流通型模式、生态型模式等。各地在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上一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不要“一刀切”;二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攀比;三要分阶段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四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调查材料,对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掣肘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认真剖析农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制定支农优惠政策,在组织机构、担保抵押、保险机制和存款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新农村的建设打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平台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淑珍  阎占定 《学术论坛》2007,30(7):109-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拟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加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几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探索如何解决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需要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却存在许多不足,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适应.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的要求采取有效对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全国农业人口的56%以上居住在山区,山区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解放我国林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江西的林权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推器,对于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样本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城市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城市化的战略性相比,新农村建设具有调整性和从属性,是策略性的,应服务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需要和要求。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从区域城市化发展需要出发的原则,以城市为主导逐步加以推进,而不能由农村基层主导、全面铺开遍地开花,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应是以城市为主导、辐射式推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前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们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既有对历史实践脉络的传承,也有在全球视野下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吸取中外新农村建设历史经验,对于明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外新农村建设历史经验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认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防止忽视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把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核心;必须防止忽视农民主体地位的问题,努力形成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盲目搞新村建设的不良倾向,坚持统筹发展、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为例,家族传统教育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体现在:形成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规范村民的道德行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秩序规范的基础;增强家族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动力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的城市中心论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大面积的农村社区濒临崩溃的边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有效措施逆转极化效应,必然会酿成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然而,由于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的动力不足,使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传统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只有进一步整合农村发展的内外部发展动力,根据变动的环境不断进行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首要障碍.文章首先从乡风文明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环境规划与建设的误区.然后对新农村环境规划与建设的双核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新农村基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环境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环境规划与建设的要素提炼方法,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环境规划与建设提供直接的依据,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基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构想.文章旨为新农村基于乡风文明建设环境规划与建设提供战略方法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